suhua
suhua

音乐迷

摘录:希利斯·米勒 : 文学之前世今生(J.Hillis Miller )

这里,我给大家举个例子:美国NBC的晚间电视新闻几乎每天结束的时候都有一段爱心故事——“Making a Difference”(可译为“让爱带来不同”)。这些故事都是典型的感人至深的“煽情故事”(moving“human interest''),关于某些人、某些家庭或者团体如何帮助他们的邻居。最近一个故事是关于德克萨斯州的一家人,他们每个月都寄2000美元给住在阿拉巴马州的一个家庭,因为阿拉巴马州那家人中挣钱养家的人都失业了,没有钱付房屋按揭。因为他们付不起每月的按揭,他们马上就要失去自己的家了。而且,德克萨斯州的那家人还努力帮爸爸寻找工作机会。面对德州这家人的善举和他们的人道主义同情心,谁会无动于衷呢?但是,这里却可能隐含着一条政治信息,而且,这种信息还通过这种每天不断翻新的故事,日复一日地灌输给我们,那就是,我们没必要对富人和大型企业征收更多的税负,我们不需要更好的教育,我们也不需要对银行、金融机构和信用卡公司进行规范,联邦政府也不用刺激消费以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我们不需要全民医保,也不用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行控制,诸如此类。这一切我们都不需要,因为总会有德克萨斯州或者其他州的人会去帮助这些穷人。

  德・曼指出,阐释学与诗学是不兼容的(incompatible)。我认为他很正确。当然,这种不兼容性也可以通过新媒体中的信息来教授,例如,在有关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电视广告中,代言人总是由女性这一“少数族裔”和长着络腮胡子的知识分子充当,而不是那些多少有些无情和贪婪的白人男性,他们才是真正驾驭雪佛龙和哈利伯顿这些大公司的掌门人.我们就可以通过解释这种不一致,来揭示其中隐含的信息。但是,许多最好的“修辞性阅读”肯定是对文学文本或者哲学和理论著作的修辞性解读,例如德·曼和雅克·德里达的文学解读。而且,文学作品也可以为我们提供矛盾更集中、更复杂的例子。

  即使印刷文学正在逐渐成为明日黄花,某种类似于文学的东西也会借着其他媒介的载体继续存在。而且,印刷文学仍然会有人读(越来越多的是以电子文本的形式),大学和中小学也依然会教授文学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