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長先生
弓長先生

內觀者 / 敘事治療 / 非暴力溝通 數位宅男 / 曾經音樂人

溝通,真的是溝通嗎?

生活中很常聽到要溝通,可是發現不少人因為誤解「溝通」,然後越「溝通」越感到挫折,尤其在越親密、越在乎的關係,例如親子、伴侶之間。

很多時候溝通出了問題,是來自於無法區分:他人所說的與我們行為相關的事實和他人未明說但暗示你錯了,進而用他人的標準強加於我們的對錯標準。

白話說,究竟我們想溝通的這件事,如果以人皆生而平等,無論位階高低的角度,不泛道德化的立場,究竟是「他不能這樣」還是因為「我們『覺得』他不能這樣」

「溝通」的定義是傳遞訊息、交換意見,建立共同性的一種過程。

傳遞訊息,是單方面傳遞還是對方也可以表達?另外關於傳遞的訊息究竟是「客觀事實」還是「主觀的詮釋」?

交換意見,是單方面要求還是對方也可以陳述?另外關於所說的意見是否帶著「評價」?

建立共同性,是根據單方面的條件建立還是雙方都能接受認同的?


「有啊!我一直有跟他溝通有跟他說過啊!他還是一樣不聽啊」這句話很明顯的誤解了「溝通」,且很明顯的其實是因為我們「覺得」他不能這樣,覺得他「應該」要照著我們的方式。

也有時覺得表面好聲好氣;但,內心波濤洶湧的跟對方說話,就是溝通:

「你下次不可以再這樣了知道嗎?」

「請你不要再…好不好?」

「可不可以請你好好愛惜你的東西,不要這樣亂丟!要收好!」

「你這樣做很不好,不可以這樣,你應該要…」

「這件事跟你說了很多次,你怎麼就是講不聽」

「哭沒有用啊!要好好解決問題!」

曾在親子社團看見因孩子不想打針吃藥的回覆「好好的跟他溝通,同理他說,我在網路上看到很多叔叔阿姨也是這樣,我們就配合醫生吃藥打針,應該會好一點」

這句話是「說服」,且一點也不同理。

「同理」是單純讓對方知道,我理解也接納你的狀態,且我會陪著你。

「我知道你不想打針」

「我知道你不想打針,是因為害怕打針嗎?還是什麼原因呢?」


很多朋友問「說什麼有效」?

「說什麼」「有效」是要拆開來看。另外什麼代表「有效」?之後再聊。先聊聊「說什麼」。

與其「說什麼」,倒不如思考「怎麼說」。

建議日後可以嘗試「怎麼說」後,朋友反應:「對啊!我一直都這樣跟他說過啊!他還是一樣啊」。

通常我會好奇的請對方說說,他所謂說過一樣的話。因為需要協助對方釐清,究竟他說了什麼。

少數的情況,確實說的不錯,但後面卻又來一個回馬槍,例如:「你要不要做隨便你啊」「我只是為你好」「你自己好好想想」「不要到時候又在那邊哀哀叫」。

同樣的情況我們會希望聽到對方跟我們說這些?假設我們自己都不希望聽到這些,什麼原因還會脫口而出?

多數的情況,對方陳述他的說法之後,發現只是意思差不多,詮釋方式截然不同!不是講道理、說教就是指責、嘲諷或是一味的討好。

因為我們內心一直想著是這一回事,但表達出來完全是另一回事….

「說什麼」很容易淪為話術;「怎麼說」是在於我們多想拉近彼此的距離。

甚至同樣的一句話,光是不同的語態(語氣與姿態)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了,所以無需執著說什麼,但可以想想怎麼說對方才聽得懂。

只是在憤怒爭執或對方不滿足我們內心期望時很難去思考雙方關係是不是真的比讓對方聽自己的話更重要。

溝通的目的是要取得平衡。而不是努力的說服對方。

三月底正在準備新進人員洗澡,新進人員一進滿地水滴浴室,很開心的跳躍!

我:「oo 你這樣跳有點危險,可能會跌倒,請你小心點!我會擔心!」語畢,他又很開心的跳了一下…

完事後,上樓著裝完畢。

我:「oo,有件事想跟你聊一下」

新:「好啊」一邊爬上上鋪玩耍

我:「我很好奇一件事」新:「什麼事」(靜下來看著我)

我:「我發現有時候我和媽媽提醒你的一些事,不知道是你沒聽見還是我們沒說清楚,緊接著你會再做一次。就像剛剛洗澡的時候,已提醒你這樣跳可能會跌倒,因為我擔心你受傷,也不希望你因為這樣受傷,所以有時候覺得有些沮喪」

新進人員看著我「恩」了一聲。

我:「我需要你幫我,幫我想想有什麼方法可以提醒你,你會聽見並注意到?好嗎?」

新:「好啊!可是我不知道有什麼方法?」

我:「沒關係!你想到再跟我說!因為不希望為了這樣的事造成我們之間的不舒服。」

我:「而且,在浴室潮濕的情況下蹦蹦跳跳,如果受傷了,痛的人是你!照顧你的人是我和媽媽,這樣我會很麻煩,也會心疼!」

新:「好!」

我:「那記得想到的時候跟我說一聲喔」

新:「好喔!!」(很開心的蹦蹦跳跳去玩了)

FB發文下有朋友問我:「那他想到了嗎?」

我的回覆是:「還沒啊!不過想不想得到,不會是我在意的地方。
我希望讓他理解儘管未來他也會遇到些他「覺得」不如預期的事;但,他可以清楚表達出自己的狀況,而不是責備(怪罪)對方沒有順從他的意願或期待,或者跟他人抱怨溝通無效、別人不聽他的話。」

但,從此之後他很少在浴室蹦蹦跳跳。就算有,只需一次提醒「這樣跳可能會跌倒喔!我會擔心」他就自己有意識的注意腳下的狀況,只因為我跟他說的那段很完整的話。

那段話是可以很完整的拆解,有機會再聊聊。

太多的溝通無效來自於無效溝通。

面對行為問題,最好的改善方式是拉近彼此的關係。

#4y7m生活日常 #先講求不傷身體再講求效果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