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長先生
弓長先生

內觀者 / 敘事治療 / 非暴力溝通 數位宅男 / 曾經音樂人

AZ副作用

責備比起讓孩子學會負責,更容易學會逃避或學會害怕。

星期一施打第二劑AZ,到現在仍完全無感。

熟識醫生施打前的問診,聽到我第一劑沒有任何反應表現出相當的驚訝,無論你是否發自內心覺得我還年輕,都讓我在寒流中感到溫暖。

反倒是新進人員副作用非常大。因為星期一放學後一場風暴延續到洗完澡六點二十分,睡前,新進人員哀號著作業沒寫完,仍舊需七點準時躺平。

所以,星期二早上五點起來寫作業。很負責....


昨天(星期二)新進人員上課加課後社團到五點,洗完澡上樓後發現有聽考本忘了帶回來,又是一場風暴的開始。

他非常生氣、難過、自責,又哭又鬧。


新進人員一邊哭鬧一邊說:「我就有帶回來,可是怎麼不見了」

我:「我知道,沒有人責怪你沒帶回來」


新:「我就有帶回來」我:「我知道」

新:「可是怎麼不見了」我:「我知道沒看見」就這樣鬼打牆大概五分鐘。


我:「你今天的作業需要用到那兩本聽考本嗎?」

新:「不需要,可是我就有帶回來」


新:「我就有帶回來」我:「我知道,那你拿我看看」

新:「就不見了」我:「那就是沒有。」「我說的沒有不是你沒有帶回來,而是這當下我確實沒看見」


新:「我就有帶回來」我:「我知道,那你拿我看看」

新:「就不見了」我:「那就是沒有。」「我說的沒有不是你沒有帶回來,而是這當下我確實沒看見」就這樣鬼打牆重複又大概五分鐘。新進人員仍持續哭鬧著。


新:「我就有帶回來,可是它們不見了」我:「我知道,那你拿我看看」

新:「就不見了」

我:「那就是沒有。那怎麼辦?」(開始準備收尾了)

新:「不知道,我就有帶回來,可是就不見了」


我:「那你想複習嗎?」

新:「想!可是我就有帶回來,可是就不見了」


我:「我不是問你有沒有帶回來,我問的是你想不想複習?」

新:「想!可是我就有帶回來,可是就不見了」仍舊持續哭鬧著


我:「我不是問你有沒有帶回來,我問的是你想不想複習?」

新:「想,可是我就有帶回來,可是就不見了,怎麼辦?」


我:「你要複習的內容課本裡面有嗎?」

新:「有,可是老師說要複習聽考本的」


我:「聽考本的內容跟課本的內容有一樣嗎?」

新:「有!可是老師是跳著念的」


我:「那你還記得老師今天考什麼嗎?」

新:「忘記了」

我:「我陪你想想看」


接著拿起他的國文課本,坐在沙發。新進人員瞬間靠過來告訴我是幾頁到幾頁。

我指著上面的語詞,念出來與他確認:「這個今天有考嗎」新:「有」

我:「這個呢?」新:「有」


問到一半,新:「阿爸,這邊都沒有。這邊也沒有」

我:「喔!那還有哪邊呢?」新進人員笑了一下:「沒有了」


我:「恭喜你複習完了!」「你今天作業除了複習還有什麼呢?」

新:「沒有了!」

我:「去玩吧」


有朋友說過:「那是新進人員比較好說話,我也這樣跟我兒子說,可是就一直歡」

其實,不是新進人員好說話也不是跟孩子說什麼,而是我們面對情緒衝擊的當下,站不站得穩。

會不會不小心用情緒去應對一個有被情緒帶著走的孩子。


尤其在

新:「我就有帶回來」我:「我知道,那你拿我看看」

「那你拿給我看看」會不會讓孩子感到威脅,或者只感覺到你只是想看看。


一起努力當個溫暖的大人吧!

責備比起讓孩子學會負責,更容易學會逃避或學會害怕。


#42y生活日常

#6y2m生活日常

#時時刻刻自我覺察內在安頓

#溫柔堅定的力量

#鬼打牆很好用

#情緒別被孩子拉著走

#更豐富的眼光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