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長先生
弓長先生

內觀者 / 敘事治療 / 非暴力溝通 數位宅男 / 曾經音樂人

用心說話

友人傳來一張圖,標題是:「高情商父母的說話藝術」。

我很認同;但,也有擔心。

從「懶人包」到「X分鐘看完一部電影」到現在短影片盛行,這類型追求效率(?)的傳遞方式,若是單純無需消化的東西,或許是個不錯的方法。但如果是需要消化理解的,我覺得有些不妥當。

若是接收到這樣訊息的父母,願意用些時間去深入理解這樣做背後的脈絡,而不是單純套用,這張圖有很大的效果,因為引起父母的好奇與求知慾望。

反過來,如果單純把它變成話術,幾次後效果會趨近於零。因為內在的各種情緒沒處理好,說出來的話是沒有穩定的力度,這也是我所擔心覺得不妥當的原因,因為容易形成大腦意識的表面對話。

當效果趨近於零的時候,不小心或落入「已經試過了,還不是沒有效」,然後越努力越覺得挫折,然後又回到原來慣性的應對姿態。因為很多時候追求的都只是短期效果,而且所謂的「有效」很多只是要孩子聽話、孩子乖。而不是真實理解孩子之後,一同面對問題並改善。

昨天看到一幅插圖,圖樣是一個小女孩坐在地上一邊哭泣一邊穿鞋,上面的文字寫著:「你看到的是一個無理取鬧的孩子?還是一個就算哭泣也努力自己穿鞋的孩子?」

用心說話

回到「高情商父母」的這部分,當一個父母願意用更豐富的眼光去看待一個孩子的時候,情緒自然會穩定寧靜和諧。情緒寧靜和諧的狀態下,所說出的話語對方自然容易接收。

所以,很常提到對話的關鍵不只「說什麼」,還要看「怎麼說」。「怎麼說」的核心在於「有意識」及「情緒寧靜和諧」的「用心說話」。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真能好好的運用,不因受挫而回到慣性,或許也會有不錯的效果。因為擁有「沒有因為受挫而回到慣性應對姿態」的能力已經是相當的有意識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