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長先生
弓長先生

內觀者 / 敘事治療 / 非暴力溝通 數位宅男 / 曾經音樂人

居家防疫Day42

因為我不希望他像您們一樣那麼辛苦

看到 2018 的動態。為自己負責任....

2018動態回顧

昨天和友人討論些事情,友人提到:「怎麼有些人吃齋念佛還是情緒起起落落那麼大」

也許因為這些人期待吃齋念佛就能得到內心平靜。

我的想法是這些行為(吃齋念佛)都是向外尋求慰藉,而不是從自己內在核心調整。當然有部分是因為這樣的人覺得責任都在別人身上,需要別人為他的情緒負責任。

這是很大的錯誤因果,期待吃齋念佛就可以得到內心的平靜。

很多人無法平靜的原因往往是腦袋太忙碌的分析、太全神貫注於外在發生的事情或太投入沈浸於自己過往與未發生的內心戲。

常常覺得變得越來越浮躁,越來越靜不下心,事情越來越不受控制;其實並不是環境或外在的問題,而是我們自己,沒有找到一個屏蔽嘈雜世界的方法。

然後又忙著分析、關注外在事物或太投入沈浸自己過往與未發生的內心戲,一再重複。

接著,紛紛向外尋求各種解決方式...或者是很努力的壓抑。

就像孩子因為某件事情而感到焦慮失落難過生氣憤怒,身邊的大人卻用「我帶你去吃冰/吃糖果...」等等的外在誘因來「快速」掩蓋掉事件本身引起的「焦慮失落難過生氣憤怒」。

偶爾在嬰幼兒階段哭鬧時轉移注意力,或許是個不錯的方法。

但如果目的是大人為了獲得短暫的安寧,太快用其他外在的東西來填補或壓下孩子的情緒,容易演變成習慣忽略情緒存在的本質。


在資深女開刀住院期間的某天晚上,我下樓和資深男說晚安,因為稍早新進人員有了一些情緒的流動。

資深男:「他睡了喔!」

我:「對啊」

資深男:「一個孩子那麼有情緒,以後怎麼辦?」

我:「爸,任何人有情緒都是正常的,只要是健康的流動,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

「這部分我一直都有在處理,教他認識情緒。因為我不希望他像您們一樣那麼辛苦(的壓抑)」

雖然這條路,很漫長....需比較久的時間


#居家防疫543 #42y生活日常

#情緒健康的流動 #而不是壓抑後的爆發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