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長先生
弓長先生

內觀者 / 敘事治療 / 非暴力溝通 數位宅男 / 曾經音樂人

選擇

希望和在乎的人,走向緊繃的一方?還是彼此舒坦自在的一方?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選擇,只是有時會忘了自己是有選擇的。

溫柔堅定的力量

前一段時間,朋友困擾不知道怎麼拒絕別人,明明不想做但又不敢拒絕怕傷和氣,可是硬著頭皮做自己內心又不過不去,導致自己內心好糾結來聊了一段時間。

既然無論做不做,心裡都不舒服,便和對方核對究竟想先處理「接受決定、內心安然」還是「勇敢拒絕、不傷和氣」之後,直接帶入情境模擬。

我扮演要求者,反覆向他提出要求,在他慣性地應對姿態下,同時順著脈絡解析用字及造成內在騷動的原因。

接著邀請對方扮演同個情境下的要求者。

我:「沒辦法,這件事我做不到。」中間穿插簡短的兩句關鍵之後,接著用一句話收尾:「這樣說你可以接受嗎?」。

對方發出輕輕的驚嘆:「哇嗚!好溫暖的拒絕」「原來,可以這樣清楚、溫柔堅定的說出自己的立場。」

很多情況需要透過體驗,才有機會產生自我改變的動機。前提是,需「選擇」究竟當下想得到什麼。


不習慣

幾天前一個朋友因為與孩子互動受挫後,找我討論了一些應對之後,有點無奈的說:「哪有人這樣跟身邊人說話啦?」

我:「也是有啦!可能你還沒遇到有人這樣對你好好說話而已」友人眼睛一亮。

我:「是因為不習慣嗎?」友人點點頭。

「不習慣因為這不是你的慣性。不過,現在的習慣也是從過去生活中學習累積而來的。只要你願意都可隨時開始作出一點點調整,你願意嗎?」

對方含著淚點點頭。

很多成人想糾正對方的行為,但忽略了其實是自己的內心受傷了。

或是因對方行為而被掀起了過去未撫平的傷。

上述兩個例子有個埋很深的關鍵,是否清楚知道自己的選擇。


前幾天的事件,新進人員「遭遇挫折」而有了「情緒」。不經意地把地墊用鉛筆鑿出一個洞。

「遭遇挫折」是情緒事件。

「情緒」是情緒本質。

「鑿出一個洞」是情緒的行動。

我們是否能清楚知道自己看見的是哪一個狀態下的孩子?同時是否知道自己慣性的應對是在應對哪一個狀態下的孩子?


真的溝通還是道德勸說

在工作中很常提問關於當面對孩子或對方的一些擔心,如何說出來?

接下來聽見對方陳述的內容,往往都是道德勸說。

有時候急著應對對方「情緒的行動」很容易創造出其他的「情緒事件」,接著在「情緒的行動」與「情緒事件」中容易產生鬼打牆的窘境,因為忽略了「情緒本質」。然後導致不良溝通。

規則一開始確立就好,接下來不需「好像在溝通」實際是各種說教、講道理的道德勸說,因為只會產生更多的情緒事件。因為這樣只會越溝通越挫折,關係越緊繃。

「我看見你把地墊鑿了一個洞,你不能這麼做。把筆拿去放好。」這是一段很完整的內容。包含了三個要素:

客觀事實:「我看見你把地墊鑿了一個洞」

規則:「你不能這麼做」

行動:「把筆拿去放好」

很多時候說了很多的「溝通」以為就是說了「規則」,這是兩回事。經歷過很多這樣的例子,明明在規則內希望對方怎麼做,但卻無法明確指出規則。

規則在單次狀況下講一次就好,不需要無止盡的大道理或道德勸說,因為對方根本聽不進去那麼多。

很多時候急著要對方改,在單次狀況下一直陳述,這代表自己陷入情緒事件中,無法自拔。對方是沒辦法知道下次可以怎麼調整。


如何選擇?

生活中有很多的應對機會,而這些應對是否屬於自己的慣性反應,還是能夠好好的用心說話,往往影響了彼此之間關係的走向。

希望和在乎的人,走向緊繃的一方?還是彼此舒坦自在的一方?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選擇,只是有時會忘了自己是有選擇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