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長先生
弓長先生

內觀者 / 敘事治療 / 非暴力溝通 數位宅男 / 曾經音樂人

豐富的眼光

前幾天老闆問我一個問題:「如果是一個因為無奈所以想放棄擺爛的孩子,有辦法鼓勵她幫助她嗎?」

我:「沒辦法!如果你愛她,只能如實的接納。」老闆滿臉疑惑。

老闆:「我們要放任她這樣」

我:「並不是我們放任,而是『這是她的選擇』我是尊重他的選擇」老闆像是短路般的眼神呆滯。

接著我跟她說了一段話。


鼓勵的話,你打算怎麼說?

跟她說:「別想那麼多嗎?」這樣嗎?

很多時候,鼓勵的話真的有達到鼓勵的效果?

跟她說:「你很棒!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這樣嗎?

幫助她;但,前提是對方需要你的幫助嗎?

我知道你的焦慮,可是帶著焦慮的鼓勵和幫助,對方很難接受。因為這時說出來的話往往是道德勸說、說教、講道理、要求對方可以怎麼做、應該怎麼做、可以嘗試怎麼做,不過這樣根本只是反效果!

讓你的關心消耗殆盡,對方仍然感受不到,只覺得你很煩!

不然你試試看用你所認知的,來鼓勵我一下?

語畢,老闆頓了一會兒,理解的笑了!


儘管如此,還是可以不帶評價傳遞我們的關心,且讓對方能夠接收到。

當對話可以深入對方的渴望和激起動機,這就有機會給予適時的幫助。

因為多數傳統的對話中,充斥著說理、指責、討好或打岔,這些往往只是在立場與表面問題(例如:想擺爛)著墨,這些只會造成立場的堆疊,或是不歡而散。

接著請老闆扮演「因為無奈所以想放棄擺爛的孩子」,透過實際的體驗讓老闆感受一旦進入渴望或動機的對話層面,整個對話的狀態會是什麼樣的轉變。

進入渴望或動機的對話層面有個前提,需要有一個豐富的眼光看待身邊人事物。

Photo by Xan Griffin on Unsplash

豐富的眼光

有時當新進人員一邊哭泣一邊說沒辦法的時候,我會跟他說:「做不到沒關係,我想知道的是你願不願意嘗試?」

新:「可是沒辦法!!」

我:「我不是問你有沒有辦法,而是你願不願意嘗試?」

通常到後來都會願意。一但對方願意,很多事都會越來越好處理。

當新進人員願意了,我會讓他知道:

做不到沒關係,我不會責備你,因為我知道你很努力,我會陪著你。

一個認識將近二十年的長輩,跟我討論他兒子的現況。

已成家,夫妻間容易有衝突,兩個孩子分別為小學和學齡前。

前面的陳述多是抱怨及不理解,還有最明顯的是長輩的期待沒被滿足;但,這些的背後是很深的擔心。後來陪著他釐清,其實這些都是他的擔心。

「我知道您的擔心,就剛剛您描述的部分,我看到的是一個負責任的爸爸,一個人扛起全部的責任。儘管夫妻之間有些立場的不同;但,我覺得仍然是很負責任的爸爸和先生,很有責任感」

長輩:「是啦,是沒錯!他是蠻負責任的....」

另一個認識將近十年的朋友,最近在創業路上有很大的債務困擾衝擊,有機會一走了之。但,仍不曾想過逃避,而是選擇和這些債主們坐下來認真討論後續償還的流程。

對話描述事件始末帶有些無奈與些微抱怨。

我:「你怎麼這麼有勇氣,一個人攬下這些債務」接著整個對話的走向,陪他慢慢規劃出接下來可以做的是什麼。

因為他發現了自己遺忘的「勇氣」。

很多時候如果能看見對方所擁有但不經意被忽略的事並適時提醒對方,往往會有不一樣的風景。因為這些都是對方本身就擁有的資源,只是事件佔據了思緒而忘了或沒注意到。

有時候聽朋友陳述著如何跟身邊人「溝通」或「引導」,可是聽見比較多的是「說服」或是「誘導」....或是道德勸說。

就像幾天前看到的那張插畫。一個小女孩坐在地上一邊哭泣一邊穿鞋的圖樣,上面的文字寫著:「你看到的是一個無理取鬧的孩子?還是一個就算哭泣也努力自己穿鞋的孩子?」

是否擁有豐富的眼光也代表了這個人大氣與否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