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浮世、甚驅馳利祿,奔競塵土。
《黃鸝繞碧樹 雙調春情》 北宋 · 周邦彥
- 雙闕籠嘉氣,寒威日晚,歲華將暮mou6。
- 小院閒庭,對寒梅照雪,淡煙凝素sou3。
- 忍當迅景,動無限、傷春情緒seoi5。
- 猶賴是、上苑風光漸好,芳容將煦 heoi2/jyu3。
- 草莢蘭芽漸吐tou3。
- 且尋芳、更休思慮lou4。
- 這浮世、甚驅馳利祿,奔競塵土tou3。
- 縱有魏珠照乘,未買得流年住zyu6。
- 爭如盛飲流霞,醉偎瓊樹syu6。
詞的押韻比詩來的寬,這首押第四部,計有「麌gu6,遇gu7,御gu7,語gu6」四韻,該部字的韻母,含有 -u, 以及-oo兩組,前者嘴型偏扁,ㄨ音,如「緒 su6, 煦hu2/hu3,慮lu7, 住 tu7/tsu7,樹su6」。後者偏圓 ,ㄛ 音!「暮 boo7, 素 soo3, 土 thoo2, 吐thoo3」。而上面標註的則是粵語音,除了「緒」音例外,其餘都是 o+u 的中間音!在這裡要將尾音 -u 唸清楚,那麼整首詞就押韻了!語音的流變,是到處開枝散葉,各自演化!因此,各方音語系都有對不上古音押韻的情況,只是或多或少的問題,現代中文之所以差異那麼大,是入聲散入平上去的結果,其餘方音,尤其是南方方音,絕大部分都保留四聲八調的古音結構,故,吟唱起近體詩,詞,押韻的機率高達九成以上!少部分則以諧音處理,或者以本音(近似音)吟唱即可!
語料來源:
語料中的phun3-khing, 漢字寫「噴傾」,顯然只是記音字!那麼對應的書面字會是什麼呢? 這兩個音的語意套句閩南語的大白話就是「走(tsau2)到若飛咧!」是「快速逃跑,奔跑」的意思!那麼就有一個字符合語意,【奔】字!而奔字是平聲字!但,中文字同一個字可能有兩種以上音調,其一,是各個方音的調值不同,其二,則是破音字的表現!其三,只表現在口語,以強調,或增強語氣!譬如平聲會轉成上去入聲! 來看【奔】這個字!
【奔】:又《廣韻》甫(hu2)悶(bun7)切《集韻》《韻會》補(poo2)悶(bun7)切《正韻》逋(poo1)悶(bun7)切,𠀤本去聲(pun3)。急赴也。《釋名》變也。有急變奔赴之也。
因此,這個字【奔】,平聲改成去聲,那麼音義皆合!
khing
第二音,khing, 按有氣無氣之分,又可以發king音!再按高低音值的差異,又可發king7音! 那麼這個詞,「phun3-khing」, 有可能是 phun3-king7, king7 這個音查找起來有兩個字可以入選,「競,脛」!
- 【競】字與奔字組成複字詞,【奔競】,在古籍中多用於衍生義!也就是「奔走爭逐。多指急於求取名利。」,而在口語中,可以只指前半段本義「爭逐奔走」翻成白話就是「比誰跑得快」,那麼就是語料中影片的意思!
- 【脛】字,則比較世俗化的直白語意,單純指的是【腳脛】!這詞,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是phun3-kha-khing, 那麼kha-khing, 就很清楚是 【kha-king7】 (腳脛)的變音!對照另一詞,【khui-kha-k(h)ing】(我的語感是king)! 外八字腳! 這個平聲字音可能是被「弓」字,所帶偏移了!看看外八字腳,是不是弓的彎曲形狀呢!那麼這個詞,較真應該寫「開腳弓」!
來看相關king/king7, phun3-khing的詞彙有哪些:
- 【tsáu-kah phùn-khing--khì】走到噴傾---去。官府一下來就 ∼∼∼∼∼; 聽tio̍h beh出錢就 ∼∼∼∼∼。
- 【ngī-kha-king】費用等平均分攤,共同負責,共同負擔。
- 【ngē-kha-keng】ngē-kha-king苦撐(幾個人合力)several persons force to do something
- 【put-kìng-jî-tsáu】不脛而走。不脛而走
- 【khui-kha-khing】內彎腿,O 型腿bowlegged,外八字腳
- 【kīng-kut】脛骨tibia。
- 【saⁿ-kha-keng】三腳弓。三足鼎立。
- 【sann-kīng-kha】相脛腳(1)互相補不足。 (2)團結一致。(勁)
- 【sann-kīng kha-tshng】相脛尻川=[相脛腳](2)。
【kēng】kāiⁿ(同)/kṳ̄iⁿ(泉)。勁(1)抵tiâu teh。 (2)互助。 (3)the̍h提錢出來。(1)用柱kā伊 ∼ teh。 (2)相 ∼。 (3)∼ kóa錢hō͘--人。
那麼符合字義的字就是「脛,勁,競」字!是閩南語的【king7】音義!也是中文說的,「擰著一股勁,犯牛勁」!
【king】 弓。1)(姓)。 (2)射箭ê弓。 (3)用架kā布等張(tiong)開。 (5)腳向雙旁突開。(2)安 ∼ 搭箭。(3)∼ 布帆; ∼ hō͘伊ân; ∼ 頭尾; ∼ 雙頭; ∼ 蚊罩。 (4)∼ 腳; 大步 ∼; 下(hē)性命 ∼。
其實這個是【張】字義,只是念「弓」音,而不念「長」音!
因此在口語,king/king7, 就混合了,「張,弓,勁,脛」等字義!這是口語較文字靈活的特色!
phun2
另外一音!上聲,也有人用在類似的情境,譬如:「汝欲佗(toh)揣(tshue7)伊人,早就phun2徦毋知佗位去矣」,不過語意不是只有奔跑,而是到處跑,有轉來轉去義!那麼這個字就不能是【奔】字!
林振福先生找到,「翉,翸」!這兩個字應該是同源,前一個字聲母為p-, 後者,ph-, 而且是方音字!因為在康熙字典有字無證!兩字都是「飛貌」!翉字還有「走也」!兩音都是phun2! 個人認為這兩字指向書面字的「翩,翻。」,
- 【翩】:《說文》疾飛也。又《詩·小雅》緝緝翩翩。【傳】往來貌。又【詩·小雅】騂騂角弓,翩其反矣。【傳】翩然而反。切音 從羽扁聲。芳連切,pian5(文音),phian(白音)。不過,如果按扁聲的話,則有pian2音!又《集韻》孚(hu1)袁(uan5)切,音翻(huan1)。番也。《莊子·知北遊》扁(huan1)然。《郭註》音翻。
- 【翻】:《說文》飛也。從羽番聲。或從飛。又《增韻》反覆也。孚袁切 huan。又《韻補》叶孚(hu1)焉(ian1)切(hian1),西京賦與旃(tsan1)同叶。再來看音符,【番】,【說文】獸足謂之番,從釆!這個字念 pan7, 〔古文〕𤓳《唐韻》蒲(poo5)莧(han7)切(pan7)。【辨】本字。【辨】字切音有 pan, pian, phian 等音!有「上,去」兩調!那麼就符合 pian2, phian2, phuan2->phun2 音!又通作【反】。【集韻】或作飜。亦作【拚】。
由上分析可推測,phun2 音的「翉,翸」,是反應,繼承「翻!翩」等字音變的緟益字!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