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no
somno

重新認識你的母語!所有的方言都是漢語的分支,在歷史文明的長河中都是參與的要角,無論音或義,都能在古籍,詩詞中找到他的身影,以這句「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作為開篇序文的註腳!順便一提,這句裡面也有一個閩南語詞彙!

鶴盤遠勢投孤嶼,蟬曳殘聲過別枝。

旅次洋(揚)州寓居郝氏林亭(唐‧方幹)

  • 舉目縱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時。
  • 鶴盤遠勢投孤嶼,蟬曳殘聲過別枝。
  • 涼月照床敧枕倦,澄泉繞石泛觴遲。
  • 青雲未得平行去,夢到江南身旅羈。

方幹:晚唐詩人,因容貌猥褻(缺唇),不得於仕途,遂隱居於會稽鑑湖潛心作詩,以布衣終其身。方乾作詩,以苦吟著稱,煉字琢句.毫不含糊。相傳他的缺唇,就是因集中心思煉字琢句時不注意,一腳踏空,嘴唇被跌破造成的。他自言「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所作詩清潤精巧,佳句迭出。


以上詩句的頷聯(三,四句)為其中的代表作。《唐詩鑑賞辭典》中這樣的評價:

『「鶴盤遠勢投孤嶼,蟬曳殘聲過別枝」,」,這兩句前人十分稱道,被認為是齊梁以來所未有過的佳句。(見尤袤《全唐詩話》)從寫景角度而言,詩人眼耳並用,繪形繪聲,傳神逼真,對蟬聲的描寫更有獨到之處。駱賓王詩「西陸蟬聲唱」,許渾詩「蟬鳴黃葉漢宮秋」,黃庭堅詩「高蟬正用一枝鳴」,都寫蟬在通常情況下的鳴叫;而方乾此詩,則是蟬在飛行過程中的叫聲,不僅蟬有動勢,而且聲有特色:詩人捕捉的是將止而未止的蟬聲,這種鳴叫有獨特的聲響和音色,能誘發讀者的想像。一「」字用得新穎別緻,摹狀精切傳神,前所罕見。』

此句描述蟬跳過別枝時,蟬鳴未歇,拖著長長的尾音飄過枝椏之間的情景,可說是活靈活現,聲色俱足。從這裡可以知道「曳」字,是「拖曳」的意思。

台語的tshua7,等同中文的「帶,領,率,帥,導,引」等義。教育部用「上毛下 灬」,「𤆬」字。 此字為閩南語方言用字,是新造字,此字完全沒有符合六書原則,毛字儗作有毛的家畜如雞鴨類,底下四點,代表小不點,雛雞雛鴨,如此,母,下面跟個子,叫做tshua7,這是自我想像的字,而字音也無從推測是tshua7音,等同是訓讀。

康熙字典關於「𤆬」的釋義

  1. 〈方〉領;帶;引導。閩語。
  2. 〈方〉拐去。閩語。
  3. 〈方〉娶;娶親。閩語。

從上面的釋義,可以推測,一個tshua音,有三個意思,分別對應。

  1. 率,帶
  2. 曳,拽
  3. 取,娶

有人以為tshua7的正字是「」字。我們來分析一下。「曳」,文音ik,白音e7,分別代表促音跟舒音。釋義:

  1. 牽引,如:「牽曳」、「拖曳」。
  2. .飄搖。如:「搖曳」。

當第二義時,有一個變音「iat」,如閩南語的「iat8-hong」,教典作「 」,是一個後造形聲字。應作「曳風」。

伊的第一義,是「拉近」,「拖行」的意思。無「引領」的內涵。又「拖」,曳也,故兩字互為同義複詞,古籍紀錄:「曳杖,曳履,曳裙,曳地」,等等,可以證明。

曳,有一個同音義的字,「」,中音ㄧ ㄝ ˋ,古音ik,e7,因為「世」音符的關係,猶有一音是siat,當然伊的舒音就是se3,等同是「」。se, sue腔口異,sue->sua->tshua音。伊另外有兩個諧音字「」,「」,亦是仝音仝義。閩南語講tshua7-jio7,tshuah-sai2,應該是「泄尿」,「泄屎」。可能是按爾,「曳」,「抴」,有tshua音,hoo7(與)人用做「tshua7領」的tshua7。

這二字,音合義近,提來當閩南語tshua7的漢字,嘛不是講無道理,不而過無書證。

中文中有閩南語tshua7義的有「帶,領,率,帥,導,引」,「帶」,音tua3,佮 tshua7,兩字是疊韻聯綿詞音。不管是不是仝字的分化,中文的tshua7攏是以「帶」字出現,兩字是不是會使看作互訓同義詞,兩音互用。譬如中文的,「帶兵」、「帶路」、「帶隊」、「帶頭」。 將「帶」發「tshua7」是不是合合合。

率,等同「帥」字,音sut, 舒音su, ->sua->tshua。上面的幾個詞也可以以「率」代「帶」字如,「率兵,率隊」。

導,引也。 「引導,前導,先導」。 只有第一詞「引導」可以發tshua音。音變,to7,toa7, tshoa7,或許可以。許成章先生也有收錄此候選字。tshua7-loo7 或許可用此字。

在推敲「tshuah」,牽引,這個音時,出現「瘈」這個字,是複字詞「瘈瘲」的頭字,這是小兒「引縱」病,就是抽搐,癲癇的疾病。「引」者,「牽引」也,就是閩南語語的tshuah, 一音之轉,tshua7 就是中文的「攜手,牽手」的意思。「瘈」《廣韻》《集韻》尺制切,音掣。這個「掣」的又音是尺列切,tshiat,也是滯的入聲,就是台語tshuah的用字之一,當「拉扯」義。於是我們再從「契」的「㓞」音符部件,找到「挈ㄑㄧ ㄝ ˋ」這個諧音字,《說文》:縣持也。縣,系,繫也,也就是台語的「tshua7」,這個字的複字詞彙常跟「提,攜,帶,領」合用,故,得證,台語的「tshua7」應該就是「挈」字,書證:

《古文觀止.虞師晉師滅夏陽》宮之奇諫曰:“晉國之使者,其辭卑而幣重,必不便于虞。”虞公弗聽,遂受其幣,而借之道。宮之奇又諫曰:“語曰:‘唇亡齒寒。’其斯之謂與!”挈其妻、子以奔曹

挈其妻、子以奔曹。翻成白話就是「帶領他的妻兒投奔曹國」!這個,就是閩南語的tshua7! 帶領也!

教育部閩南語字典將此字發「kheh8」,「提,拿」物品的意思,此音與「提」同,《說文》,提,挈也。所以兩字通音同義。theh8, kheh8 為方音差。

「旅羈」,為「羈旅」的倒語,協支韻的緣故。

羈:台語文音ki, 白音kua,記錄在<線頂字典>上。計有以下諸詞:

  1. koa-kha 羈腳 。 逗留 / 落腳 / 羈留
  2. koa-kha̍h 羈kha̍h 。逗留
  3. koa-hioh 羈歇。寄宿
  4. koa-káng 擱港。 靠港
  5. koa-oaⁿ 擱垵(灣)。 靠港

<台日字典>: kua, 擱:臨時停靠。船 ∼ 岸; ∼ 碇; ∼ 腳。

<甘字典>: kua:擱垵, 擱去hia; 擱tsia 擱hia, 擱腳.

這裡面有幾個用字,「擱」,「羈」,「靠」,還有一個「寄」字。(oa, ua同音)

  1. :kok,(文) koh(白)koa(白)? kh0a3
  2. :ki,(ku)(文), kua(白)?
  3. :kho3, khok, kok 三個文音,kho3也是白音。 khoa3( koa3,)?
  4. :ki3,(ku3)(文),kia3(白)。kua (通羈)?

以上四個字,在意涵上都有一定的交集,發音相近,都有一個kua音。故,有時在文義上,可以通用,是否如此,在字音上有時通用(混用?)。譬如,台日字典紀錄,「kua-碇」,「」為「繫船的石墩或鐵錨。」,可為名詞可為動詞。台日字典擬字kua為「」,但實際中文辭典記錄字詞為「寄碇」。又 「koa-káng 擱港」。 現代用語有「靠港」,跟「寄港(沿襲自日語)」等語。「koa-kha, kua-khah8」應該是「羈腳」。許成章先生另外紀錄有「kua-suah」是「羈宿」,但中文詞彙紀錄為「寄宿」。

:<玉篇:羈,旅也,寄止也>。<左氏昭七,單獻公棄親用羈。注:羈,寄客也>。<說文通訓定聲:羈,叚借為>

,為「閣」的衍生字,閣為放置物品書籍之所,引伸為「放置」如擱置,「停留」,如耽擱,擱淺。擱,文音為kok, 白音為koh,被台語文借用成「再」的「koh」。有無可能變音為ka->kua->khua。 故,甘字典,有kua-hia,kua-tsia 之語,若照我的腔口,應該是khua3-hia, khua3-tsia.

船擱淺,還有一個字,「艐ㄎㄜˋ」<說文>,船著不行也。从舟「6553;」聲,讀若「」。子紅切tsong,tsang。又《廣韻》《集韻》口箇切,音坷kho3。船著沙不行也。這個字音也是很奇怪,最早的字典<說文>有收錄這個「艐」罕用字,到後來《廣韻》《集韻》音就變成差很多的kho3音,kho3音跟台語的khoa3音就比較接近,這樣的情況,似乎可以看作古字的「訓讀」。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