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no
somno

重新認識你的母語!所有的方言都是漢語的分支,在歷史文明的長河中都是參與的要角,無論音或義,都能在古籍,詩詞中找到他的身影,以這句「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作為開篇序文的註腳!順便一提,這句裡面也有一個閩南語詞彙!

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詩經.小雅.常棣》,這是一首歌詠兄弟之情的詩篇。《詩序》曰:「常棣,燕兄弟也。閔管蔡之失道,故作常棣焉。」 共八章,兩章為一段,第一段:

《詩經.小雅.常棣》

  • 常棣之華,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鄂=萼)
  • 死喪之威,兄弟孔懷原隰矣,兄弟求矣。 (威=畏)

(白話翻譯)

看那常棣的花兒,花蒂兩兩相生開得多美麗!

要說到現今的世人,沒有誰比兄弟更加情真。

死喪之事人人都要畏避,只有兄弟一定前來關心,

戰場之上屍身堆滿地,只有兄弟不避生死來相尋。

在啟蒙書「幼學瓊林」中,將詩經這首詩,摘錄進來,以教導子女,要有兄弟的情義!

《幼學瓊林.兄弟》

  • 兄弟既,謂之花相輝;兄弟聯芳,謂之棠棣競。(棠=常。翕=合)
  • 患難相顧,似鶺鴒之在原;手足分離,如雁行之折翼。

看完古籍,再來看台灣的一首「褒歌」四句聯:

〈含笑拍莓〉

  • ham5-tshiau3 phah-m5 tua7-sue3-lui2 ah-bu2 loh8-tshan5 siang-kha-khui
  • 含 笑 拍 莓 大 細 蕊, 鴨 母 落 田 雙 骹(腳) 開。
  • a-niu5 sinn-ian5 bian2-sinn-sui2 pueh-li7 u7-hah8 thiah-bue7-khui
  • 阿娘 生 緣 免 生 媠(美) , 八 字 有 合 拆 𣍐 開。

來探討幾個台語用字:

  1. 「骹kha」:脛也。教育部擬做「跤」字,此字已經被「摔跤」用去,以「骹」字為佳。不過此字為常用字,中文是「腳」字,採訓讀的方式,也是可以。
  2. 「媠sui2」:是「女+遀」之省。 中文字是「美」,源字可能是「秀」,「婑」。採訓讀也是一種方法。( 韡韡字也是ui6音, 加上s-聲母就有sui2音,也是合理) 。「婑媠」也有人認為是台語的「古錐」koo-tsui! 書證:《列子·楊朱》:「穆之後庭,比房數十,皆擇稚齒婑媠者以盈之。」
  3. 「 𣍐be7」:字典有收錄,此為方言(吳,閩)用字,乃(不會)的縮音字。教育部採同音字「袂」字假借之。

拍莓 phah-m5

這兩個字,單獨拿出來,才是此篇的重點探討用字。

首先來談「m5」字。台日典:

蕾、m5:蕾(つぼみ)。花~。同上。花打~。植木などが蕾を持つ

台日典是採訓讀的方式將中文的「」讀m5。意思是「含苞未開的花」。 《唐韻》落猥切,音磊。蓓蕾,花綻貌。《韻會》始華也。 此處採用「莓」是採音假借。那「m5」的本字是什麼呢? 台日典的下一個條目,同音字m5,是「不」字,註明是(安),是「同安腔」,一般優勢腔是「m7」,正是中文的「不」字。教育部是採另一個衍生字「毋」,在粵閩客,否定詞都是m7也就是字的現代義。那麼「不」是何義呢?來看《說文》註解:

箋云。承華者曰鄂。「不」當作「柎」。柎、鄂足也。鄂足得華之光明則 韡韡 然盛。古聲「」「柎」同。箋意鄂承華者也。柎又在鄂之下。以華與鄂喻兄弟相依。 。傳云。鄂猶鄂鄂然。言外發也。

鄂就是「萼」,也就是「」,這個字形的下半部就是「」,花瓣未開為花萼(苞)所包覆,當花開時,花萼向「外發」散,呈下垂狀,就是「不」(此時念ㄈㄨ,不念ㄅㄨˋ),所以「萼」,「不」是一體的兩形,指同一樣東西。詩云:「常棣之華,韡韡。」,「不」放在一起,指「外發」的「花萼」!注意這裡的「」字。再來看一個書證:《晉書·卷五一·皇甫謐傳》:

「春華發萼,夏繁其實。」

這個「發」字,發「phuah」音。台語說生病為「phuah-penn7」,就是「發病」!介音丟失,就有可能發成「phah」音!而「萼=不」,「發萼」,就等於是「發不」,音就是「phah-m5」,也就是台日典的「打莓」,褒歌四句聯的「拍莓」!就是開花的意思! 台語的「phah-tshing3」不是「打槍」而是「發銃」!

「打」ting2音,發「phah」是訓讀。「拍」,拊也。手掌輕拍,譬如「拍手」台語講「拍噗兒」。但是「拍」,「搏」古相通。所以台語講「sio-phah」就要寫「相搏」才正確!

常棣,就是郁李。最後,來欣賞白居易的詩:

唐 白居易 《惜郁李花》:

  • 樹小花鮮妍,香繁條軟弱jiok8。
  • 高低二三尺,重疊千萬萼gok8。
  • 朝艷藹菲菲,夕凋紛漠漠bok8。
  • 辭枝朱粉細,覆地紅綃薄pok8。
  • 由來紅顏色,嘗苦易銷鑠siok4。
  • 不見莨盪花,狂風吹不落lok8。

註解:

  1. 莨盪莨菪。《本草》一名天仙子,一名行唐。其子服之令人狂浪放蕩,故名。《史記·倉公傳》領以莨菪。
  2. 這首詩中,重複出現兩個字,宜將其中之一改過,綃,改為綃!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