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king
Soking

產品設計師,多年新創公司、社群以及媒體經驗,提供數位產品設計的顧問服務以及 UX 教育工作坊。

讀書筆記《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上學?》關於學習的認知心理學原則

或許是小孩出生,也或許是從事UX工作,近幾年我很喜歡閱讀學習理論、認知心理學、行為經濟學相關的科普書籍。

遺憾的是,許多認知心理學書籍雖然講得頭頭是道,令人大開眼界,但沒有受過專業心理學訓練的我,想要嘗試將這些新吸收的知識轉換到日常生活或者工作應用上,總是需要摸著石頭過河,並且伴隨著許多試誤,容易半途而廢。

這些摸索的學習歷程意外在《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上學?》這本書中找到了印證、解惑甚至方向的指引,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我忍不住寫了一大堆書摘分享在個人臉書上,也收穫許多朋友熱烈的交流。

《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上學?》是一本容易被低估的好書。(從外觀上)

意外獲得寫作上的啟示

作者在書中說,為了讓目標讀者對於這本書感興趣,因此他在寫作時也是使用認知原則而非文學的原則來要求自己。

作者認為閱讀確實會改變讀者的心理歷程,因此每個文字的段落都是在對讀者發出邀請,但每踏一步,讀者都有可能會認定路途太艱辛或風景太單調,於是選擇終止這段思想之旅。

寫作絕大部分是在預測讀者的反應。

因此作家必須時時提醒自己,讀者是否覺得自己所花費的時間心力得到適度回饋。讀者的認知心力付出要是大於回饋,作家在這條路上獨行的可能性也會增加。

下面列出我特別有感觸的內容,書中共探討了九個認知原則,如果你覺得我摘要的內容有趣,強烈建議找書來看。

人天生好奇,但並非天生善於思考

認知科學家的觀察:人類沒那麼常思考,因為我們的大腦不是設計來思考的,而是設計來避免思考的。

不善於思考的我們,是怎麼度過每一天呢?我們怎麼在每天做出數百中大大小小的決定?

答案是我們只要能不思考就不思考,我們仰賴記憶。我們面對的問題多半是以前解決過的,所以我們只需依樣畫葫蘆。

我們通常以為記憶就是儲存個人事件(例如參加了婚禮)和事實(台灣第一個女總統是蔡英文)。然而我們的記憶也儲存策略來引導我們該做的事。(又稱為程序型記憶。)

也就是說,我們經常處於「自動駕駛」模式,就是使用記憶來引導行動。使用記憶不需要太多注意力,所以還可以一邊做白日夢。

大腦偏好使用記憶而非思考來指引行動,但你的大腦不會就此滿足,大腦有能力改變,好省去必須思考的麻煩。如果一再重複燒腦的工作,該工作最終會變成下意識習慣,讓你不假思索完成本來很艱困的工作。

大腦討厭思考,但充滿好奇心

盡管人類不善思考,但卻很喜歡思考。我們天生好奇,會找機會進行某種類型的思考。然而因為思考很難,必須要適切的條件才能永保好奇心,不然我們很快就會放棄思考。

人類的思考機制是由以下三個要素所組成:

1. 環境:可見可聞的事物、待解決的問題,也可以回想起不存在的環境事物
2. 工作記憶區:承載目前的意識與邏輯思考的場域
3. 長期記憶:儲存事實型知識與程序型知識

好奇心發現的問題如果成功解決會帶來樂趣。成功的思考會帶來滿足感、成就感。樂趣來自於解決問題,倘若絞盡腦汁想解決問題卻覺得毫無進展,則一點樂趣也沒有,反倒會灰心又氣餒。同樣的,本來就知道答案也不會帶來多大樂趣。

如果得到過多的提示也會失去解開問題的感覺,如此獲得的答案便不會給心理帶來同樣的滿足感。

當我們從事好奇心引發的心智活動時,我們會很快評估需要花多少腦力才能解決問題,過多或過少都會讓我們停止思考。

要先有事實型知識,才能培養能力

長期記憶中儲存適當的事實型記憶有助於我們思考,批判思考過程和背景知識密不可分,縝密的思考,例如推理和解決問題,都和儲存在長期記憶裡(而不是環境裡)的事實型知識有關。

這個認知事實可說是狠狠打了 Google 與維基百科一巴掌,至少在網路發達之後,許多人認為所有的知識都存在網路上了,為什麼我們還需要佔用腦袋來記住東西。

我相信每個人都曾經有過一個經驗,面對陌生領域的新問題時,連要怎麼下關鍵字進行 Google 搜尋都想不出來。就是因為我們缺乏足夠的背景知識,以致於缺乏正確思考問題的能力,甚至無法描述問題。

思考是以新的方式組合訊息

當一個事實型知識儲存在我們的長期記憶區,我們將它提出來當做思考的材料,這個時候佔據工作記憶的空間會很小(例如坐捷運回家其實是一連串複雜的道路辨認過程,但因為太熟悉,只會佔據你相當於一個單詞的工作空間運算量,這就是壓縮認知資源的技巧,白話文就是熟能生巧。)

作者舉了《白鯨記》為例:

斯利特船長一向對於鉅細靡遺地描述他那瞭望台上所有的精巧裝置樂此不疲,此刻他也如是。雖然他那樣如數家珍地說明,雖然他不斷對我們和盤脫出他在瞭望台上的科學實驗——他在那裡放了個小羅盤,目的是要抵消所有羅盤櫃磁鐵所謂「局部吸引」所造成的誤差,這個誤差要歸因於船體甲板鐵塊的平行位置;而在格拉西亞號,這誤差也許要歸因於船員中以那麼多衰弱的鐵匠。我認為,雖然船長小心又謹慎又講究科學,懂那些「羅盤櫃誤差」、「方向角羅盤觀察」及「近似誤差」什麼的,但他自己心知肚明,與其說自己埋頭於那些深奧的磁力思考,不如說是...

這段話很難懂吧?因為我們的空間用完了,這段小說字裡行間的「概念」太多,當我們想要把所有內容同時儲存在腦海裡,建立其中關聯時,因為訊息龐雜而無法同時記住。

也就是說,我們的工作記憶沒有足夠容量。在某些情況下,背景知識(事實型知識)可以有助於解決此問題。

這個認知原則對於寫作者來說,巧妙的判斷讀者的認知程度,或者透過前後文釋放足夠的背景知識建立讀者的認知,有了這些判斷,才能決定每個文章的段落可以省略哪些訊息,或者需要大篇幅的解釋。

結論

其實我自己的書摘筆記寫了快兩萬字,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大約兩週,我每讀完一個章節就稍微停下思考、摘要,或者找朋友聊天灌他腦漿,把我在書中吸收到的內容轉譯一次講給沒讀過的人聽,這是我「刻意練習」快速吸收書本知識的方法。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