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叔叔
面瘫叔叔

商业化和工业化(一)

商业化,顾名思义,利益最大化,为了赚到更多的钱。

工业化,就是做到批量生产,做到稳定和产量的保证。

中国的工业化起步比较晚,相对来说工业化思维也比较差,工业化非常明显的一个地方就是都是标准化模式,一个产品对应的生产步骤一步步拆解,然后做到每一步的标准化,然后串联起来,做成一个流水线作业。

工业化提升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可靠,因为所有产品都是一样的,只需要保证每一步的完成度,所有步骤都能按要求完成,那这个产品就是没问题的。

但是局限性也很明显,很多东西是不能被批量生产的,可能是生产工艺,可能是产品的设计不适合,也可能是其他因素。所以为什么好多工业制品并不能做到非常好,原设计图和最终量产的产品有一些出入,改掉了很多的设计。

工业制品逐渐代替了手工制品,手工制品大家都知道,产量低,不可复制化,良品率得不到保证,更多的是人这个因素,需要学习需要练习。工业品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批量生产,只要机器、流水线设计好调试好,良品率、产量都可以得到保证,而且人的因素也会减少,只需要学习很简单的操作就好。

工业化一个明显的特点还有一个流程化,流程么,就是一步一步的,为了就是保证风险可控,现在什么都提倡流程化,要讲流程合规,实际上很少把流程看的很重。两个方面,第一个是觉得现在更多偏向于结果导向,只看结果是什么满不满意,不考虑过程是否正确,所以经常能听到说流程不合理,很麻烦,没必要等等;第二个就是忽略了流程的管控要素,你要管控什么,目的是什么,才去设计好这个流程的步骤,一步步去完成达到设计之初的一个结果。

工业化无处不在,今天还是聊聊咖啡。现在都在说商品豆,精品豆。商品豆就是指一些大的商业化的咖啡品牌,星巴克、costa、illy、lavazza等等,只要是大量的批量生产的,甚至不去区分产区的豆子,都是这种类型。一般为了说自己的品质好,都会说100%阿拉比卡咖啡豆,至于什么产区,不会提或者很少提,比如亚洲产区、巴西产区、拉美产区,这都是比较大的咖啡产区,里面可以分的更细,可以细分到国家、庄园、海拔等等。

精品豆在以上的信息都会更完善,比如豆种,阿拉比卡就是一个大品类,下面有更多的品种,铁皮卡、波旁、卡杜拉等等,就像水稻一样,什么xx号xx号,西瓜的京欣一号之类。海拔也会标注,庄园、处理法、风味、有的还会提供一些适合的冲煮方式、水温、水粉比例等等。

于是就出现了一些鄙视链,精品咖啡鄙视商业咖啡,商业咖啡里喝星巴克的鄙视costa,精品咖啡里喝蓝山的鄙视喝曼特宁的,之类之类的。

物以稀为贵,但是物价贵不等于东西好,蓝山好喝吗,好喝,有那么好喝吗,没有。星巴克难喝吗,得看跟谁比,只是美式来讲,说实话,星巴克的味道也没那么差劲,比某些精品咖啡馆的深烘拼配出品稳定且味道独特。

我觉得衡量商业咖啡和精品咖啡只是从咖啡风味上来讲,确实不公。没有商业咖啡的铺路推广、产业升级,也就没什么精品咖啡的爆发了。

最初接触咖啡的,不都是从雀巢开始的?就算是上岛咖啡,上岛咖啡是台湾商人搞的,抄袭日本的UCC。日本的UCC,也都听过吧,也是商业咖啡。

想要大规模的推广一个产品,大规模指的不是区域性的,不是城市级别的,这样的推广力度需要的是更稳定的产品来支持,所以商业化是一条很好的出路,并不可耻。星巴克进入中国20多年,一步步稳扎稳打,不只是卖咖啡和饮料,也在传播咖啡知识。星巴克的咖啡教室、产品的推介、器具的售卖不都是吗。我觉得大家没必要吃饱了饭打厨子,念完经打和尚,最初谁带你入门的,现在学有所成就把人家甩开,我觉得没必要。

商业咖啡一无是处吗,除了产业推广以外。我觉得商业咖啡可以做到那么大的规模,他是有技术有能力的,他不知道精品豆更好喝吗,当然不是,但是没法做成一个量足够大的产品,对于一个大公司来讲,投入产出不能达到平衡,就选择不做呗。

我之前喝星巴克,我也没觉得星巴克那么厉害,就是开了很多店,就是能提供比较好的服务,客制化等等。后来出国旅游我才知道星巴克的厉害,只要你去到星巴克,除了地方、季节限定产品(这种我喝的也比较少,一般都是美式…),你喝到的味道是一样的,做法、用量、味道完全一样。一个连锁中餐馆,做不到这样,能做到的也就是凉菜,前提是后厨大厨动手做的餐厅,不是料理包餐厅。快餐的话,麦当劳都不见得能保证一样,炸的久了、撒盐多了的情况都会有。所以不要把星巴克当成什么商业咖啡来看,要是换成一个餐饮公司,是不是就好理解了。对于店员的培训,星巴克也不是侧重咖啡知识,而是流程、步骤。一个产品要放什么,放多少,先放什么后放什么,都是有明确规定的,所以全世界的星巴克的味道都是一样的,除了价钱会有些许差异。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