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牛
蛙牛

好奇的路人。

什麼是好內容?權重制度在賽局下會產生什麼結果?

@吳秉儒@Isaac 的一系列討論看下來,問題似乎又繞回老路:在設計生態的決策中,Matters 想鼓勵什麼樣的內容?

INSIDE 的報導中,原本的敘述我覺得分析得非常精準:

所以在評價機制上,Matters 與其他內容平台有很大的不同。傳統的媒體採行的是廣告模式:多人看的,就是好的;而臉書採行的是社群模式:朋友推薦的,就是好的;今日頭條採行的是以演算法個人化:常看的,就是好的。至於 Matters 的模式,一言以敝之:被很多知識信用高的人肯定,就是好的。

目前在權重上的設計,就是區別出誰是「高知識信用」的人。前面幾篇下來的討論,似乎也逐漸聚焦到了下一個問題:這樣的機制會定義出什麼樣的高「知識信用」群體?

要累積高權重,除了靠著早期被邀請加入目前成員同質性仍然極高的測試階段,大概就是靠著兩件事:積極的參與、以及來自別人的讚賞。積極的參與就是先前討論中擔憂可能會出現的洗版用戶唯一可依賴的手段。讚賞則是希望能夠反映每篇文章的品質。

因此,目前的制度導向的「好內容」,基本上是雙重投票下的產物:使用者透過讚賞投票選出高權重的使用者,而高權重的使用者的讚上又會決定性的影響那些文章會優先獲得其他使用者的注意力。

如果從賽局理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邏輯出發,若有人希望獲得其他人的注意,拉高自己的聲量,那麼他該做的不是寫出自己心目中的好內容,而是去產出別人會認可的好內容。這就像經典的「預測選美冠軍賽局」:賽局參與者的目標不是選出自己心目中最亮眼的選手,而是去選出其他人最有可能投票的對象。這時候如果有一個明顯其他人會偏好的主題或風格,文章的主題與立論方式就會往這方向集中,而排序在前的內容也就延續原本流行的主題及文風。多數的作者就算不顧平台內的風潮自己決定主題與立論風格,浮上檯面的機會也會小許多。

這樣的結果有其利與弊:好處是會快速的對於該關注什麼主題凝聚共識、也方便維持早期使用者群體界定的討論風氣;壞處就是不利於生態多樣性。因為讚賞其實就是一種投票,也可以用投票的分析來理解這結局:如果選民策略性的投票,那麼獨特的小黨不易生存,而大黨之間大家最不討厭的那個比較容易成為贏家。

@Isaac 提到未來會持續調整權重,使早期與未來的使用者能夠合流。但在過渡期間,高權重的早期使用者透過讚賞,就已經會從新的使用者中挑選出下一代的高權重使用者。因此,目前這個同質性極高的測試族群,未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流行的風格。

Matters 想鼓勵什麼樣的好內容呢?如果團隊認為現在的內容組成就是未來開放後的目標的話,那麼維持現在的制度即可。反之如果希望能走出同溫層、鼓勵更多樣的內容,那麼目前利於凝聚共識的雙重投票加上早期用戶的高權重,對於潛在的新穎觀點與討論方式就會不利許多。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