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ley
stanley

快跑啊中國人來了

關於我 #Matters新人打卡

1.1 生理性別是男性,社會性別也是男性。

2.1 生於極權,現居於孤島。(限一秒鐘來猜測,當然少說少被檢索到)

2.11 環境越來越糟糕,孤島邊上的食人魚群徘徊。

2.2 孤島上能做的事有限,與其說樂於思考不如說被迫於思考。

2.21 最開始接觸的思考不是哲學思考。

2.22 自幼兒起繪畫是人生志趣,並且以其維生,自由職業(你也可以稱之為無業,卻比無業還可憐,租畫室好貴)藝術史和藝術理論難以滿足我求知探索,於是接觸了美學這一哲學領域,開啟了哲學這一扇門,而後則時常不務正業。

2.221 一方面繪畫成為既定的習慣,另一面哲學上繼續研習和探索。

2.222 不曾考慮分享畫作,生於恐懼中,安全考慮是本能。

2.223 也不會有任何圍牆兩側個人資訊之間連結的線索。

2.224 參加過不大的展,投過大型的展覽,也沒能入選。雖然熱情會被減弱,但對於畫畫這件是來說沒什麼影響。因為我只會畫畫,只有一個專長的人,有什麼理由不去做呢。

2.225 同時有哲學和藝術,這兩種巨大成見的時候,就會有一種小難受,也有一種小插曲。我昨天就新買了一本齊澤克的書,而封面太醜了。大部分談現代的書還是挺好看的。我會把不好看的書全都製作一個簡單的書皮。

2.23 分析哲學和歐陸哲學混雜,偏重歐陸一些,但贊成(只會)用分析哲學的非嚴謹語言和術語來敘述。

2.24 畢竟只有西洋哲學史通過國語學習,對我影響較深,對結構性難以摒棄。

2.25 都可以談論,但因為水準差,程度有些不同,主要學習面向是倫理學、科學哲學、政治哲學。

3.1 十五歲左右會爬牆,從此以後,全部資訊的來源變了。

3.11 資訊變了,思想就變了。

3.12 思想變了,現實沒變,總要持衡兩者之間的差異,總要面對人際的關係,精神上產生過壓力。

3.13 直到去年,價值的裂縫延伸到腳下,我放棄了所有現實人際。則變成另一種壓力。

3.131 本土意義上,成為精神和現實的雙重意義孤島人。

3.14 秉持立場驅動實踐行動,思考盡量保持客觀理性的原則。

3.15 政治坐標稍偏右,但更喜歡讀左派的書籍(有幽默感的那種)。

3.2 其他爬牆的人很多,爬出來形成了另一個無知的大陸。

3.21 我不想爬兩次。

3.211 成為三重意義的孤島人。

3.3 當然也無法被允許真的進入另外華文社會的文化圈,精神聯繫無法彌補現實生活的差異和距離。

3.31 同時也看會到不同地區社會缺點,個人缺點,可以討好,但不想討好。

3.311 過去很會混跡與不同人群之間,觀察和體驗不同環境和角色,而且相處融洽,是一種很大的樂趣(田野調查性人格 嗎)。也可能也是我美化自己環境適應的虛偽本能。

3.312 斷絕人際也多少會改變性格特質。

3.313 這也使我對於表態逐漸冷感,因為沒有一個真正可以歸屬的群體。

3.32 加上非本土意義,獲得四重意義的孤島人成就。

3.314 所以表態成為一種完全內在的判斷,是有態不必表。也可以說是我對自己功利主義的美化。

4.1 過去以紙筆形式做筆記和隨感。

4.11 從接觸哲學很早之前就開始紀錄,當時還熱衷於文學和詩。

4.2 青春年少總是多情。

4.201 在校園理愛的愛總是純粹的,是直接通向詩歌的。

4.202 七年,寫滿一百首才放得下,邊沮喪邊快樂。

4.203 離開校園的愛是被現實打敗的,在沮喪裡找不到任何快樂,一路通向抑鬱,幸運的是依然可以變成文字,而越痛苦的時候寫的,越能打動人(自己)。

4.21 似乎Matters上更多的分享也是日常生活感悟以及文學意義的文字。

4.22 個人轉向理性之後再也寫不出了,可能沒睡醒的時候會嘗試分享曾經的感性文字。

4.3 就像和人類思想的發展同軌道,我變得越來越實用主義,在乎資源、權力,越來越難進入單純的體驗價值(夢回古希臘)。

4.31 由此感謝電影的存在。

4.311 影院的黑暗,是生活中唯一能令人安心,可以進入的一個無實際意義的體驗。多次一個人的午夜場的觀影體驗,是最孤獨也是最特別的記憶。

4.312 因為不懂電影製作,也沒有建立視聽語言的評判標準,純粹感官和知性上的體驗。所以沒有資格影評,但是應該可以基於故事和表達意義寫鑑賞。

4.313 反正也沒有寫過blog,就亂寫了。

4.4 會看大眾主流的爆米花片,也看歐洲三大影展的作者電影。一以貫之的,不以立場來選擇觀看誰,但觀看後還是會在自身內部產生立場。

4.41 這樣的好處是,不會錯過那部影響你立場的,影響你想法的片子,成熟的人不應該拒絕自己改變的可能性。現有認知不應該成為限制認知可能性的存在,所以同樣,「片子」改成「人」也一樣成立。

4.42 文學上有一種陳詞濫調叫「成為自己」,在各種藝術家的故事裡也經常聽見。如果分析這個「自己」,其本質就是一種可能性。不是越來越成為了一個既定的自己,而是一種未知的探索,這種將未知變為已知,將這個探索的東西佔為己有,同時不侵犯他人,這是人類最大的快樂。

4.43 帳戶名字是隨便取的,stanley取自Stanley Kubrick。因為相比情感細膩的電影,我偏愛宏大和深遠的敘述。

5.1 音樂也對我非常重要。

5.11 畫畫時候基本在聽古典樂(真的是古典樂,當代古典樂很少),不過近期也比較多聽音頻節目。

5.12 有值得的演奏會一定回去,尤其是有管絃樂團來,和看電影同理,值得我暫且忽略一切現實去體驗。

5.2 和一位老師學了2年的鋼琴,伴隨老師非常台灣的特質,冷笑話和唬爛成為教學的主要內容,當然也少不了偉人韓先生,不過我們基本聊漱口杯,不聊大海(可能老師覺得我音樂還是比較外行的)。

5.21 雖然表達樂句和情緒有被他肯定,但長期機械式的練習真的不太適合我,也可以看作是我熱愛程度不夠,而學費也是真的貴,最終決定多練耳朵取代手指。

6.1 開玩笑,男生怎麼可能少了打電動。

6.11 沒有主機(太窮),算半核心玩家。只要steam還在一天,網路還連著的一天,遊戲少不了的。

6.12 我曾經還想過寫黑暗靈魂的鑑賞之類的,不過這種想法總是像買書一樣,買的多,看得少。

7.1 這應該是可讀性最低的自我介紹,以後寫文也大概如此。

7.11其實常住孤島的人並不在乎可見度和他人評價。畢竟任何輸出,無論圖像還是文字,創作性的行為都是一種洩漏。是自己快滿出來了必須傾瀉,若手邊有一張紙,就會自動的寫寫畫畫。若沒有滿出來,也不必去刻意創作,成品也是所謂沒有「靈魂」的。簡言之,創作是一種紓壓。

7.111 所以發表可能很集中,也可能會假死,比較隨便。

7.12 起初在孤島生存,是可想像的困難,迷惘,絕望,黑暗。但我是溺水溺著溺著就學會了游泳,雖然內心依然還是渴望著有人可以撈我一把上去。

7.13 在孤島上也不會永遠單純,不可避免要考慮食物,水源,太陽,住所。

7.14 對於無關乎實際的評價,多少關注,也就不那麼在乎了。尤其是極權內的聲音,從心智健全的那一刻起,就完全不需要一個我所不認可的體制的任何認可了。不過這又反過來影響著現實要素,影響能獲取資源的資格(尤其在網路經濟時代)。

7.15 我的答案是 自我成就,我相信自己是非常受存在主義的影響的。相信的意義來源與自我的實踐,以現在的環境現實來說,我的那個實踐可能極其簡單,就是寫出來以及畫出來,這些東西相加等於「我」,這足夠滿足自我存在的價值了。

7.2 因為沒參與過自我介紹的場合,大致估計就是這些性別,來自,現居,職業,主要愛好,因為沒有很細緻構思和回顧,想到哪寫到哪,將來如果有補遺,因為文字無法修改,會以評論來補充。如果多的話可以在寫一篇。


2020.8.23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