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芸安
蕭芸安

台灣音樂創作人、聲音藝術家、旅行者、心理學實踐者。 芸安對亞洲傳統文化及東方哲學思想有著濃厚的興趣,計畫性地旅行亞洲多地,將聲音採集作為文化觀察的媒介,並結合音樂,創作出不同形式的展演作品。 2020年起,開始深化自身表演方法論,開展《循聲旅者》系列展演及工作坊活動。

《聲旅漂流:印度尼西亞》楔子,一場真正的冒險之旅

Singapore Changi Airport


凌晨一點十分,飛機降落在地面,看見窗外航廈建築上 Singapore Changi Airport 的巨大字樣,我深刻地領悟到,這將是一場真正的冒險之旅。

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當廉價航空的飛機座艙一片漆黑,緩緩地往下滑行時,坐在飛機最後排的我,往前望著前方所有在座椅上的乘客,我想起去年在下南洋紀錄片中,曾經看過的一個畫面,那是當時許多辛苦的華工,乘了一個多月的船,水土不服地漂洋過海,從福建廣東一帶出發,準備抵達南洋闖蕩,這個據稱充滿夢想與黃金的地方。

一百多年後,乘船變成了乘坐飛機,一個多月的漂流,變成了四個多小時的飛行,像是穿越時空似的,這一群從台灣台北出發的乘客,又準備到南洋群島做些什麼?


踏出了舒適圈,資淺的旅人,終於走出了中文的世界,來到了亞洲的東南方。

我總是相信生命有一種冥冥之中的註定,年紀漸長,對於這個事實,也變得更加深信不疑了,此時此刻會來到這裡,我想也應該是老天爺有所意味的安排吧。


2011年冬天,我開始了一個人的旅行,中國,是我從未想過,會是獨自旅行的第一站。

對於台灣大部分的青年來說,中國大陸一直是個陌生難解的地方,我們有著緊密的連結,卻也有著剪不斷理也亂的複雜情節,太多的猜測與誤解,讓我們對這個地方的理解若即也若離,甚至更多是負面的印象。

過去,這也是我對她的觀感與心情,但自從踏上了這個神祕的東方國度以後,她展現在我面前的面貌,百變得完全出乎我意料。

那裡語言與我們相通,相近的文化,背後卻有著微妙的不同。華人的文化,究竟有多少種面貌?這是我走過了中國大陸,香港與台灣之後,不斷在思考的問題。

而我,也因為這麼多趟在中國的旅程,才開始覺得自己真的能夠比較理解我的家鄉。對於台灣的樣貌,因為拉開了距離,好像獲得了一種不太一樣的眼光,可以好好地思索,我所生活的土地,到底是個怎麼樣的地方?


應該是在2013年夏天那個時候吧,旅居上海的63天,我在朱家角江畔喝著早茶,看著爺爺奶奶在附近廣場打著太極,聽著隔壁桌的大叔談論江南風景,隱隱約約地,腦海中一個畫面閃過,我彷彿看見了下一趟旅程的目的地,我想到亞洲其他有華人的國家看一看,我想前進東南亞,探索那繽紛多樣,色彩斑斕的亞洲文化。

然後不知不覺,在2015年的端午仲夏,這個藏在心底的小理想,竟然真的實現了,能走到這裡,我知道這其中有過多少人的幫忙與支持,每每想到此,心情始終感激也激動。


終於,我踏上探索亞洲的道路了,這一站,是千島之國,印度尼西亞。


旅人依舊帶著蒐集城市聲音的任務:聆聽屬於印尼城市的聲音,傾聽屬於印尼華人居民的故事。有多少未知,就有多少可能性吧,我的聲旅漂流日誌從這一刻起,開始書寫了,我深刻地領悟到,這將是一場真正的冒險之旅。

帶著平靜的忐忑,在端午仲夏的正午時分,從新加坡繼續漂流至泗水,我知道地球最後的偉大冒險地,印度尼西亞,正等待著我,去揭露她神祕的面紗。



Selamat tidur,Selamat pagi,
Singapore, Surabaya, and Taipei.

晚安,也是早安,
新加坡,泗水,還有台北。




*此旅行計劃為2015年《聲旅漂流,印度尼西亞:探尋千島之國的華人文化基因》,
由財團法人龍應台文化基金會 第三屆思想地圖計畫資助。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