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纬1度的肯山兰
南纬1度的肯山兰

个人公众号同主页名

双城记13:风云突变的24小时

亲爱的小小刘,

当我对着电脑屏幕四个小时只看了三页论文时,我就决定与其继续走神,不如将这几天的“风云变幻”写下来。

这是来英国后写给你的第13封信。13果然不是一个吉利的数字。

12号周四下午三点半左右,我从图书馆出来以竞走速度去接热水。恰巧在水房碰到了美国同学Blaise,他上来就问我:看到Minouche发的邮件了吗?——Minouche是学校校长。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校长就新冠疫情已经发出了六封邮件,从提醒大家有症状要打111,到建议谨慎前往疫情严重国家旅行,再到允许学生请最多请四周的假。

“是吗,我还没看。”与其停下来问他邮件说了啥,我更在意下一节课别迟到。于是便匆匆告别奔向教室。

如果知道那是我俩这学期最后一次见面,我应该会多和他聊几句。

在教室坐定,只见老师正在将校长的邮件复制黏贴到PPT上,看来这封邮件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我也是刚刚才得知,这样看来从下下周起我们的讲座和小组讨论都将转移到线上。”老师又补充道,“昨天学校已经和视频供应商签订了协议。”

除了课程,3月23日之后学校的公共活动也都将取消。就算学校不主动采取措施,很多活动也无法正常进行。比如当天晚上我本来要去一个校友分享,结果校友本人从美国起飞的飞机取消,所以活动也无限延期。

晚上,我的邮箱平均几分钟响一次,以至于我不得不把电脑声音关掉。所有的邮件都是校长白天邮件的余波:各门课的任课老师、学院、学生会、就业指导中心、语言中心、学生宿舍纷纷通知关于下下周线上教学以及公共活动的调整,并强调下周仍然一切照常。

但“正常”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同一天,英国政府公布了“先感染后免疫”的诡谲措施。这种神逻辑吓得不少中国留学生纷纷投奔祖国怀抱。周五中午我去学校,已经看到有人推着行李箱,还撞见一幕告别场景。

“真想不到这么快就说再见了。”

“好好保重。”

“我会想你们的。”

拥抱完,这个亚洲面孔的同学拿起地上的旅行包,走出了旋转门。

网上,留学生微信群已经变成了二手甩卖,转宿舍的、出厨具生活用品的,收大纸箱旅行箱的,低汇率出英镑的,去机场求拼车的,还有冲到建筑材料仓库买防护服、防护眼镜回来给战友们报信儿的。

大群也逐渐裂变为一个个小群:英国回重庆群、浙江群、安徽群、河北互动群、飞香港、北京避难群+经验分享群……大家交流着在哪里转机方便,回国用什么vpn速度快,上课的视频软件在国内会不会被墙,在国内没上医保万一病了怎么办……除了实用派,也不乏抒情派:

“两周前还在赶论文,现在就回家了。觉得好不真实。”

“惊变28天。”

“史上最短硕士。”

当然也有预言派,比如2020届的线上毕业典礼:

开玩笑是为了分散精力,因为大家心理都悬着一根弦。

校长在周四的邮件中说,如果不出意外,她的下一次更新将会是一周后。但第二天下午13点整,全校师生在就再次收到了校长的邮件。提前而至代表着有意外发生了。

紧接着学院院长在13点10分也发出了邮件。微信群里随即掀起了如火如荼的讨论。

可惜我没有第一时间目睹风云变化,那时我正在聚精会神听一位校友分享自己做人道救援的职业生涯,听她描述在卢旺达难民营工作时,去市区出差坐在椅子上惊讶椅子怎么这么软,到超市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却不知道买什么,最后只到市集上买了点儿豆子。

“真的没有那么多物质需求。”

谈到英国人因为疫情开始囤手纸,她摇摇头说,“come on,it’s gonna be okay” (算了吧,没事的!)

有了物资贫乏到将将能维持生命的经历,面对当下的情况也许会淡然很多。

我耳边还回想着校友说的“it’s gonna be okay”,打开微信却看到这样的对话:

“该来的还是来了。”

“有人知道那个人上了什么课吗……”

“大家都不知道”

“据说是大三的”

再看校长发的邮件,原来学校已经确诊了两名同学。突如其来的消息把老师们杀了个措手不及。纷纷发邮件说,同学们从下周起咱们就线上见了,等不到下下周了。

于是我们学校就成为了全英国第一个因疫情全面改为线上教学的学校。其他一些大学也纷纷加入了这一阵营。

而确诊的两名同学,一个在管理学院,一个就在我们院的。虽然不认识这个人,但得知我和ta都选了经济人类学这门课时,我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

上课的教室虽然不小,但是病毒会飞啊,天知道会不会飞到我这个没戴口罩的人身上。而且教这门课的就是院长本人,她每天接触那么多同学,说不定其中就有中招的,而周四上午的小组讨论我和院长中间就隔着一个人……

周五下午,我感觉整个人脑袋都昏沉沉的,就像每次大考后因为过度紧张导致的大脑缺氧一样,摸摸额头确认不发烧。但是喉咙确实发紧,我提醒自己这是昨天晚上看即兴喜剧大声喝彩导致的。

是的,就在中国同学纷纷打包回国时,我还去参加了一场小型的“群众聚集性”活动。观众中不乏老年人,但现场一个戴口罩的也没有。开场前,主持人给每个人发了一张小纸条,让大家在上面写一句话,即兴演员将根据这些内容开始表演。当主持人问观众有什么需要排除在外时,“coronavirus”(新冠)、“brexit”(脱欧)、“trump”(特朗普)成为最先说出来的三个词。

英国人对疫情的态度和深入骨髓的文化有关。和我同行的英国老师说,当我生病感冒时就出去跑两圈,出出汗就好了。所以我们必须go rough with it(可以理解为硬碰硬)。

这位目测年纪和你差不多的女老师,在冷风中只穿了一件夹克,而我不仅保暖衣毛衣羽绒服,还外加了一条围巾。英国人对自己抵抗力的自信难道就是在永远看不到春天的寒冬中锻炼出来的?

再联想西方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孩子摔倒了很少上前扶起来,体育表现比学业更重要,冬天女生校服也是短裙……“go rough”的精神比比皆是。

而不戴口罩就更和文化有关。

另一位一起看表演的国外学生,他妈妈听说英国口罩断货后给他寄了200个过来,但他说,大街上也没看见人戴,商店里那些口罩都去哪儿了?

我猜除了中国人买了寄给国内之外,那些口罩都放在英国人家里。我的英国室友早就从亚马逊买了口罩,但她在学校戴了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戴过。

“我同学都躲着我,好像我感染了一样。”

外国人觉得生病了才戴口罩,到现在英国首相还不建议戴口罩,这种文化风气和社会压力导致英国人想戴也不敢戴。

记得曾经读到过某个发展项目是去低收入国家为人们打疫苗,但文化差异让当地人抗拒疫苗,于是“白人”项目官员将此视为落后、愚昧的表现。

现在关于口罩的文化差异,彷佛让我看到了衣不遮体、以狩猎为生、“愚昧落后”的白人土著。

而英国让外人羡慕的全民免费医疗NHS在这时也变成了物竞天择的漏斗。

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所谓的“社会主义”,弱者永远只能站在权力的对岸。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英国确诊达到了1140例,21人死亡,攀升的数字导致美国已经将英国加入了旅行禁令。

回家的路上,偶尔碰到戴口罩的仍然是亚洲面孔、酒吧里的年轻人仍在觥筹交错间相谈甚欢,年轻的学生们仍忙着举办party,甚至还开玩笑地说“不确定这是不是一个没有病毒的聚会,哈哈,但是欢迎你来。”

从超市走出来,阳光灿烂,戴着头盔的骑行者披着艳阳加快了车速、汽车飞驰的锃亮车身折射出一个个耀眼光圈,我不禁把手挡在头顶上方。

恍惚间,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周五傍晚。

(好了,走神到此为止,要不然考试过不了,连线上毕业典礼都甭想参加了。)


亲爱的大赛你好

一个月前你还在为我们是否在疫情期间平安而担心,没想到现在轮到我们担心你了,特别是英国人的理念甚至是歧视带口罩的人,但现在是非常时期,带口罩即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别人的尊重,英国政府那个:先感染后免疫的狗屁措施真是不负责任的、草菅人命的做法,今天中午的特别关注也抨击了英国政府的:群体免疫的措施,说是英国政府的不作为、不负责任的、佛系、消极的提法,老年人免疫力差,一旦感染很难幸免…所以还是要借鉴中国的防控经验:带口罩、少出门、不聚集、勤洗手,保护好自己,老李嘱咐你吃点好的,增强抵抗力…老李今天值班,说一会儿值班回来商量一下你的预案…

最后说一下我比较喜欢那个预言线上毕业典礼的四幅图片,无论颜色和图片设计都喜欢…尽管如此,还是希望不要发生…

好了,忙你的期末论文吧,但要绷紧疫情这根弦儿啊,随时保平安啊!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