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纬1度的肯山兰
南纬1度的肯山兰

个人公众号同主页名

双城记10:将生活升华的除了电影,还有什么?

亲爱的小小刘,

这几天心情缓上来了吗?也许不时还有这样的画面闪过?鲸鱼跃起,尾翼重重拍打在海面上,声音盖过男人在船上的呼喊,那个没准备说再见的人,就这样随风而去。

虽然没看这部电影,但是豆瓣6.5的评分和一万多条点评,大致让我瞥见一段纯情到近乎不真实的爱情,不过我还是落泪了,因为一个片外画面。

在拍罗芸临终前和隋东风告别那场戏时,隋东风的原型张述就站在冯导身后不远处,默默看着监视器,拿纸巾擦眼泪,他的哭不是肩膀上下抖动的抽泣,甚至脸上也看不出有太多的情绪,仿佛流泪是另一种呼吸方式。两年前一模一样的场景就发生在自己和妻子之间,多少个湿透枕头的夜晚才让痛苦化作无声的本能,成为活着的一部分。他轻轻推开门慢慢走了出去,走进了电影无法承载的半生的回忆。

如果这是一部虚构作品,流的泪也许会像吃过的快餐一样很快忘记了味道,但恰恰是因为片中80%的情节都真实发生在两个人身上,才会让人们离开影院后陷入绵久的怅然。也许很多人会像你一样,感概自己和爱人也会一个先走一个后走,那些如我一样没有牵绊的也许会想到自己和父母的时间也在倒数,无论是哪种,想起来鼻子就发酸。

好在我们有比电影更长一点的时间。但是,任何浓缩的故事,哪怕发生在安静冷清、慢到接近静止的新西兰,都变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同样的故事稀释在大半生的时间里,都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平凡无奇的一天。

让平凡的日子升华的除了浓缩为电影,还有一种方式。

在一个飘着毛毛雨的周六清晨,我搭上了南下的火车。这是我来伦敦三个月以来第一次远行。说远其实也谈不上,比从北京去天津还近,但是伦敦没有高铁,火车慢悠悠地咣当了一个半小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布赖顿。

这是一个以白崖海岸而出名的度假城市,相比看七姐妹如何手牵手眺望大海,更吸引我的是一个隐匿于郊外小山坡上的档案馆——the keep。

从开馆到闭馆,我认识了很多人,七个小时仍感意犹未尽。

在图书馆工作的行政,家里住进了来自韩国和法国的语言学生,从外国人眼里她看到了自己熟悉城市的另一面,进而更加喜欢这里;单亲爸爸带着15岁和17岁的两个儿子去旅行,因为孩子说他们要成人了,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和爸爸单独出来,所以男人选择了冰岛这个很特别的地方;嫁给巴西人的英国女人,在她工作的医院,有超过35%的新生儿父母中至少一方不是英国本地人。她未来会考虑和丈夫移居到巴西,但一定是去相对安全的南部。

70岁仍然保持游泳习惯的奶奶,会上网回邮件,会在夜里睡不着的时候读书和写作,还会和老伴在花园录制视频传到网上博小孙子一笑;另一个同样70岁但已经离异的女人,感叹布赖顿渐渐成为了年轻人居住的城市,像她这么大年纪的人变得越来越格格不入,但是当她走近美术馆参观年轻人的作品,受到对方极大的欢迎,让她开始对新体验变得更加开放。

53岁的妻子,有一个60岁还在开出租的丈夫。她之前被查出卵巢癌,但是经过治疗已经痊愈了。家庭、健康、快乐,这三项是她现在认为最重要的。她会经常通过facebook和远在澳大利亚工作的女儿保持联系,有时候太想念就会希望自己变个魔法马上出现在女儿面前给她一个拥抱。儿子马上也要离家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读法律了,她有些伤感。女儿和儿子因为上学身上都背了学生贷款,作为妈妈她觉得生活在哪里决定了上学是否免费这件事挺不公平的。她还有一个自己的梦想就是写一部小说。

结婚已经65年的妻子,有四个孩子,婚后一直挤时间画油画。现在岁数大了,仍坚持自己料理花园。耳背让她本来不愿出门,但在兴趣小组认识的朋友促使她多到外面走走。儿女们回来看她时会带她和老伴去参观画廊。她晚上会听上一段贝多芬第四交响曲或者是莫扎特的d小调安魂曲。有时还会改改裤子。自己变得越来越瘦,一定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睡前她会通过做太极清空思绪,再谢谢上帝又让自己度过美好的一天,并且对上帝说,请你让我明天也能拥有这样的一天好吗?

这些人是谁?

他们不是电影中性格饱满、充满张力的人物设定,而是和你我一样,生活在日复一日的涓涓细流中。

我读到的这些故事来自2014年的5月12日。每一年的5月12日,来自英国不同城市的普通人都会记录下自己在这一天发生的事情,他们用加厚而不是浓缩的方式,将普通变成了非凡。

这个名为“大众观察”的运动要追溯到77年前也就是1937年的5月12日。这一天,对于英国人而言,就像下午茶多加了几勺糖一样,平常又不太寻常。因为在这一天,现任女王伊丽莎白的父亲乔治六世正式加冕为王。

爱德华八世退位、乔治六世加冕,在这一对英国上下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中,报纸却没有如实反映大众的态度。于是三位剑桥的毕业生——人类学家汤姆·哈里森、诗人查尔斯·麦德和和电影制片人汉弗莱·詹宁斯发起了一项全国性的运动,通过收集轶事、偷听别人的评论和当街采访等形式来记录民众对这一事件的真实感受。一份名为“五月十二日:由200多名观察员参加的1937年群众观察日”的报告以书籍的形式出版,“大众观察”运动就此诞生,经历了二战中的颠簸沉浮,在1950年这项群众实践变得寂静,后来又在1981年重新启动。

最初的观察记录分成两个类别,一个是主题性质的收集,主要由专业人士就特定内容进行观察、做问卷,有点像现在的市场调查,另一种也是我更为关注的,就是普通人以志愿的形式写日记,或者定期参与带有命题性质的写作。

keep档案馆中留存的最早的私人日记可以追溯到1939年,因为过于脆弱,早期的记录已经完全电子化。虽然不明白那些难以辨认的手写字母在说些什么,但是仍想在泛黄的屏幕上多停留一会。

这段最早的记录来自一名叫奈拉·拉斯特的妇女,她生活在英国西北的一个小镇,是一名铁路工人的女儿,后来嫁给了一名商店店员兼木工,夫妻俩有两个儿子。

这样一名家庭主妇,从1939年开始为“大众观察”撰写日记,看似是私人的个体经历,但是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普通百姓的生活,这里既有她生活的小镇在1941年经历的轰炸,也有她积极参与妇女志愿服务组织和红十字会,通过战时工作将自己从家庭主妇的角色中解放出来,字里行间看得到女性主义的萌芽。直到1968年奈拉去世前,她一直都没有停过笔。

2006年,一部名叫《Housewife, 49》(49岁的家庭主妇)的电视剧在英国电视台播出,剧情正是根据keep档案馆收藏的奈拉日记改编的,而49,正是奈拉首次提笔给大众观察写信的年龄。

除了每年5月12日的日记征集,自1981年起,这项以“记录英国日常生活”为口号的运动每年都会发起三次有主题的写作活动。题目有的和政治相关,比如今年就有一个是关于刚刚过去的12月12日的选举。它是这样说的:

自两年前的大选之后,英国人又要为总理人选走进投票站了。我们希望您为档案保留一份日记。请写下您从醒来到睡觉的全天行为。我们希望能在今天捕捉到英国公众的心情,所以即使您不投票或对政治不感兴趣,也请保留日记。

您可以谈谈这次选举您有哪些主要问题?您觉得您的选票重要吗?您对下一届政府有什么期望?您怎么看保守党领袖鲍里斯·约翰逊、工党领袖杰里米·科宾和自由民主党领袖乔·斯文森?……请分享您在知道选举结果后的想法。

这次的反馈还在收集中,因此我无从推测不同年龄、职业的人如何看待选举以及鲍里斯获胜的结果,但是档案馆中却保存着今年3月29号的日记——这一天本来是英国离开欧盟的日子,但实际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一样,并没有发生。

有人在这一天参加了朋友的生日派对,寿星鼓励来的人穿欧洲不同国家的服饰、当天的食物也是各具欧洲特色,还有来自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等奶酪大国的奶酪,表达希望留在欧盟的心愿;也有人很气愤地写到,够了,我们想要马上走人。梅姨,赶紧把你该干的事情干了。

有人在信中说到,Brexit(脱欧)这个词已经在英国社会变成了粗鲁、仇恨的代名词,如果是在法国、意大利或者比利时,人们可能早就上街游行了,但是保守安静的英国人就习惯在家里默哀;也有82岁的奶奶说孙子管她叫Brexit Betsy(脱欧手枪),因为她非常支持脱欧。

除了英国国内政治,也有像海湾危机、911、伊拉克战争等与当年国际大事相关的议题,但更多的是平凡到不会留意的日常:比如描述自己放置重要物品的房间:过去人们将重要的物品放在壁炉上,但是随着居住空间和技术的变化,壁炉逐渐消失。那么现在人们对于珍贵物品的摆放出现了什么变化?

再比如记录周围的声音、天气、宠物、购物……这些平常的画面如果用初生的眼光观察会有什么不一样?对比前人类似的记录又反映出怎样的社会变迁?

也有不少带有社会性的议题,比如家庭暴力、国家医疗系统、全球贫困、塑料与环境、老年失智症……它们将社会的体温计直接拿到公众面前,面对“高烧”不断,人们在记录,也在通过这些问题自我反思。

还有些话题比较抽象,比如描述孤独感和归属感,中年危机、英国核心价值观、幸福……

说到幸福,这是一个大多数人对生活的终极追求,那么1938年的英国人怎样理解幸福呢?

225号女人说,我刚刚结婚11个月,正在学习如何制作蛋糕和晚餐。举个让我感到幸福的例子,那就是我做的饭很好吃,得到了丈夫的夸奖。有时候我会做牛排布丁。当丈夫回家时,他看到火上的大煎盘,马上满面春风,会像孩子一样把食物吃光。

140号女人说,我和丈夫偶尔非常罕见地去一次电影院,这让我很开心,想到他追我的时候。假期临近给孩子们赶制新款式的校服也让我有无尽的快乐,一想到只要再工作51周就又能带他们去海边了也让我很幸福。

5号男人说,幸福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件事情——有保障。每周正常领工资。我不认为自己变得非常富有就会很开心,但只要生活得舒服,再能攒下一些钱去度假就可以了(现在只是一个梦)。

字里行间,你能看到那个年代男女对自身社会角色的定义,盼望按周发放工资,期待有限的娱乐休闲时光。对比今天,大多数幸福感低,称自己为“社畜”的人都不用为月底发工资而着急,想看电影也不用担心下口饭吃不上,人们拥有了前人认为的幸福的基础,但是却并没有感到幸福。

117号男人说,幸福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或者购买的,你只要看看那些拥有这些物质的人们脸上倦怠的表情就知道了……人们总是等到不幸福的时候才意识到他们之前多么幸福。

80多年前的一个只有编号不知道真名的男人,吐露了每个时代的通病。科技进步了,物质丰裕了,但我们在感受幸福的能力上,却丝毫没有进步,甚至是在向后退。

我很喜欢222号女人的一段话。她说,幸福意味着满足地活着,追求有教养而不是时髦,是值得信任,是安静地思考、轻声地说话、诚实地行动;是听鸟儿鸣叫,是欣赏和研究星星,是对孩子产生兴趣。

如果说这些小人物是蜻蜓点水,他们的出现和消失不曾惊动历史的水面,那么与这些1938年的人对话,却让我这个同样的小人物内心涟漪不断,深刻而诚恳的诠释,拨动自己已经不那么敏锐的神经,让抽象宏大的哲学问题落入一个个具体而微的个体生命中,进而看得清样貌,听得见呼吸和心跳。

如此具有启发性的历史资料,怎能不充分利用?keep档案馆已经开发了针对各年级、各学科的相关课程,并且鼓励学生成为大众观察员。此外,档案馆还与弱势群体组织建立合作,邀请他们共同书写5月12日的日记,借此让人们了解处于大众视线之外的人们的生活。

特别触动我的是keep自2011年以来与监狱的持续合作。不仅收集了从少年犯到死囚的大量宝贵日记,还邀请囚犯进行创意写作活动,出版了包括诗歌、短文在内的三部作品,一些囚犯的家属也参与其中。

一个囚犯说,如果你一定要问人们从中得到了什么,我会说,是自信。

离开档案馆时,我复印了一份四页纸的日记。故事的讲述者出生于1958年,现在独自生活在格拉斯哥,是一名男同性恋。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他的日记编号是A3626。这封写于2019年的春天的信,是我在读关于“孤独感和归属感”这个主题时看到的。

没有任何征兆地,一个灰黑色的人生迎面袭来,在那一刻,我被击倒。我以为自己不用为讲述日常琐事的故事而做任何心理准备,却没想到有些人的生活远比我见过的更残酷。

这是一个与圣诞氛围完全不符的故事,是从小被当成家具一样对待的童年经历,是从周五下班到周一上班一句话都不说的无声流淌,是出车祸九个月没有一个人来探望的孤独写照;是姐姐和最好的三个朋友接连在六个月内去世的天旋地转,也是在学习脆弱进而变得强大过程中的自我疗愈。

他说,孤独是你对于自我价值的认知,和与人相伴的热闹无关。

选择带上这个故事离开,不是要用别人的不幸提醒自己是多么幸运,要珍惜云云。而是看到这样一份真诚的讲述时,有一种被别人托付了贵重之物的感觉,总觉得要做点儿什么,但又不知道能做什么。又或许是因为故事蘸了时间的调料、撒了情绪的胡椒,心里一时消化不了,于是选择先放起来储藏。

这就是小人物的影响力、是真实的力量,如同电影带给我们的感觉一样,事后让人遐思无限。

人说,雁过无痕、叶落无声,何必执着于留下什么呢?

记录,我想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痕迹和声音,而是时间的痕迹和时代的声音。历史,没有绝对的真相,历史的真相是一个个创造它、参与它的个体的真实经历,它是子孙后代的财富,更是人类这个物种留给宇宙的看不见的宝藏。

新年是许愿的时刻,我希望中国也能有一个大众观察运动。

其实,这个愿望曾经短暂实现过。那是1936年的中国,邹韬奋、茅盾等人受到苏联“世界的一日”的启发,于5月21日这一天发起了主题为“中国的一日”的征文活动,要求大家留意“二十四小时内所发生于中国范围内海陆空的一切大小事故和现象”。在读者、作者与编辑的合力下汇成了八十余万字的成果,不仅展示了1936年5月21日中国各地、各阶层的日常生活,更呈现了1930年代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代大背景,民众的内心世界与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的关联,个人日常生活与公共生活、政治生活的对接。

选择随机一日对中国进行全景式的白描,在一种 “同质而空洞的时间”里创造出“想象的共同体”,使杂乱无章变得有序集中,将普通一日的生活事件化、仪式化,让本来毫无“意义”的一天,在人们集体的写作中诞生出意义。

如果当时那个年代造就的特殊尝试能够继续下去多好呢?

从雪域高原到皇城脚下,从帐篷里的牧民到写字楼里的白领,从拄拐杖的耄耋老人到与风赛跑的少年,从挑着野味来赶集的农民到指点江山的政府官员,从漂泊在外的打工者到回乡创业的新青年……跨越职业、年龄、性别、贫富等一切标签的中国人能在每年5月21日这天,再次记录下自己的一日生活。

也许有人会说,打开抖音、快手,天天能看到这样的记录。腾讯出品的《中国人的一天》也在用影像和文字记录普通人的生活。我不否认前者或多或少有“大众观察”的意味,后者也在“观察着大众”。但是我总难以割舍对文字的执念,又或许是追求仪式的意义?

我也不希望中国人的一天是由几个谙熟写作技巧的菁英替普罗大众来表达。茅盾在看过1936年5月21日的来稿后说,这些平日里不写作的普通民众,“其描写技巧却在水平线以上”,尽管文字不甚流利,然而“质朴得可爱”。因此,“大众观察”应该由大众亲自执笔。它不是停留在某个app平台,甚至不是手机上,而是人们与笔和纸的接触中,与人的交流中、对平凡肌理的观察和感受中。

你说,我这个愿望会实现吗?


亲爱的大赛

好长的一封信。首先,看那个电影开始是冲着黄轩去的,然后剧情也是倒叙与正序穿插着娓娓道来,剧情比较舒缓、平淡,最后还是被男主人带着云的骨灰去寻找鲸鱼(因为云非常喜欢鲸鱼),当鲸鱼出现的那一刻,男主人兴奋的手捧云的骨灰洒向大海的那一刻震撼到了……。

还有影片中那句话:最后留下的那个人苦啊!更是道出了人间悲凉,影片最后放出的冯小刚和男女主人公原型的几张20年前的合影也显得影片更加真实……。

看完电影确实心情有些沉重,回家后又在院线看了一部美国的“不速之客”,心情才慢慢好些。人生最痛的莫过于面对亲人的离去,但又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唯一可以转移或者说减轻这种痛的办法就是身边还有其他亲人:‘伴侣或者孩子’,所以从这一点上看还是结婚有孩子比较好,当然这也需要机遇、上天的安排,当下所做的就是珍惜每一天,爱惜自己的身体,尽量延长生命,减轻给亲人带来的痛苦(90岁以上好些吧),虽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但我们还是要积极的心态真爱生命的每一天……。

这两天就听到2个坏消息,一个是老李同事的爱人,56岁(女),就是感冒引起的心肌炎,在医院2天突然去世了,还有一个就是老李四哥的同事的爱人,63岁(女)刚查出了肺癌……,一家人感觉天都要塌了,实在是令人心痛啊,感觉生命太脆弱了,所以一定要珍惜你所拥有的,你以为的平常也许是别人奢望的,所以:感恩、珍惜。

关于你想把那个“大众观察”日,这一天用文字记录、手写日记的方式在中国实现,我觉得有点难,但只要你有决心,也可以试试,中国人多嘛,总有一些像你一样的有手写日记的习惯,特别是有一些年龄大的、有时间的,年轻人当中也会有,毕竟基数大嘛,还有就是只记录某一天的,相对365每天的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通过你细腻的描写那几个作者的日记,几乎还原了那个时代、那个作者当时的心境、发生的事, 我觉得也是另一种方式记录历史吧,记录当时的普通市民的普通生活,通过手写文字的形式对作者是一种抒发内心、整理心境,对时代是一种记录,我只是感觉这件事有点大,牵扯的经力比较多,仅一个人的力量比较难实现,要是依托某个大的平台(比如首都博物馆)会比较容易些,但你只要有决心,事情没成又如何呢,不试怎么知道呢?你说是吧。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