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纬1度的肯山兰
南纬1度的肯山兰

个人公众号同主页名

双城记03:砸了这么多银子上学,得到了什么?

亲爱的小小刘,

​本来想给你打电话,但还是觉得敲键盘像捏泡泡纸一样,能把蹿出来让我陷入犹豫泥潭的想法一个个压下去。

比如,昨天晚上参加了一个小型校友交流会,分享者是六年前从我们专业毕业的。他是美国人,来英国上学之前在纽约的联合国做过两年传播方面的工作,因此很对我的胃口。

我本来是抱着回学校好好提升学术能力的目的来的,但是他却说千万不要总是待在图书馆,一定要每周都参加活动,活动现场的问答环节一定要发言,永远不要参加完会议就走,结束之后一定要上前和主讲人主动介绍自己……虽然我也知道社交的重要性,也在主动拓展人脉,但是他这种社交界的“学霸”让我感觉像一口气被塞进好几个汉堡包,我的中国胃要抗议了。那么,这种让人“反胃”的忠告到底要不要听?

再比如是否还要依依不舍牵着“前任”的手——我的传播学背景。今天早上我本来报名了一个早餐会,是和一些做传播和公关的公司的交流活动。但是我临时取消了,现在有一种负罪感,觉得浪费了一个机会。但是身体告诉我,这两天实在太累了。如果有时间买卖,我觉得你一定会把你们每天看《外交风云》的时间给我,让我多睡两个小时。

不过我仍然认为因为身体累不去只是一个表面借口,实际是因为我上这些公司网站查看后,除了一家略微关注社会改变之外,其他还是传统的媒体公司,虽然很多做的是新媒体的事情。那我不是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了吗?

人很容易对“沉没成本”放不下,是因为那是自己的舒适区,曾经如鱼得水的地方,在还不适应新池塘酸碱度时,就觉得还是过去的好。但好了伤疤忘了疼,忘记自己以前是多么想从水底潜上来呼吸新鲜空气。

说到底,还是想被过去的光环笼罩,但明明是自己主动拔掉光源,想试试其他媒介,比如阳光能不能照的暖融融的。但阳光让身体热起来需要的时间可比开浴霸慢多了,因此需要耐心和坚持。

昨天还去了一个讲亚洲学生在英国就业的讲座,数据显示大多数中国人留在英国都在金融或者四大工作。虽然很多咨询公司都成立了“可持续咨询”部门,但我总是怀疑这像披着羊皮的狼,不过没有踏进门就在外面闲言碎语好像也很武断,就像人类学家已经不是19世纪坐在摇椅上派探险家去异国收集资料,而是一定要亲身走进当地人的生活,无论是否真的做到参与观察,现场感都更真实。

当然真实并不等于真相,但真的有真相存在吗?我更希望活在用自己的真实搭建的“真相”里。

我认为自己之所以有很多“沉默成本”像游魂一样跟着我,一个根本原因是兴趣太多,没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连听课的时候都容易产生在茫茫大海一望无际的飘渺感,因为一定要有一个方向,有时候就算有方向都会被别人带着跑偏,更何况没有方向,就会像被牵着的羊,谁牵着跟谁走,这时候我需要吃下一颗叫“倔”的药才行。

目前,这颗药上面刻着一些关键词,例如:中国、非洲、东盟、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伙伴关系等等。我确信自己会在商业和公益之间游走,在不同过国界间穿针引线,寻找一种共好的平衡。

好了,和你说着说着,我也又一次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年龄大记性不好就得写下来,以后算账就找自己,怨不着别人。

这封信还有一个主题,就是向你和老李汇报下,花了这么多银子来上学,除了学术,还能从学校得到什么。

这里不是打广告,相信国外很多大学都是类似的,举办这些活动或者提供这些服务并不难,难得是从学生和社会需求出发,整合资源的多赢思考方式。

比如周一我参加的志愿者市集,这个活动每年都举行,我上周去拜访的服务老年人的ngo,负责人带着遗憾的表情告诉我,他们虽然早早申请了展位,但竟然排在了候补名单中。可见伦敦有多少公益组织希望在学校招募志愿者。很多人把志愿看成是一种压榨剩余劳动力的行为,但其实是让象牙塔里的学生接触社会,从而找到自己价值的宝贵机会。

活动现场,我见到了一些很小众的岗位,比如帮助被拘禁的人做翻译,因为很多非英语国家的人来到英国后经常会因语言问题使自己陷入法律的禁区。他们还特意注明了几种语言,普通话位列其中,我也因而带着好奇心报了名,或者说带着问题意识,那就是英国的法律系统是怎样的?被扣押通常是因为什么?

学校职业发展部门也是活动大拿,这周我就去了四场,加起来比我上课时间还多。他们会分不同专业介绍就业前景,例如我参加了一个如何进入国际发展领域工作的讲座,得到了不少实用信息和启发。

他们也有针对地域的,就像开篇提到的亚洲人在英国就业的,毕竟到哪里中国留学生都是主力军。以及还有之前提到的小型校友经验交流会,和一百来人的讲座相比,这种近乎于一对一的交流不仅能帮助学生建立人脉关系,也是学校维系校友网络的一种方式,一举两得。更不用说我错过的早餐会……(还是对此念念不忘,话说我是遗憾失去建立人脉机会还是一顿不用自己做的早餐呢?哈哈)

另外一个活动大拿也是我经常跑的地方就是学术中心,提供如何写作、如何阅读英文资料等五花八门的“救命”偏方。如果我没记错,当时自己在国内,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阶段都没有这种辅导。不过听说这个部门也是近几年刚成立的,所以估计国内国外都在逐步改善面向学生的服务。

说到服务,不得不提“办公室时间”的制度。这个“办公室时间”不仅指课程教授,像志愿者中心、职业发展中心以及学术中心,学生都可以预约有相关背景的咨询师,有时候是博士生,进行15-20分钟的一对一咨询,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简历修改、模拟面试等等,如同可以抵御伦敦随时刮风下雨的防水抓绒衣一样保暖实用,或者就像大冷天萝卜丝汆羊肉片对老李的效果一样。

以上这些服务是公事公办,还有一些就要端起酒杯了。比如周五主题讲座结束后,演讲嘉宾都会到学校里的酒吧和同学喝上一杯,我们院系的一些老师也会过去,这时候你要不要去?放在以前这种社交场合我能躲就躲,不过现在,至少这两周我都去了。

虽然有时候仍然不知道如何没话找话,但这几年在工作中摸爬滚打,也让我长出一层新的皮肤,有时候和别人说我是内向的、我有社交恐惧症,他们都是一副“怎么可能”的表情,我也是一副“你们怎么可能看不出来”的表情做回应。

我虽然不喜欢喝酒,也不适应英国或者任何国家的酒吧,但是确实在办公室和课堂之外,端着盛着果汁的杯子和老师在露天聊天,距离一下子缩小很多,准确的说是存在于我和老师之间,因为知识而产生的无形的权力关系在减弱。现在想想,这种我处于弱势的权力关系也是我一直和老师关系很疏离的原因。人本能的希望站在权力金字塔的上层。

但在酒吧里,我就可以将他们看成我的访谈对象,从学术的外围逐渐认识对面这个人。这种社交,不像在问答环节发言、在会议结束上前介绍自己那样功力(当然也是希望对方能记住我),而是因为喜欢人类学而喜欢这些以人类学作为职业的人,喜欢听他们从田野中带来的逸闻趣事,喜欢捡起他们碰到的钉子看看,喜欢想象自己面对他们越过的大山时会是什么样子,想象一个可以以“人类学”为名的自己。

给学校的广告告一段落,也是为提醒自己,无论是桌面上的还是桌子底下的,资源就在身边,遇到困难要学会向外界求助,不过求助之前要想清楚自己的问题是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是因为不能清楚描述自己的问题,而得到了无效的答案。上学也一样,砸了这么多银子,如果一开始不清楚目的,回头再看就会怀疑自己到底得到了什么。

不过此时此刻我有一个更加明确的目的,就是睡觉!所以我要向我的床求助了!好好睡一觉涤清混沌的大脑,下周见!


亲爱的大赛:

刚看到标题时说实话心里咯噔一下,感觉你是后悔出去留学了,好像感觉有所不值,但仔细往后看才明白,其实正像你自己所说的:也是在问自己,同时说出来这些也是对自己内心思绪的一个梳理,对这一星期的学习与生活的小结。花这点钱能去英国学习是非常值得的,你不用把这点放在心上,时间刚刚才一个月而已,现在还处于适应摸索阶段,不用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首先就是保证身体的健康、保证基本的睡眠,千万不要因小失大,那些大大小小的讲座、会议也要看自己的时间,有选择的参加,都参加是不可能的,毕竟还有学业课程,所以错过几个也不用那么自责,以后机会多着呢,学习是件很辛苦的事,但比起你将来走向社会所要经历的辛苦,你会觉得在学校是学习是很幸福的一件事,你早晚会感谢现在辛苦的自己,好了,今天周末好好补觉吧,我们晚上要和小戚老张吃饭,今天老张生日。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