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纬1度的肯山兰
南纬1度的肯山兰

个人公众号同主页名

双城记18: 在水怪故乡,和苏格兰单身妈妈学带娃

傍晚,吸饱了日光的水面靠在沙滩上休息,进入梦乡的还有被锚固定的白帆。这份静谧属于大西洋,却闻不见大海的潮腥。人、海鸥和在油锅里翻滚的薯条成了这幅静物画中唯一流动的波光。

小女孩把三块不同大小的石头用头绳绑住,再像弹弓一样把最上面一块弹出去。她拿着比自己手指还粗的薯条,吃到最后,捏着小薯条头的两端冲我说,这是字母c。

女孩叫leila,现在我站在她房间的窗前敲下这周的双城记。窗外是一大片让人想时刻冲出去撒欢儿的草地,但急促的小雨无形中拴住了双腿。远处一座座低矮的红砖小楼是英国morayvia航空中心,平坦开阔的地势最利于飞行和观测。

这是我离开伦敦后的第一个住处,本来是想找个僻静之处写论文,但青苹果色的大地总引诱着双眼离开屏幕。不过更吸引我的是leila与妈妈elaine的生活。

leila一只手搂着妈妈的腰,妈妈从背后握住她的小手,另一只手垂下来正好护住leila的后背。母女俩如紧紧编织在一起的中国结,相依为命,彼此滋养。

七年前,elaine在新西兰生下了leila。当时的男朋友是个毛利人,不仅外表帅气,精神世界也神秘而独特,吸引着同样向往另类生活的elaine。但男人在elaine临产时还在旁边屋子睡觉,护士都看不下去了,到隔壁把准爸爸叫醒了。leila出生后男人也没有向父亲转型的打算,对家庭责任不同的理解最终让两人的视线看向不同的未来。在leila两岁时,elaine独自带着女儿回到了家乡——被称为英国最北城市的inverness。

inverness位于苏格兰高地,也是尼斯河汇入大西洋的入海口。相比伦敦机场走廊两侧汇丰银行的广告,inverness则用一艘游艇海报迎接慕名而来的人,上面写着“欢迎来到尼斯湖”。是的,这里就是水怪的老家。

在小的不能再小的机场外,我见到了elaine。来英国十个月,我一直生活在“巨人”国里。飞机在inverness上空中盘旋时,我思忖这里的人一定有着和眼前这片田野同样“一望无际”的身高。因此当小巧的elaine笑着跑过来抱住我时,我差点向后退。变回正常人的感觉真好,我甚至还长高了不少。

elaine今年43岁,但她浑身散发的能量像一个处在青春期的小女孩。说话声音也和这里随处能听到的海鸥一样,有着高而尖的分贝。这样的性格搭配她吃素信佛20多年的宗教信仰,像一暖一冷两块拼图,却恰好无缝地拼在一起。

回家乡定居前,elaine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外度过,美国两年、澳洲三年、新西兰十五年……leila说妈妈是“女牛仔”。如果时光能倒退,你也许会在有农场的地方看到一个一头金发,身材瘦小却精力旺盛的女子骑在马背上的倩影。

但更多时候,elaine的工作都以她的精神追求为中心。在新西兰,她为经受家暴的毛利妇女进行心理疏导;在印度,她在菩提伽耶,也就是释迦摩尼顿悟之地的一所佛教中心服务数月;现在回到家乡,她以社工身份为有学习障碍的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

elaine心中的明灯也照映在家中的摆设上:楼梯窗台上守护天使的水晶,吊在厨房的薰衣草干花,吃饭时点上的藏香,穿着彩虹外衣上面写着“be proud of who you are(为你自己感到骄傲)”的石头……就连院子里放杂物的小棚都在她的魔法下变成了曼陀罗映衬下的梦幻小屋。

这种美并不是装在玻璃罩中的艺术品,而是透出一种不费力气、浑然天成的姿色,和窗外胜过任何滤镜的风光一样,是从自然中长出来的。

elaine教育女儿的方式也带着本真而质朴的美,有时原生态到我都要捂眼睛了。

从机场回家的路上我们顺路去超市采购,虽然是夏天,但刚下完雨的inverness仍然像北京的秋日,我穿着优衣库的抓绒保暖裤,下车后还要把大衣裹紧一些。leila穿着短袖和裙子,当我们要锁车进超市时,她才主动和妈妈说,自己要从后备箱拿一件衣服穿上。换做中国的父母,还没等孩子下车估计就要全副武装了。

周末去森林徒步,下过雨后的道路泥泞湿滑。狭窄的小径没有围栏,旁边就是陡坡,直砥不知有多深的湍流。leila紧张得双手握在一起吸吮大拇指,因为害怕她跑得更快了。走在后面的elaine表情淡然,脚步从容,丝毫没有要把孩子拴在身边的打算。

elaine的心宽体胖还体现在女儿的卫生上。

晚上七点,inverness的太阳仍然挂在天空45度角的方向,时不时还得用手挡住耀日。leila把最后一口漱口水咽进肚子里,转身就要走。

“你还没洗脸呢,”我把她叫回来。

“我不洗脸。”

我感觉自己像在和大自然里的动物对话。

leila晚饭吃的我做的西红柿炒鸡蛋,脸蛋上还挂着食物的痕迹。

”难道你早上才洗吗?“我问她。

“我早上也不洗,我讨厌肥皂弄湿我的眉毛和眼睛。”

我看着这个皮肤比我涂bb霜还无暇的小女孩,只能在内心感叹年轻无敌。

但在我的要求下,leila还是把毛巾一角沾湿,勉强把嘴边的西红柿擦掉,擦脸油也不抹,一溜烟就跑了。

小女孩不仅护肤“有方”,护发也有绝招。我给她梳头,头发已经长到腰以下,而且堵得像疫情前北京二环的交通,“水泄不通”,我实在不忍下梳,生怕落下的比留下的头发还多。

“你多久洗一次头,”我问。

“一周一次,或者游泳的时候洗。”leila还理直气壮地补充,“洗的越频繁头发越油。”

我自己就是最好的例证,只好把准备好的长篇大论咽回去了。

妈妈不苛求卫生细节,却对生活方式颇为关注。

母女俩都是素食主义者,不买任何化学制品,家里也没有微波炉。妈妈规定leila晚上7点必须上床睡觉,她还严格控制女儿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家里没有电视,leila只有在梳头的时候才能用妈妈的手机看一会《冰雪奇缘》——因为女儿不喜欢梳头,妈妈只好用这种方式分散她的注意力。

作为出生在数字时代的土著,leila却像活在石器时代的原始人。但正因为远离手掌中的世界,她才能在更广阔的生活中发现乐趣:

抽屉里翻出的气球能变着花样吹;

腰上拴个毛线绳能拖着小篮子从客厅到厨房来回运“食物”,还假装请我喝薰衣草“茶”;

要不就是训练自己那支由海狸、兔子、小猪和风信子组成的战队,她最爱风信子,因为那是妈妈亲手给她缝的。

她还经常屋前屋后召唤那只叫tara的黑猫,但黑猫在leila手里变得像受虐的羔羊,连叫都不敢叫。不下雨的时候leila喜欢在院子里骑自行车,穿过草坪时她会把屁股从车座上抬起来全力加速。

人们常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了,什么都知道。但我觉得他们只是从电视、手机、电脑这些屏幕中提前获得了压缩的信息。真正的“知道”需要“经历”,经历寒冷才知道温暖、经历泥泞才知道平坦,经历简单才知道如何化解复杂,经历害怕才知道勇敢只需再坚持一下。

过度的告知熄灭了孩子手中探索丛林的火把,过度的保护成了永远裹在蚕蛹身上的茧,抹去了破茧成蝶的那道彩虹。唯有信任,才是破除咒语的魔法,归还属于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深入观察这对母女的生活,让我想到海边拾起的贝壳,洁白中带着流沙的粗粝。

在新西兰时elaine曾经把面包车的后座改装成简易床,带着当时还小的leila住了一年。现在虽然在家乡贷款买了房,却为了让女儿上每个月学费将近人民币5000元的华德福学校,将唯一的两间卧室租出去,母女俩搬进了院子里由杂物间改造的小棚,因为还没来得及通暖气,俩人晚上分别抱着一大一小的热水袋入睡。

低姿态的物质条件更让人注意到她们昂首的生活品质。妈妈每周都会带女儿去马场照看一匹叫mr ed的小马,母女俩还经常去山里露营,在海边燃篝火,在山涧里游泳,在饭后一同作画。

处在天平两端的生活,维持着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平衡,支点则是品格的塑造。

我到这个家的第一晚就主动请缨做中餐。但吃了半年冷冻蔬菜,我连西红炒鸡蛋的步骤都快忘了。把炒好的鸡蛋盛到碗里才想起来忘记放盐了。

我边给在旁边的leila讲这道菜是什么,边在各色印度风味的调料瓶中找能代替葱花的。这时炒锅边突然伸过来放着我切好的西红柿的案板,只见还没灶台高的leila正吃力地双手举着案板,我赶忙一只手托住案板,另一只手拿着木铲,将西红柿像坐滑梯一样送进油锅。细心的leila还将一瓣因速度太快滑到灶台上的西红柿捡起来。

孩子品格的塑造离不开家长每时每刻的教导。leila想要多倒一点果汁时,elaine会说,“你态度好别人才会同意你的请求。”leila一时犯脾气不想听睡前故事,过一会又反悔了,elaine坚定地说,“我给了你机会,是你自己说不的,所以今天没有故事听。”leila只要说话声音大一些,elaine就会提醒她“be kind(善待他人)”。

“be kind”时常出现在母女俩的对话中。这是elaine教育女儿的关键词,也是佛教的核心思想。

elaine不给女儿报课外班,也不要求她提前学课本知识,今年九月份就上小学的leila连从1数到20都不会。但妈妈却在生活的点滴中不厌其烦地告诉女儿人生最重要是什么。

聪明的家长不是让孩子比同龄人提前学会加减法——那些路他们迟早都要走。为人父母真正的智慧是在孩子成长的伊始不断输送最持久的养分——如何做人。

然而elaine也深知自己之所以能选择这样的生活,是因为手里握着无形的特权。

周末leila的小伙伴malinkai来家里玩,两个孩子亲密无间,黑白两种颜色并没有在友谊中划出界限。

但elaine知道,因为leila的肤色,她在成长中会比malinkai少经历一些烦恼。

太多与生俱来的权利隐藏了深埋社会中的不平等。正在进行的black lives matter(黑命贵)运动深深揭露出西方世界如何靠着“黑色”的引擎才能一直在天空翱翔,而黑人的价值和贡献却屡遭抹杀和否认。

elaine担心女儿将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因此她不断提醒leila她有多么幸运——能与动物和自然为伴,拥有一个玩耍的童年,接受人性化的华德福教育……她希望女儿学会善待他人和乐于分享。我也看到leila正朝着母亲的期待行走:她不吝啬给我自己的零食:草莓、巧克力、芒果椰子味的冰棍……连从超市买的一株罗勒都撕下一片叶子让我尝。

过去的一周,我走进一个吹泡泡的童话世界,看到活力十足的单身妈妈带着童真善良的女儿开疆破土,铲除生活的杂草,播散生命的种子。

算命先生曾经说,我这辈子和孩子的关系很弱。但是我却在与leila的相处中有了很多突破:第一次讲睡前故事就被小女孩缠着一口气读了四本,读到最后我都困了;早上起来给她煮佩琦小猪图案的pasta,在她的指导下做只夹奶酪的三明治午餐。我也第一次当了一回“哈士奇”,驮着leila在客厅里转圈,在海边又变身“树袋熊的树”,背着她寻找贝壳,感受她轻柔地把我嘴边的头发理到耳后。

leila也给予我很多意外的惊喜:比如她用毛线绳给我打造印第安新发型,比如她在妈妈那里受了委屈,紧紧地搂着我吧哒吧哒掉眼泪,又比如她突然塞给我一个信封,里面是一个手作的蜻蜓和一张画满红色爱心并且写着我名字的卡片。虽然她总是将我名字中的i写成e,但丝毫不影响我享受这个美丽的错误。

这个夏天,我像蒲公英一样盛着北风,被命运吹到这里,出现在一个小女孩的童年中,学习带娃,也学习像孩子一样重拾生活的真谛。

描写水怪的影片曾让小时候的我向往那片神秘的湖泊,但当我真正来到水怪身边,却看到了更令人着迷的风景。

北纬57度,神奇的故事还在继续。


亲爱的大赛:

期末考试过后的乡村生活过得不错,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苏格兰乡下的异域风景,很是向往(不过我首先要做好防晒措施哈)。

你和房东家的小女孩玩的不亦乐乎我也没想到,我想:这大概就是上帝送给你的礼物吧,因为你的童年都在各种课外辅导班中穿插度过的,看得出来,你很羡慕小女孩这种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几乎放养式的质朴的教育方式带来的是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极强的童年时光,完全看不出小女孩是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妈妈对她的要求也是张弛有度,严格时也是一丝不苟,不妥协,但大多数都是让孩子自有快乐的成长。

我想你在这个家庭的一周时间是充实而快乐的,你应该也是很满意上帝给你的这个礼物吧,我们也很是替你开心。

继续享受你的异国乡村时光吧,期待你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人生故事。

另外:上次小戚阿姨说你这浅色字体看起来费劲,我当时没觉得,但今天看时是有些不清楚,特别是对于我们上了年纪的人,看这种浅色的字感觉自己跟得了白内障似得,建议你用黑色字体哈。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