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三流时评作者,偶尔在报纸上写写专栏。

人民大学的底色与传统

这篇小文,是2017年应新京报之约,为母校人民大学80周年校庆写的一篇应景文章,没想到发在博客上,被加密了。那我还是发在这里权当留个全尸

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一天,我在人大新闻系资料室查找资料,无意中发现许多年代久远的藏书,居然都盖有燕京大学的图章。看到这有些陈旧发黄的藏书,想起入学时在学院简介上看到的只言片语,在这瞬间,它们都成为具像化的历史。很多同学也注意到,人大校园里有很多老教授,他们平时不显山露水,甚至看上去有点土里土气,但偶尔一些场合,流利的英语让我们这些当学生的非常吃惊,后来知道,他们中许多都有燕京大学的教育背景。

 

人民大学成立于1950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创办的第一所大学,其校史还可上溯至1937年延安陕北公学,所以说起人民大学,很多人首先都想到其正统的红色血脉,这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如果以为人大就是一所红色大学,这其实是把人大的传统简单化了。1950年人民大学正式创建时,在华北大学的基础上,先后并入北平中国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朝阳大学等著名高校许多人文社会学科。这些学校,许多办学历史悠久,学科实力不俗,当年在特殊历史时期停办,当时是中国高等教育史无可挽回的损失。但不幸中之万幸,这些学校停办之后,许多学科成建制并入人大,客观上保留了学术种子,也壮大人大的学术力量。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民大学是红色的,同时也是多彩的;人民大学是革命的,也是传统的。这种与生俱来的丰富性,在红色文化主导下的多元交融,塑造了人民大学的基本底色,我们讨论人民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办学成就,我们看到人民大学1950年代才真正走正规化建设之路,中间还历经文革期间解散停办8年,但人才辈出,培养一批大师级人才在国家各个行业熠熠生辉,这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前提。

 

人民大学成立后的第一任校长吴玉章,是延安时代的“中共五老”之一。他是资深革命家,著名政治家,但上个世纪的20年代,就做过四川高等师范学校(今天四川大学的前身)的校长,也是一流的学问家和教育家。上世纪50年代的北京,刚经过政权更迭,因为各种原因,街头书店有大量书籍抛售,其中不乏珍本善本,价廉物美,吴玉章安排花钱大量购进,为人大图书馆淘到第一桶金。和北京其他几家名校相比,人大建校时间不长,但人大图书馆在北京各高校中蛮有地位,这跟吴玉章这位老校长的眼光不能分开。

 

吴玉章校长这段往事,是谭令仰教授上课时讲给我们听的,谭令仰教授是古代文论专家,却是新闻系的教授。他在北大中文系读研究生时,曾和乐黛云、傅璇琮等一起筹画创办一份名为《当代英雄》的同仁刊物,严家炎先生后来在《五十七年前的一椿冤案:同仁刊物,<</span>当代英雄>筹办纪往》一文中,详细讲述过这段历史过程,或许这本未能出世的刊物,是谭令仰教授与新闻专业的一段缘份,后来,应北大新闻系主任、新闻教育家罗列教授邀请加盟人大新闻系,在这个国内颇为有名的新闻系,他似乎自甘边缘,他说自己不想离开新闻学院,“有课就上上课,没课就自己做点研究。”过着近乎与世无争的生活,但后来,却被推举为新闻系的党总支书记,依然不疾不徐的样子。

 

谭令仰教授一口广东普通话,语速慢,中气足,粉笔字刚劲雅致。他给我们讲《文学概论》课,第一章绪论是“文学与新闻”,这样的《文学概论》课,是为新闻学专业学生量身定做,在通识教育中不忘专业特色,专业与通识并举,应该也是人大很多院系探索的目标吧。80年代,通识教育的口号没有像今天这样响亮,但在人大,它似乎像空气一样自然的存在。著名的油画家朱维民教授2016年去逝后,很多人看讣告上的简历,很奇怪他居然是新闻系的教授,其实,在人大新闻系80年代,朱维民老师可能是新闻系学生中影响最大的老师,很多学生对他的熟悉程度,可能超过新闻学专业老师。新闻系有古典文论专家、有油画家,这在今天的高校,已经很难想象,但在80年代的人民大学,大家习以为常。还有一个有趣的事例,1990年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的《传播学:以人为中心的图像世界》,这是国内最早的传播学著作之一,但这本著作的作者沙莲香教授,不是新闻系的教授。而是著名的社会学家,是人大社会学系教授。

 

我想,这种教学研究中视跨界为正常,不刻意划定专业学科门户边界的作风,有意无意间,影响着人大各个专业的学生,成为人大人才培养的特色。温铁军教授是著名的三农问题专家,但温铁军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长期在媒体工作,我记得1985年上大一时第一次听他演讲,他还在农民日报,刚完成沿黄河调查采访回来,因从事农村报道关注三农问题,进而转型为三农问题专家。2004年,温铁军受聘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现在仍是这个学院的教授和博士导师。貌似这是一个大跨度的转型,但我后来发现,我们的前辈学长中,这样精彩转型者不胜枚举,陕西省文联副主席肖云儒先生,是人大新闻系1957级的学生,毕业后分配在陕西日报工作,在从事多年新闻工作后,成功转型为一个著名的文化学者。1961年,他就曾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提出“散文要形散而神不散”,这个观点许多人耳熟能详,不过很多人未必知道最早提出这个观点的人,当时还是人大新闻系大三的学生。

 

我不是教育学专家,也没有上述前辈的职业转型做过实证研究,每个人的职业成就,与天资、毅力、机遇都悉悉相关,但是,我作为人民大学的毕业生,至少对80年代人民大学的氛围感同身受,我本人天资愚钝,缺少进取心,没有像样的成就,但我总觉得人民大学建校以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办学传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触类旁通的能力,人大一大批学生能够在各自岗位上取得不俗的成就,尤其能够在所学专业之外成就事业,与人大这种办学特色不无关系吧。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