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shua
Joshua

不做Clubhouse了,把它“创业开源”吧

大家好,我是Joshua。我们是第一个在国内做Clubhouse模式的团队,大概是2020年的六月份。

从前到后,我对Clubhouse模式的研究大概近十个月时间。实践后,我个人不再认为资本对我会有信心与耐心在国内培育这类产品,所以也把从前研究最核心的部分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做一个“创业开源”。希望如果还需要说服老板的大厂朋友们能增加一些说服力,更希望如果能有产生足够资本信心的创业者参考,努力把这个可能性跑出来。

前几天我也已经把国内版的Clubhouse“聚聚”重新做了Testflight,如果有朋友们愿意一起探讨有关的产品、技术或创投话题也欢迎申请内测一起聊一聊(wx: 15011358091)。我并不会与任何从业者产生竞争,恢复出来仅仅是因为自己真的喜欢,当做爱好。

Clubhouse的产品形态与体验我不再赘述。下面只谈五个事情。


1. 内容载体

社交网络包含两个基础参数,内容载体与网络结构。Clubhouse与欧美先前主流社交媒体的核心差异是在内容载体(它对发现机制的影响会在网络结构部分提到)。

很多朋友们聊到说这个产品的内容形态有倒车感:一般随着手持终端与网络基础设施的进化,主流产品的内容形态会是越来越重的(文字 -> 图片 -> 语音 -> 视频),而Clubhouse的发展是晚于长短视频、视频通讯与直播的。对此观点,这里提到两点: 

1. 互动式语音并不等于语音。比如,Twitter和Instagram代表了最典型的社交媒体的网络结构。而真正以语音为内容载体的同类型社交媒体早在多年前死过多款(想象一个大家发的语音的微博/Twitter)。而Clubhouse的内容载体是“互动式语音”。对这种新的内容载体,我在去年六月份的分析中我谈到过,这种内容载体的优势是产出极其自然,包容性强,以及内容独特。虽然如同任何一种其他的内容载体,它也拥有一定的劣势,但它的差异性足以吸引足够的用户群体。

2. 用户行为会严重影响内容载体的进化方向。在去年的融资Pitch历程中,我对于目前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的用户使用时长情况的判断为“用户在使用时长上的增长空间已经严重放缓(大概7小时左右),在这个方向上寻求增量没有机会,只能从已有的使用时长中获取更多使用维度(实时语音伴随其他使用场景同时使用)”。而A16Z给出了更形象的“石头”、“沙子“和”水“的比喻:”石头”类内容载体如长文、长视频需要大块时间和注意力、”沙子“类内容载体如微博、短视频等需要碎片化的时间与注意力、而“水”类内容载体如播客和互动式语音可以灌进石头和沙子,是用户使用行为所导致的未来方向。


2. 网络结构


诚实的讲,国内社交赛道的VC、创业者与产品经理对网络科学这门学科的了解甚少,以至于通常的社交研究主要都集中在单个用户的具体使用体验与场景,而忽略社交网络本身结构的性质与背后的潜力。

网络结构是由关系逻辑与发现机制决定的。主流的关系逻辑一般只有单向或双向两种(或是如巴拉巴西在网络科学的定义中所说,只有有向和无向):基本上的体现就是好友制或是关注制。而发现机制则在国内外已经有了诸多玩法。如果去观察Clubhouse的关系逻辑与发现机制,会注意到它与之前的Twitter和Instagram并没有显著差异(甚至可以理解为没有任何不同)。但它的内容载体本身却影响甚至改变了社交网络的网络结构。为了更加直观的体现内容载体对网络结构的影响,八个月前的预测中,我制作了GIF如下:



这是Twitter与Instagram的典型网络结构演化图示。其中白线代表单向关注,蓝线代表双向关注,白点代表普通用户节点,黄点代表KOC节点,红点代表KOL节点。

不难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中会出现一定的链接与节点变化。

这是Clubhouse的网络结构演化图示,可以看到它的起步虽然相同,但中后期的发展速度远快于Twitter与Instagram的结构。而且在节点总数相同,演化时间相同的情况下KOC的数量远大于典型社交媒体,而且也出现了红色的KOL节点。

大家都清楚,更多的链接直接意味着更高的社交网络价值,而体现出来的则是内容产出者同样的精力能够产生更多的粉丝数与流量。

这里面的核心差异是实时对话这个内容载体能够非常轻易的增加粉丝流动性。在传统的内容载体下,一个拥有一定量粉丝的KOL想要帮助朋友获得粉丝并不容易,而在实时对话中,这件事情容易且自然,这也是产生图中KOC和KOL群块的原因。

同时,基于这种不同的社交网络结构,我们也曾绘制出其增长曲线与传统社交网络的差异(红为传统社交网络,蓝为Clubhouse):



3. 分发逻辑

与内容载体与网络结构息息相关的是Clubhouse的分发逻辑。现在大家看到的带有Topic的房间并不是它初期的核心形态,这是在产品稳定很久之后,系统中出现用户扩容需求,才推出来释放需求的功能。

与国内大量已经运行了很久的语音房产品不同,假设这些产品都同时在分发实时语音房间,我们看到传统,尤其是国内产品对于语音房的分发几乎都是通过场景与主题进行的,用户的目的是关系,内容是附带品。而Clubhouse对于语音房的分发是基于关系的(基本上都是现实、或类现实关系的映射)。用户的目的是内容,关系是附带品。

这种差异决定了为什么国内多数的语音房产品都看起来极其低龄、内容质量更低、而且倾向于匿名),这也决定了为什么Clubhouse早期用户都是拥有较大现实社交地位的人,而通常国内语音房产品的用户主力几乎都是较多空闲时间的年轻学生类用户。

因此,国内一众蹭流量的,希望吸引年轻用户认识新朋友的,甚至匿名交流的产品都与Clubhouse所解决的用户需求毫无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就如同草莓牛奶与牛奶草莓。

Clubhouse是在给现实生活中已经拥有较强地位的中头部用户一个很强、很容易的社交变现方式。通过国内现有的语音房软件来判定这类产品在中国的需求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国内仍然没有出现一个能够让中头部人群轻松自然的社交变现的方式。


4. 产品演化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从事产品的朋友们都在疯狂的吹捧Clubhouse优秀的产品理念与设计,但作为从去年四月份上线一开始就接触的见证者,我深知其中的演化情况。产品并不是一下子技术上做出来就是整个产品的,尤其是社交网络,它是一个动态的产品与用户群的交互结果。

硅谷产品多有小步快跑、迅速迭代、与种子用户亲密交流的特点。我这里把Clubhouse的产品演化历史简单与大家分享:


产品:

1. PMF寻找期(4-8月):

这个阶段主要在摸索产品形态,确定产品主干,用户数从0到3000左右

-上线时形态为只有一个语音房间的App并邀请朋友们试用

-随后转为拥有4个语音房间的App

-A16Z按1亿美金估值注资1200万美金(1000万增资,200万转股)

-开始逐渐舍弃通讯类职能,确定产品基本PMF

-Testflight纯创始人邀请制,用户并不能邀请朋友,每一个都需要创始人邀请


2. 扩容期(8-12月):

这个阶段主要在解决用户群扩张后的社交网络扩容性问题(非技术扩容)

-增加了房间主题,处理冷用户与内容留存困难问题

-增加了左侧用户发现列表,处理内容留存困难问题

-增加了右侧好友功能,彻底扶正通讯社交,放弃内容主干

-增加了用户邀请朋友的方式


3. 增长期(12月-现在):

这个阶段主要是继续解决扩容问题、内容分发问题与增长问题

-修改了主信息流的显示方式,处理扩容与内容分发问题

-增加Club概念,处理扩容与分发问题

-随机分发更多邀请码,不断迭代邀请机制

-上线AppStore


从其产品演化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出其生长策略与脉络,是非常典型的硅谷社交网络产品运营方式,但其投资者A16Z带来的名人效应以及其内容载体的特别性让产品在中后期的差异显著。

这也意味着不管是大厂还是小厂,如果只是抄一个产品形态,而不是选择一个产品形态的节点,慢慢和社区一起迭代,将是很难达成类似结果的。


5. 国内版的可能性

Clubhouse上面仍是存在大量争议信息的,它在国内的正常访问也并不稳定。因此,多数的创业者与产品经理们都对其模式在国内的发展空间有着不同的看法,我对其可能性理解如下:

1. 创业公司自建平台:需要极大的一笔钱(实时语音的成本极高),极强的资本信心与耐心,以及对产品和社交网络很深的理解。但一旦做成,在国内,这个模式由于实名社交网络的空白,其上限与风险都远高于Clubhouse。和八个月前一样,我仍然坚持认为这是世界范围内短视频以后社交网络上最大的机会。

2. 创业公司在已有平台:如果在已有平台通过小程序做,它的启动成本会低一些,但后续的运营成本会高很多,产品价值也会下降很多,并不合理。

3. 创业公司工具化:如果将产品工具化,做To B或是服务某些垂直领域,很容易出现产品没有网络化护城河,融资额度也低的情况,以至于说一旦出现竞争,几乎没有办法防御。

4. 大厂自建平台:可以把这种模式理解为一个融资更加容易、资源更加便捷的创业公司自建平台,是很有机会的方式。但出于大厂,容易速度变慢。

5. 大厂在已有平台:倘若自家产品已经拥有类似的网络结构,大厂则可以做在同一平台(如Twitter目前的行动),这样能够极大程度上再次激活社交网络中的粉丝流通性,让内容创作者数量增加,且更加活跃,典型代表如微博。

6. 大厂工具化:如果大厂将这类模式工具化,或是直接服务某些产业垂直用户群体,可能是出于战略性目的,而非单纯一个产品的得失。这也使得创业公司工具化该模式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总结

很真实的讲,Clubhouse是一个非常天时地利人和的产品。虽然国内外的创业者与产品经理们各有所长,但我们的移动产品并不差,甚至领先不少。真正制约创新性产品萌芽的是不愿深刻研究行业中产品形态与结构性机会、缺少想象力的资本们。

这个模式在国内的空间仍可能大于Clubhouse本身已经做到的样子,希望本文能为创业公司或是大厂正在研究、已经在做、甚至已经在运营这个模式的朋友们提供一定的Insight。

Clubhouse爆火的背后,国内缺的不是Paul Davison或是Rohan Seth,而是A16Z和Andrew Chen。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