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visSio
AlvisSio

九十後澳門人,長期關注、書寫港澳兩地的一切。 著作︰《Lonely Planet IN 香港與澳門》第二版、《戀殖世紀--港澳殖民印記》。

由「乜報紙檔咁難搵嘅咩」開始說起

當正常買一份報紙都成為一件事,「一切如常」這四個字有多站得住腳,不言自明;但也得多謝這樣的「正常」,因為它將生活中的「不正常」放大,令其更易被看見。

昨夜,社交媒體中開始出現了一段呼籲︰大意是提醒今早要購買《蘋果日報》的朋友,應優先考慮報紙檔,其次才是便利店,只因當中牽涉到現金找數、銀行戶口、收款時間等等問題。我不熟悉其中的運作,亦沒有渠道探聽真偽,無資格去評定這做法的優劣;但今早看見社交媒體上的討論,就知道確實有不少人取納了這一做法,然後是一句又一句的……

「乜而家搵報紙檔咁難嘅咩(怎麼現在找家報紙檔是這樣困難)」
「伸手黨,想問邊度有報紙檔?(哪裏有報紙檔?)」
「唔搵都唔知,原來屋企附近啲報紙檔已經執曬…(不去找也不知道,原來我家附近的報紙檔都已經倒閉了)」

是的,大家以為隨處可見的街邊報紙檔*,早已變得「難搵」;之所以「難搵」,原因眾多︰報業式微、社區仕紳化而拭殺了小檔口的生存空間、下一代不接手、被我們餵養成的大企業壟斷市場等等。再者,報紙檔只是眾多「被消失」的街邊檔之一,絕對不是唯一,而這些消失的街邊檔,其實也映照出我們一些早已失卻的生活空間和想像。

那究竟是怎樣的生活空間和想像?狹義地說,即是如何利用街道、街頭作生活場域——身邊一些年紀稍長的前輩就曾跟我分享其在街頭玩跳飛機、捉迷藏的經歷,這些在今天看來是「吓,咁都得」的活動,其實還不是塵封已久的歷史;這些街頭玩意固然是其中一種用法,但絕對不是全部1,且看2014年時,如何在街道實踐生活,就已經是一種百花齊放狀態,不贅。而廣義地說,它就是一種如何突破眼前的「常規」、「正常」、「定局」,然後勇敢地去做更多嘗試的一種心態。

要試甚麼、做甚麼,各人想法不同,根本沒有一把尺能準確衡量。但每次想起這種「想像」和「嘗試」,我就會想起一本名為《就係唔幫襯地產商》**的書。書的作者叫龐一鳴,也就是今日「一拳書館」的主理人,書的內容,看名字你就能猜到一二,但沒法被書名定義的,是他的創新和堅持——在「黃色經濟圈」遠未出現之前,他已經在提倡本土經濟,身體力行撐小店,而這行動,一直持續至今。

知道很易,行動很難,但假如不行動,我們就會發現「難搵」的事與物會越來越多。既然如此,就讓我們在「知行合一」的路上繼續行!

*真有一本名叫《街邊有檔報紙檔》的書,由香港大學社會學博士莊玉惜寫成,談報紙檔也談香港,對這題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看

**利益申報,這本書有兩版,而當年負責第二版的編輯是個初出茅廬、撞板多過食飯的新人,幸得作者和資深編輯們的指教,第二版(也是這菜鳥編輯負責的第一本書)才可順利面世。是的,當天那新人,就是我……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