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oScreen
SinoScreen

<Sino-Screen 華語銀幕>是由一群位在美國洛杉磯好萊塢的影視行業工作者所經營。這裡我們致力於分享我們在好萊塢工作的所見所聞,以及我們對東亞影視文化圈的各種觀察,與東西影視交流的第一手相關專業消息。

蘇·弗里德里希與《浮沈》:記憶是每個人的記憶


實驗電影(experimental film)與前衛藝術 (avant-garde) 的存在給予了電影藝術及其概念更為廣闊的空間,這讓我們在談及對電影的定義時,腦中並不只是被主流電影所形成的一套體系與框架獨佔。從流水線式製作的好萊塢電影盛行的二十世紀初開始,便有層出不窮的藝術家與電影人們掀起不同的電影運動熱潮,並創造出豐富的派別。他們旨在探尋更多形式的電影美學與意義,以及對抗電影主流所帶來的束縛與刻板印象。而實驗電影與前衛藝術就是其中成果之一。


美國女導演蘇·弗里德里希(Su Friedrich)作為二十世紀前衛電影的重要人物,在酷兒電影中留下了不少值得借鑒與探討的痕跡。在有關她的簡介中提到,「蘇·弗里德里希在多元化的電影詮釋語境中嘗試探討個人與政治之間的連結,主題圍繞女性、童年、家庭、同性情慾、歷史創傷及國族政治,並充分運用家庭錄影帶、拾得錄影、紀實影像等多元素材,親身實驗電影這個媒介所能展現的各種可能。」¹ 別出心裁的創作方式與鏡頭極具詩意的實驗性之下,是勇於衝撞主流的做派與對性別框架的打破。在1990年執導拍攝的《浮沈》(Sink or Swim,蘇·弗里德里希讓我們得以從拾得錄影(Found Footage film)中窺見她童年時代的時光 — — 拾得錄影作為偽紀錄片的一種,最大的特點便是將曾經的素材收集起來進行重新組合,依據導演的自身意願賦予它們新的意義。如同威廉·威斯(William Wees)對布魯斯·康納(Bruce Corner)作品的評價,「儘管電影中的素材是收集而來的,但它們的形式確由電影製作者構建與決定,而且這並不影響其對於導演個人意識的傳達。」² 換句話來說,這些被找回的遺棄、或被重新發現的錄像,因為導演的再製作而重煥生機,甚至擁有了更多情感表達與延伸。


片段「Hazier」中的內容


儘管《浮沈》並非是歷史上第一部拾得錄影型的影片,但其諸多形式上的運用都稱得上新穎。全片不僅在各個部分使用了富有意象和隱喻的副標題,同時以小女孩的第三人稱作為主要敘事,並在影片內容上做瞭解構式排列,即,將整部影片分割成看似獨立的二十六個小故事般的片段,並用二十六個字母的倒放順序進行排列構成完整的影片。影片在用一種極具實驗性與創造性的獨特方式呈現這段成長時,我們也得以對這一過程中在她心中生根發芽的自我意識感到逐步明朗,由此明白她的大部分作品所探討的主題實則與個人經歷有所關聯。而她正是通過拾得錄影這種並非完全自行拍攝的紀錄方式來展現了自我意識與內心探討:當這些藏於潛意識與自我思考中的細膩情感與轉變通過《浮沈》的鏡頭公之於眾時,身為觀眾的我們心中不難被引起共鳴。弗里德里希打破螢幕內外的空間,通過這種在螢屏中的自我延伸,與觀眾彼此建立了思想上的連接,從而情感性地傳達了自我意識中藏有的稜角 — — 這也是這部影片最具有魅力的部分之一。


影片中女孩講述至有關「日記」的內容時 (「Journalism」片段內容)


當我們將目光放至《浮沈》的開頭,呈現在螢幕上的畫面正是一段拾得錄影:黑白影像的鏡頭中一顆精子正不斷朝前游動,直到它進入子宮並與卵子結合,所成的受精卵逐漸分裂生長以形成新的生命,這個鏡頭最後以嬰兒在子宮中逐漸具有輪廓的中景作為結束。這是影片的第一個片段「Zygote」的內容,Zygote可以翻譯為「受精卵」,在影片最後所列明的參考中我們得知這段影像是從醫學檔案庫中蒐集而來。結合上文對於這個片段的描述,我們可以將這種以一種客觀存在的、不常以生活化的方式出現的事物作為標題的起名方式,看作是一種對於主觀意象的反向陳述,以及存在本質的深入連接。呈現於螢幕上的是有關現實生活的內容,而與現實、平凡之類的形容完全不搭邊的片段標題,兩者所形成的對比呈現出一種怪異的、烏托邦式美感。但如果再仔細深入探尋時,便會發現這些標題的名詞本身所具有的故事感、意義等,與片段內容所展示的生活本質有著相同的內里。例如,結尾的標題「Athena/Atalanta/Aphrodite」,對應的中文為「雅典娜/亞特蘭大/阿芙羅狄蒂」,帶有古典與神性色彩的名詞與人名本身所持有的精神內核,是對對比之下更貼近現實生活的影片內容的概括、以及人物本質的闡述。像是阿芙羅狄蒂在希臘神話中代表愛情、美麗與性慾,代入進影片片段時,則可以看作女孩從孩童走向女人的成熟開端與童年階段的結束(影片的結束)。再比如,「Zygote」這個片段原本存在的作用只是對生命形成過程的科學普及,而在《浮沈》中導演給這段影像配上了女孩的畫外音,她正談及宙斯與他的妻子以及他們的許多孩子;當嬰兒在子宮中完全長成時背景音的那句「她是他最喜歡的孩子」,又自然而然地把現實生活中的人們與希臘古神的形象融合在一起,將他們都冠以「生命」的概念,從而令彼此之間具有了難以分割的聯繫。簡而言之,這便讓這段客觀且非現實的影像與主觀生命有了連接,本來只是孕育生命的自然現象,也於此有了對人物的特指 — — 這並非只是一個生命的開始,同時也是這部電影帷幕的拉開,是追溯電影畫外音中女孩的生命開端。


片段「Zygote」中的內容


再說回到《浮沈》的結構本身。影片是由二十六個小故事組成,每一個片段都配有各自的標題,並且是以英文的二十六個字母為開頭順序、Z-A倒敘排列,從「Zygote」開始,到「Athena/Atalanta/Aphrodite」為結束。配合著這些故事,畫外音中的小女孩講述著一些童年記憶。儘管《浮沈》是以導演自身的故事為原型(影片中小女孩的聲音與導演聲音的重合便能證明這一點),但弗里德里希曾在採訪中表示希望「觀眾能從這些素材中找到更多的東西,因為他們在聽這些故事時不必非要聯想到我。」 儘管影片內容是對於弗里德里希童年生活與內心意識的半紀錄,但她想要通過影視語言來傳達的,實則是對這些存在於意識層面的思想的引發。除了在向觀眾表明自身對於記憶、父親、家庭關係所映射的家國政治等元素上的思考,這也是一種通過撥開自我經歷的方式來尋求一種共情。因此,除了畫外音的女孩在敘事時使用的是第三人稱外,在談及故事中的重要角色時,導演也只是用「這個女孩」、「女孩的父親」、「女孩的母親」來命名。畫外音構成了這部電影的完整敘事,全片內容幾乎都圍繞著童年時女孩與她父母的關係展開,比如父親形象在她心中的逐步變化,以及如何在父親的愛與傷害下建立的自我意識。影片所秉承的、有關記憶無法逃避的思考,就像字母排列的顛倒順序一樣 — — 它斷然是一旦發生便會永遠存在的事物,因此在回顧講述時,畫外音中女孩的非常規敘事與記憶本質的不規整性,便能毫無違和地、自然而然地相互貼合起來。

由此可見,聲音對於《浮沈》來說至關重要。除了之前說到的畫外音對敘事完整的構建、導演真聲對於影片內容意義的推進,還需提到片尾的音樂:它在為影片豐富結尾的同時,也帶來了另一深度的思考。影片最後一段的內容是一個女孩站在畫面中央,這個畫面從整體上不斷地進行疊加,最終整個場景都變得混亂與扭曲起來。而背景音樂的性質也與畫面的這份「混亂」與節奏保持一致:那是一首人聲重唱的英文字母歌,在第一遍獨唱過後,之後的每一遍都隨著字母的遞增而添了一份人聲,最終它們似是有無數人聲重疊在一起,與畫面的多層疊加相互呼應。前文中我們提到過影片中二十六個小故事的標題開頭字母綜合來看是二十六個字母的倒放,於是從歌曲的存在意義上來說,這首多重合唱的字母歌可以看做是對整個影片的整合與總結,同時也是對記憶這一概念的規整。而在這首歌的最後一句,則是唱著「告訴我你是怎樣看待我的 」(Tell me how you think of me),這時畫面內容也從混亂中跳脫出來,轉為了先前那個女孩站在了沙灘上的全景鏡頭,因此這句唱詞也能看做是導演對於她父親的詢問。縱觀全片,女孩的敘述與畫面圖像的配合映射出了弗里德里希與父親、與家庭的關係,以及成長過程中父親對她的影響力:身為在德國駐紮的美國士兵(G.I.)的父親比起家庭更注重事業,《浮沈》中對於女孩某些日常生活的黑白影像實則也是對弗里德里希與父親真實相處的表象呈現。童年時期對父親的陌生與父愛的缺乏為她帶來了性格上情感性的敏銳,並且她也在自己的事業上持有高度的專注與創造。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身為德國人的母親帶著弗里德里希跟隨父親一同來到美國,特殊的年代背景與家庭成員複雜且敏感的國際關係,也是使得弗里德里希在作品中探討歷史創傷、國族政等題材的起因。由此,這也能看作是一種她對於自我內心的提問。


片段「Discovery」講述關於親屬關係的內容時所用到的關係網


弗里德里希用《浮沈》帶來了新的影片結構與敘事方式,哪怕是劃分到小範圍定義的拾得錄影的影片形式中來看,儘管這部電影並非完全屬於拾得錄影影片(它混合著拾得錄影與導演自行拍攝的片段),但它也仍然極具實驗性與新意。《浮沈》看似是在講述個人經歷,卻又將對個人的紀錄延伸至「客觀事實」的層面;它打破了冷眼旁觀式的紀錄模式,將對內心意識的挖掘思考與主觀事物融合進來,如同模糊了現實與夢境、神明與人類、螢幕內與螢幕外的界限,人們因此能夠代入自身來進行另一階段的思量。

如果說弗里德里希在影片的畫外音中加入自己的聲音是一種剖開自我內心、與觀眾坦然相處的真誠,那麼她在對角色特定性的模糊上便是對讓觀影者能聯想自身從而深入思考的引領。就像上文中對於第一個片段「Zygote」所進行的分析一樣,這種方式讓影片的內容從客觀事實走向了主觀意象,儘管故事仍是基於導演本身的故事,但童年是每個人都會擁有的必經之路,記憶是人們意識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每個人能從中獲得的思考、影響各不相同。而正是因為這些不同,才造就了每一個人的獨特性,也正因如此,觀眾才能從如弗里德里希所願的那樣:從這些素材中找到更多的東西。人們最終會發現這些東西複雜卻又純粹,將要如影隨形一生,且只屬於他們自我本身。由此,這部影片所執有的意義才變得珍貴起來。



# 作者:艾雨 |責任編輯:Alice Zheng, Sherry Liu






關於作者

艾雨(Emma Ai),拍電影的一個電影學生,主攻導演與編劇方向。英國肯特大學(University of Kent, UK)電影系畢業,研究生就讀於紐約視覺藝術學院(School of Visual Arts)導演專業。






註釋

¹Scott MacDonald, A Critical Cinema 2: Interviews with Independent Filmmakers (Berkeley, CA: U. of California P., 1992).

² William C. Wees, Recycled Images: the Art and Politics of Found Footage Films (New York City: Anthology film archives, 1993).






文獻參考

Friedrich, Su, Su Friedrich, and Su Friedrich. Sink or Swim. United States: Downstream Productions, 1990.

MacDonald, Scott. A Critical Cinema 2: Interviews with Independent Filmmakers. Berkeley, CA:

U. of California P., 1992.

Wees, William C. Recycled Images: the Art and Politics of Found Footage Films. New York City: Anthology film archives, 1993.

Jones, Ian Bryce. 「Lesson Plan: Su Friedrich’s Sink or Swim.」 Intermittent Mechanism, September14,2017. https://intermittentmechanism.blog/2016/11/24/lesson-plan-su-friedrichs-sink-or-swim/.






影片IMDB鏈接 (無在線播放鏈接)

https://www.imdb.com/title/tt7476116/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