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佬
光頭佬

80年代人。喜歡讀書。不希望被看見的文字工作者。

【讀書隨記】朱天心:三十三年夢

週休。百無聊賴。在床上躺了許久總算打開電子書閱讀器開始讀朱天心的《三十三年夢》。書初出版時對它沒有很感冒,但最近看到她姐姐朱天文的訪問,以及最近在讀唐諾的書,於是引起了好奇和興趣就去開始讀《三十三年夢》了……

我一直是朱天文的小粉絲。

《荒人手記》至今依舊能聞得到台灣最繁華時期的富麗味道。而《世紀末的華麗》也讓我對台灣台北有更深刻的印象。

朱家在台灣文壇上的地位,不用我多說。只要曾經是文青的,沒有誰不讀過、聽過朱家的文學傳奇。朱西甯。劉慕莎。胡蘭成。張愛玲。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唐諾。謝海盟……

跟朱家有關的名字裡,真的讓我感興趣或者讀完的最多作品的,怕是朱天文而已。

散文書寫觸碰江湖潛規則

三十三年夢》出版,在台灣各界引起震撼。

朱天心在接受張大春的電台訪問時,張大春提及,朱天心這本『長篇』散文除了造句獨特,閱讀起來特別考驗讀者,而這三十三年來的33次京都之旅,表面上是記錄著一次次的旅程,但更多時候卻像是在跟不同的人『分手』。

這本書引起的『分手震撼彈』,主要是朱天心太誠實了,在散文裡以最真實的『記憶』來處理和回應自己和那些曾在她和她的家族裡出現過的朋友的聚散離合的故事。也因為『太不世故』,自然就要踩到很多很多很多人。甚至,這書甫出版就被媒體或者有心人截取了內文中一些比較敏感的交情段落,放大來討論。

對此,朱天心回應張大春,她並不關心這些。她更在乎的是,這本散文集是否已經處理了她和過去那三十三年來的記憶。

從不喜歡到喜歡

我坦誠,我曾經很不喜歡朱天心的小說。

但不得不說,也因為打開《三十三年夢》我忽然又喜歡上朱天心了。

今天週休,在床上慵懶躺平,直到心裡發出抗議要做一些事情,我才懶懶的拖著身子把閱讀器拿來,開始讀《三十三年夢》。楊照的序寫得很含糊曖昧。一進入正文,朱天心從去探望謝海盟,女兒對她的刻意疏遠逐漸將故事拉到朱天心記憶深處,還是少艾時期初到日本的記憶。

這本散文真好。雖然不知道後面會發生什麼事,但可以預見的是,它除了充滿了『文化花邊新聞』之外,也能看到曾經的文學盛景的繁華時刻。

如今,文學的凋零已是事實。

朱天文在一次訪談中說,以前讀文學小說是一種同齡人同步連接的事情,而如今不會再像從前的他們那樣,許多人一起讀某本文學小說。或者說,文學已經不再是當代人的思想必需品。甚至有些在念文學系的同學,也不一定會主動去閱讀文學,而可能是等待老師開書單,才接觸文學。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文化與思想形成的方法與模式。我想到伍迪艾倫那部文學韻味特別濃郁的《午夜巴黎》,男主角隨著不同時代的文化名人,穿梭到一個又一個不同的文化文學盛景的時期。下一輩總是羨慕上一輩的,而下一輩總怪上一輩的沒有把最好的留住。

《三十三年夢》之於我,大概也是想要從文本中,找尋上一輩人的文學夢想和神仙境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