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it
Cait

Correspondent | Digital Nomad | Podcaster https://bit.ly/caitlog-podcasts

我讀【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

焦慮的根源與形成理由,該如何解決?以及哪些人應該要為造成的社會集體焦慮甚至恐慌來負責。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該思考的不是水果沒了,而是那些長得更深更高的,可以怎麼摘?

誰該焦慮?

顏擇雅這本書名很有趣,交待了台灣光輝的過去與看似窘困的現在,因為眼前的水果沒了(經濟的榮景不似以往),社會上普遍聲音把這個經濟重擔壓在不對的位置,對準Y世代(八零後)努力不夠、還有恐慌九零後或新生代的未來如何是好,從電視媒體中生代的擔憂,到網路社群年輕世代的討論,雖然網路能有多元意見分享,卻大多是焦慮的輿論,特別是不同世代,在面向中國這回事。

面對中國,台灣行不行?

今年一月底,李開富到英國訪視和演講,關於他在中國投資的AI計畫以及自己AI創新工作坊,發了一則對於中國的AI發展腳步(和投入工時)早已遠勝歐美許多, 作者顏擇雅剛好也發了臉書,提到對於李開復總認為AI在台灣沒有機會這回事,並不認同。

台灣對於中國的接納程度,我認為在飲食文化上,絕對是呀。當年來台的軍人、以及半世紀前新一波來台的中國新娘住民,讓中台的吃文化悄悄的融合了在一起,餐館小吃或早餐,早就緊密結合。只是,即使台灣有眷村,以及閩南族群彼此之間,也一直有道深深的鴻溝。全球急著看中國的發展,(當年)開放大量陸客來台旅遊,台人登陸讀書經商取經,而台灣和對岸之間的了解,那道牆一直都在。兩岸之間要比競爭力,或彼此套用原廠預設規格,還是得回頭看各自的社會與經濟發展、潛規則,難以照本宣科,也就不需要一窩峰的緊張。在台灣,像是原本支持台灣經濟發展的中小型傳統產業,在面臨全球市場轉變,政府民間都喊了很久應該向上轉型,許多科技園區也蓋了,商場也蓋了,如果別人有什麼台灣就做什麼,卻也停滯在什麼上,無法變成上海蘇州或東莞2.0。

汲取養份的方法

顏擇雅在書裡有些犀利卻深刻的評析,可以看到她不是一面倒為年輕人說話,也非嚴責同輩或上一代的管理人,現在的台灣,與其比來比去,不如站好腳步,抬頭看時也深思,像是中小企業產業類型,該如何轉型發展,想深造,就努力去世界汲取養份,而非爭著去人言一面倒的地方。

在這的中國和台灣朋友,也有機會讀這本書嗎?期望分享彼此想法--無論認同或反駁。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