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m
Him

詩人,寫作人及愛書人

談我的輔導學派 : 阿德勒學派 (1)

阿德勒學派近年在東方引起一場熱潮,以小倉廣及岸見一朗的闡述最為人所知及深刻。事實上,在上世紀20年代中,主流的行為學派及精神分析學派對新生的"自我心理學"採敵對名不歡迎的態度,一方面他沒有精神分析學派那種理論的精度,一方面沒有行為學派那種自我標榜的"科學性"或"可量度性"。當時在心理學派最常聽到的,就是對於自我心理學是"他們都是把常識認作為心理學"或是"這近似於態度多於心理機制"。然而,在阿德勒學派初時的系統,已經發展了心理學認知學派的框架,就是現在主流心理學的認知-行為-基模的框架,而且對於認知行為治療 - 作為現時最主流及最權威性的心理學說提供了基礎。

交中淺談阿德勒學派的一些基礎觀點,這是在這裡想大家有個認識的。

一. 希望他人有所頓悟,以達成短期的治療效果

同認知行為治療一樣,阿德勒學派很重視發現他人的生活風格(也是指與社會的互動關係),家庭的行弟(他是大哥/大姊/二姊等家族排名),他對於童年回憶的敘事及當下的詮釋對他定義現在的意義及行為的影響,當前態度信念及衍生的行為,他的(心理)能力 :長處及優點。然後歸納如下 :

1.童年回憶的敘事中發展你當下的自我概念 :如我是嬴弱,我是邊緣人,我不被接納

2.自我理想:如希望改變等更強,具反擊性,對情感不敏感

3.世界觀: 這個世界是冷酷的,無情的,守望相助的,具溫暖的

4.種族或社群信念 : 如自力更新不依賴綜合援助,生活應該令人激動,多元的價值十分重要,社群的規範耍無條件的遵守才會穩定

5.自已信息加工的風格 : 整體型-沖動,沉思分析,外控型-社會環境對一個人產生被動影響及適應,內控型-不理社會環境他都會根據自已的意圖目的作出反應,極端主義 - 他們強調個人的不同甚至想知曉他人最微的細節,平均主義 - 低估個人差異。

這比認知行為治療有更豐富的信念類別,例如說,認知行為治療會要永你去出基模(schema)中,不理性的認知謬誤(cognitive biases)作出反思及對於信念的修正,回饋及行為的轉變,這都是基於個人基模中歸納的認知謬誤作出的自我修正。阿德勒學派承認這些基模,更逵一步地,他們認為 :

1.人是建立在不同的,基於社會互動及社會興趣(social interest)的風格(lifestyle)上

2.對於世界觀及意識形態,不同文化/跨文化信念對於一個人發展的影響

3.對於人喜好以童年傷痕及經歷的回顧加以重視,但是不認為童年傷痕及經歷如精神分析學派一樣,會如此影響一個人的一生,相反,他重視的是他當下此刻對於這些事的敘事方式,及基於敘事方式建立的故事,社會興趣,風格,信念,理想等個人邏輯(基於故事所合理化的感受行為)。

下一次說說生活風格。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