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鱼
阿鱼

紧张鱼

印度哲学中的「自我」- week 1

Week one 10/10

Nilanjan的风格还是大一形而上学那门课给我的印象,快刀斩乱麻,超级有条理的课程结构,居然把特别神秘主义的一挂学问变成了现代西方哲学的进学方法。我觉得有利也有弊。

乍一上来的条理十分清楚:这门课研究的是印度经典哲学《吠陀本集》中(& the nyaya philosopher who follows the Veda tradition)对自我的观点,以及佛教徒(the buddhist philosopher)在反驳前者的基础上对自我的看法。

不说观点,背后的历史倒很让我着迷。先是印度经典《吠陀集》,《吠陀本集》又分成四小集,分别是《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达婆吠陀》。以上每一个小集又衍生出几种解释性文献(他们的附录),分别是《梵书》、《森林书》、《奥义书》,还有一些我找不到中文译名的文献,这些文献写成的时间跨度大概有一千年左右,最早的《阿达婆吠陀》可能在公元前1200年的时候就已经写成了。这门课主要用的文献是后来写成的《奥义书》,也就是针对《吠陀集》讨论冥想、哲学以及精神层面的必要的知识/智慧的衍生文献。

佛教派哲学(the buddhist philosophy,我奇怪的翻译)的经典主要来自《巴利三藏》,这周讲到的相关的经文是《无我问经》、《弥兰王问经》。但大多数还是来自西方学者的secondary literature,我也去看了牛津通识的《印度哲学祛魅》和《佛学概论》,也比较有帮助。

有一些原文光是念出声来就让人觉得实在是太美了!感觉有一种让人头晕目眩的神奇力量。我贴一段后面笔记里的内容,完全让我着迷的韵律:

最早的对「我」的讨论出自《原人歌》:“原人之神,无声无死,超验绝对。其微妙现身,千头千眼千足,从彼诞生众天神与人类。原人化身变化成祭品,众天神用来举行祭祀,从此祭品产生世间万物。” 原人,意思又是神我,弥漫在宇宙中的自我。

一点点概论:

经典的印度哲学学派(the Orthopraxy):他们承认《吠陀-奥义书》的学术权威,对自我的看法基本上和里面的观点一致,这里主要研究的是正理派哲学。

反面阵营(the Heteropraxy) :佛教哲学是其中代表性的一派,他们自称一派,反对《奥义书》中对自我的看法。

【One should note that the nyayas and the buddhists and not the only representative of these two camps】

两个阵营的统一思路(也是整个印度哲学的基调):

  • 如何将人从苦难中完全地解放出来——解脱/涅槃
  • 方法则是「认识自我」,通过冥想/修行来理解/接近真正的自我
  1. 所有的痛苦源于无法满足的欲望
  2. 人之所以产生这些让人痛苦的欲望,是因为他们错误地理解了何为「自我」
  3. 如果人可以真正地理解何为「自我」,人则可以从苦难中解脱。

(让人不由得想到叔本华受到印度哲学启发的哲学...)


《吠陀》中对「我」的阐释——来自《歌者奥义书》(第八章,第七节开始),讲了代表天神的因陀罗和代表阿修罗的维罗遮去生主(Prajapati)处寻找自我的故事。

生主如此诵自我:

“这个自我摆脱罪恶,无老,无死,无忧,不饥,不渴,以真实为欲望,以真实为意愿。应该寻找它,应该认识它。一旦发现它,认识它,就能获得一切世界,实现一切愿望。”
  • 这里乍看之下会显得矛盾:到底是自我准确地具有这些性质,还是说这是对解脱的状态的描述?一种对此处的解读是:生主在这里描述的是到达、发现了那个真我之后的解脱状态,也可以说是那个自我显现出来之后的状态。可以想象成:只有当我找到那个真我的时候,那个真我才会完全地显现,而这就是解脱。而此时的我便进入了真我所具备的这一切特质的那种状态中。

所以这里讨论的便是:什么样子的「自我」可以达到上面所描述的解脱的境界?

  • 需要注意的是:当生主说“认识他,就能获得一切世界,实现一切愿望”时,这里有可能并不是真的指的“获得一切世界”,而是说“你已经获得了一切世界”,你所拥有的就是你想要的,你不再想要任何其他的东西了,再没有别的欲望。

**另外一种看法是,当发现真我的本质后,这样的发现会真的奇迹般地赋予人巨大的力量/能量,让人有将天下置于股掌的魔力。

当得知了自我的这些好处之后,因陀罗和维罗遮便出发去生主处寻找自我。他们寻找自我的过程就写成了一个有点像神话故事(西游记?)一样的故事,其实主要是由几个讨论何为自我论点组成的。在这个过程中,生主让两个使者等了三十二年才给出第一个答案,因陀罗得到答案离去,走到一半察觉到了回答中的问题,又回去等了三十二年等到第二个答案......最后通过四次来回得到了生主的答案。

因陀罗看到的前三个回答中的问题:

  • “自我不是这具肉体,因为肉体可以毁灭,但我要寻找的自我却无老无死(the self is not subject to decay or destruction)。”
  • “自我不是我们的一连串意识。尽管这样的意识在我们的躯体进入睡眠之后依然存在,但会在我们无梦的睡眠或昏迷中消亡,并且充满着忧愁烦恼,而我要寻找的自我却除却罪恶、忧愁,因此这样的意识并不是自我。”
  • 自我也不会是那个无意识的熟睡的我。尽管这样的我(死尸一样的肉团)不死,不惧不畏,但同时也没有任何感受,无法思考,没有知觉,而因陀罗要寻找的自我却意愿真实。所以因陀罗说:“我实在看不出其中的好处。”

因陀罗最后说的这样一句话很能说明什么,但同时又很别扭。他似乎在说,“这个真正的自我的状态应该是一个好东西(something worthwhile)”。但为什么得知「这个自我是什么」的这样一个知识,会让人有能力判断达到那个境界之后的好处呢?(这里就需要上面对生主说的那个有点奇怪有点矛盾的话的理解了)

  • 解脱之后的境界有好处,而那些好处就是一个达到那样的境界的真我的性质。因此会死灭的、无意识的、有烦恼的、无知觉的都不太可能是那个解脱境界的真我。
  • 当认识了这样的「自我」之后,一切痛苦都会远去,因为人变得别无所求。所以“没有好处”其实更像是在说“这不符合生主所说的自我的好处(特质)。以上三条都与生主对自我的定义有冲突,所以并不是自我的本质。(they doesn’t fit the description)

我对这个故事的处理方式唯一不懂的地方是:为什么生主故意说错的东西来误导因陀罗和维罗遮?我不明白为什么生主要先说三个错误的东西。我第一次读的时候看到生主给了三个答案,我以为意思是自我可以是很多东西,或者说生主之前说的那三种都可以是自我的一部分/一种外显,就像猜谜一样,只有领悟了真我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链接。只不过到最后生主才最直接地说出了何为真我?(或者可能这就是印度故事逻辑把...


何为真我?

最早的对「我」的讨论出自《原人歌》:“原人之神,无声无死,超验绝对。其微妙现身,千头千眼千足,从彼诞生众天神与人类。原人化身变化成祭品,众天神用来举行祭祀,从此祭品产生世间万物。” 原人,意思又是神我,弥漫在宇宙中的自我。

然后这样的宇宙与「我」的比喻有时候一一对应,有时候合二为一。「Atman」,「真我」,在有的文献里也意味着印度哲学里的终极实在。

在《歌者奥义书》这里,生主在最后对因陀罗讲道:

“摩伽凡啊,这个身体必然死亡,但它是不死的、无身体的自我的居处。有身体着受苦乐爱憎控制,而苦乐爱憎不接触无身体者。”
“风无身体。云、闪电和雷也无身体。他们从空中上升,抵达至高的光,呈现自己的本相。”
“同样,这个平静者离开这个身体,上升,抵达至高的光,呈现自己的本相。它是至高原人。”
“发现这个自我,认识这个自我,他就能获得一切世界,实现一切愿望。”
  • 如果光从字面理解,解脱的状态似乎指的是“真我”进入了一个不再具有物理形态的状态。而这样无形态、永恒地真我可以以某种方式居住在一个肉身之中。当真我通过这样拥有了一个物理形态的时候,它就是我们所知道的那个有着喜怒哀乐、会生老病死的「我」。
  • 但是这个真我仍然是独立于这个物理的肉体的。所以当人死去的时候,那个真我就离开身体,然后转世。而「解脱」就意味着那个真我从轮回中解脱了,真我则成为一种永恒的、非实体的形态,不再经历人类经历的痛苦。

我觉得很奇怪的一点是:如果我参透了真我,那是否意味着我要离开我的肉身?我的肉身即刻死去,然后我获得解脱?这与涅槃实在是相似,唯一的区别便是在佛教中,涅槃之后则是空,自我消亡,意识消亡,而在印度哲学中,自我更像是以一种依然有知觉的形式存在着,只不过不再痛苦,不再被尘世间的东西烦扰?


我想再说一个概念(background knowledge:

轮回的概念——无论是正理派哲学(the nyaya philosopher)还是佛教哲学,都相信生命是轮回。用譬喻来解释,就是生命的火苗是像接力一样地传给一世一世的生命的。而每一次诞生,在人世间的这样的诞生都是痛苦的、我们生老病死、并且欲求我们无法得到的东西。所以两派哲学家都希望得到这样的答案:如何摆脱这样的轮回?如何不再承受这一切苦难?


佛教经典中对「我」的阐释,以及对《吠陀》观点的反驳——

P1: 因为五蕴都是变化的、无常的,因此不符合奥义书中诵的「自我」

——《无我相经》五蕴:色受想行识

P2: 人的身体由五蕴组成,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元素

——《大因缘经》

C:因此奥义书中的「自我」并不存在,或者说那样的自我并不是我们的一部分

这些经文里面对这些premise的辩护我还不太熟悉,所以我不赘述佛陀在这里的论证了,论证本身我暂时不太感兴趣。

之前开头我说了这样的课程设置结构的利,弊端其实也有的。首先,这样的论证匆匆忙忙,把断言掰开揉碎,毫不顾及他的美感所在,是其中一小弊。我觉得最让我不满意的,是缺乏真正的对两派哲学的中心概念的理解,有点太过西化。也就是说,直接去找一个可以将古代印度的概念大概地对应起来的英语概念,然后用西方哲学的方法去理解成一个三段论。我不觉得印度哲学要完全遵从着神秘主义的方法来看,但是我觉得至少要尊重原文原意,把原文原意打散成这种状态,然后套进三段论中,我觉得一大部分的精髓在过程中被过滤掉了。比如说对「我」的理解,对「意识/思想」的理解,是不能直接用我们现在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来用的,我觉得一些比喻是必要的。这两种哲学都是在试图接近一种很神圣的精神状态,而且我相信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接近的,他们在描述一种可以用来实践的生活,而这些概念也是有一些这样的神秘主义元素的,我觉得很难直接映衬到西方分析哲学的概念里面。

(其实也因为现在手边的论点是英文总结出的正式逻辑一样的论证,看着让人有奇怪的疏离感,太不带劲了。

(第二周的笔记里会有一些佛教哲学这边的观点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