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素
素素

從事文字工作20年以上,曾做過雜誌、網路、有聲書、代編刊物,分別在TVBS、風傳媒、太報等媒體擔任駐站作家,擅長撰寫兩性、家庭、職場及親子文。過去是上班族,現在則努力讓自己成為靠寫文活下去的人。若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給我鼓勵。也歡迎加入我的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shu2222/

致那些費心傷害你的人:你是誰?我該在意你嗎?


最近日本又一個遭受網路霸凌輕生的案例,這也讓我想起,在雜誌社工作時的那段日子。

網路言論可能成為殺人工具。

那次,我們找了一位演閩南劇的二線女星一家三口擔任封面人物,在出刊前,我們按照慣例將封面拍攝花絮廣發給各媒體。然而雜誌出刊時,新聞稿也出來了,而我卻在一家新聞稿刊登的媒體留言處,發現了幾位網友莫名的酸言酸語。

原來只是一篇明星家庭的和樂照及育兒報導,我卻被幾位網友的留言嚇到:「兒子長得好智障」、「明星家庭又再假掰了」、「她是誰啊?誰想看這位醜女?」……,當下我心裡只能暗暗祈禱,希望這個明星家庭不要看到留言啊!


網路發言原意:可抒發,也可帶來慰藉

現今的網路留言功能雖看似可怕,但在網路盛行的早期,許多以討論區(又稱論壇)為主的網站卻大受歡迎,成了不少網友的心情抒發園地。我曾待過的一家網路公司,他們的討論區即擁有一批愛用者,許多人幾乎天天固定來報到。

當遇到問題時,這裡是他們第一個尋求幫助及意見的地方;也有些人會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或抒發情緒,只為了得到一些回應與心理支持。譬如,有人述說著自己在職場上的痛苦遭遇,就獲得其他網友的鼓勵。因此網路留言的存在,無疑是現今冷漠社會裡,大家能稍微感受到人氣與溫暖的好處所。

而網路可以採匿名方式發言,也讓愛好面子或無處可抒發情緒者,有機會將積壓心底的話,透過文字宣洩出來,從正面角度來看,這樣的過程也是一種排解壓力的好方法;而回應者因為跟發言者無利益關係,所以給予的建議或回應,多半也較真實與無私,因此網路增設發文、留言功能,立意很好也確實有它存在的價值。


過分表現真實,帶來的便是不掩飾的人性

也因為網路有著你我可能互不認識,卻又能隨意發表評論或給人意見的特色,導致大家在網路上的留言,可能更傾向於展現出那不修飾的自己,也就是在一般社交場合上你鮮少出現、最不討喜、帶著利刃的隱藏版自己。

你無後顧之憂的批評,可能在抒發情緒,但卻字字鋒利,把人損到最高點;而平常藏在內心的murmur,卻在網路上盡情誇大的傾倒負面情緒,並試圖影響他人,也因此這些不負責發洩,可能具暗黑或目的性,對於尤其是心智較薄弱者(容易被影響及人際關係敏感型),或者無法分辨言論正確與否的年輕一輩,影響力可見一斑。


他不認識你,你該在意他說什麼嗎?

套用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裡的一段話,當女主角聽到旁人對她無情批評時,一時氣憤難耐,便屈身向前對那人說:「先生你認識我嗎?你只看過我10分鐘,你知道我經歷過什麼嗎?為何你要這樣費心的傷害別人?」

沒錯,發表網路言論的人,並不真正認識你,可能只針對你的發文或表現,就開始以個人觀點大肆批評,然後讓你內心感受到滿滿的傷害後,卻又迅速拍拍屁股走人,因為你根本不是他的朋友,受傷與否他並不關心。所以,我們是否也該瀟灑地告訴自己:他又不是你的朋友,他的批評你何須在意!勇敢刪除惡毒留言,還給自己一片淨土吧!


面對網路惡毒留言,我們該怎麼調適呢?

◎分辨留言好壞,選擇性觀看與不看

當發現留言串有一些非理性言論,譬如:「你去死」、「你好噁」、「希望你趕快消失」……這類不是善意的批評,對你不但沒有意義,還會造成負面影響,建議不看也不回應,用冷漠處理。

反之,如果是善意的建議,我們便可吸收作為改進的方向。


◎暫不上網,轉移注意力

讓自己內心平復的最好方法,就是暫時關掉網路,遠離那些紛紛擾擾,做一些能讓你專心的事,譬如:看場電影、看本書或者做做料理等。


◎與暖心朋友多見面

這段時間你最需要的是能帶給你溫暖的親友,所以選擇與可以傾訴心事的親友見面,來度過這段難熬的時期。


◎自我肯定,並容許這世界的不同聲音

這世界總有人喜歡或不喜歡你,而我們更不需要討好每一個人,所以別人對你的批評,淡化處理就好,最重要的是,別讓這些言論影響你,所以當下要做的是不斷自我肯定。

尤其在自信心低落時,你更應該進行「自信心復原計畫」:把之前別人對你的稱讚一一寫下來,每天一早就先大聲唸出來:「同事稱讚我是貼心的人」、「朋友說我文筆很好」……,讓身體注滿正能量後再出發,這將能幫助我們跨過低落情緒的關卡。

也歡迎參觀部落格:https://shu12257.pixnet.net/blog

<喜歡素素的文章嗎?記得拍拍手,並加入追蹤,給我繼續撰寫好文的動力>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