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linaHuang
YulinaHuang

回歸初心的日常提煉|生活|創作|目標追尋​ ​ 從日常提煉由心而生的文字。​ 在這裡,我想將創作背後不為人知的心境歷程,記錄下來,分享給想要踏上或正走在創作路上的你,希望看到了整趟過程的清晰全貌的你,能夠勇於追尋自己的創作夢,在持續創作的同時,也成為更好的自己。

覺得自己總是被努力背叛?其實是輸入偏差搞的鬼

我們都以為付出很多努力,就能獲得相應的結果,可是付出程度與最後產出的結果之間並不盡然有其關聯。這其實是「輸入偏差」搞的鬼,讓我們以為做了越多努力或是付了越多錢,便能得到品質更高的結果,這樣的思維屢屢造成我們判斷失準或是對努力的誤解。

我們都以為付出很多努力,就能獲得相應的結果,可是付出程度與最後產出的結果之間並不盡然有其關聯。

這其實是「輸入偏差」搞的鬼,讓我們以為做了越多努力或是付了越多錢,便能得到品質更高的結果,這樣的思維屢屢造成我們判斷失準或是對努力的誤解。

輸入偏差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常會用事情的表象資訊,來判斷結果。」雖然這個表象資訊並不一定跟結果有關或是對評判結果有所幫助,我們仍會將之納入考量。

有的人甚至會操弄輸入偏差來增加他人對自己的好感,例如有些人會在下班後刻意將包包留在座位上,營造他尚未下班的假象,好讓別人以為他還在努力加班,希望能因此得到加薪或升遷的機會。

有些公司明明只需要三個小時就能將貨物組裝或包裝好並出貨,卻故意延長出貨的時間,好讓客人以為他們用心的在準備貨品,想藉此獲得高好的評價。

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的兩位教授齊耐德(Karen Chinander)和史魏澤(Maurice Schweitzer)為了研究輸入偏差這種情形是否真的存在,曾經做了一個實驗。

他們先找來了一個人,請他以電子墨水為題做一場七分半鐘的簡報,並將他的報告錄製下來。其後,他們將影片播放給六十三位大學生觀看,且在結束後請這些學生回答一些簡報相關的問題。

實驗當中,兩位教授把學生分成了兩組,再回答問題以前,學生們會被告知這名講者花了多少時間準備簡報。他們告訴其中一半的受試者這名講者花了八小時三十四分鐘準備,而另外一組則得到的資訊是三十七分鐘。

得到資訊以後,學生們就必須回答以及評估關於簡報資訊的品質或組織架構等等的問題,也必須回答另外兩個問題,也就是在知道了講者的準備時間以後,是否會影響自己的評估結果,還有是否應該把準備的時間那入評估當中。

結果顯示,有六十五%的學生認為準備時間不應該被列入其中一項評估指標,而有六十七%的學生覺得即使自己知道了講者的準備時間,也不會影響他對整場簡報的評量結果。

然而,縱然超過一半的學生覺得自己不會被準備時間所影響,可是他們與其他學生一樣,認為講者準備時間較長的學生,為講者打了較高的分數,認為講者只花了將近四十分鐘就準備好的學生,給了講者較低的分數。

不僅如此,齊耐德和史魏澤還做了後續的實驗,他們請學生們試吃巧克力與茶。

告訴一半的學生這些巧克力和茶是經過了複雜昂貴的程序才製作出來的高級品,另外一半的學生被告知他們吃的只是廉價品。

事實上所有學生吃的巧克力和茶都是一樣的,但以為自己吃的是高級品的學生給的評價就比較高。

這就是輸入偏差造成的判斷偏差,我們不僅會因為輸入偏差被他人的努力程度影響了自己對他的評量,我也也會由於輸入偏差,認為自己投入了多少努力就獲得多少成果,或是達到預設的目標。

可是努力與結果之間,有太多因素會影響最終呈現出來的結果,投入的多寡,不一定就能影響產出。

像是有人花了一年寫完一本書,跟另一個人花了三個月寫完一本書,並不必然花了一年才完成的這本書就會比較好看或寫的比較好,可能會因為作者的文筆、風格或是讀者的喜好而有不同的評價。

很多時候我們其實知道這個道理,只是我們難免還是會受到輸入偏差的影響,瞭解了輸入偏差的存在之後,下一次當你傾盡全力努力過後,仍沒有理想的結果時,不要忘了努力與結果之間沒有必然的關聯性。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如果你有任何問題、建議,或者想聽我分享其他的內容,歡迎留言給我!

看完文章,是不是心裡有股蠢蠢欲動想要幫我按讚但找不到按鈕?那就幫我按一下文章下方一個綠色的拍手👏👏符號5 下,謝謝你!你的每一個支持點讚都是我持續創作分享的動力!!


你也可以在這些地方找到我:)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