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仙梳纖
舒仙梳纖

喜歡閱讀,在練習寫不爆雷心得。 隨意寫,什麼都寫,沒忘就寫。

給爸媽一份房價試卷

不跟原生家庭一起居住,已經20年。我一直希望有一個自己的家,實際上的空間居所。

與W交往並同居8年;明年租約到期,現在的居所實在老舊,因此開始打算下一步,看看是不是要實踐買房的規劃。

各種差異產生的暗潮就開始了,個性上的南轅北轍、行動力、判斷,每一天都是拉扯。

我是行動派,W喜歡線上看房;她是那種希望可以只看一間,覺得是命定之選就下訂單的性格。

我覺得如果可以我們自己出錢,就自己扛;W一直表示家裡願意協助頭期款。(題外話:一直到跟我交往第二年,W終於研究所畢業,開始正式工作;在那之前都是家裡協助;這沒什麼問題,畢竟她家裡一直希望她考公務員,而她妹妹到現在更是,大學畢業六年了還在接受家裡資助,準備公職考試。但這也變相證明了,我跟她對生活、金錢與價值觀的認定完全不一樣。)

我主張週末都要出門踩點,看看交通生活機能,W覺得他週末想休息。線上看到喜歡的再出門就好。

兩個人個性與思考模式已經很有距離,加入雙方的爸媽更是災難。

開始跟雙方家長溝通之後,產生的差距大概就是:

  1. 購屋地理位置衍生出的問題:
    以後各自爸媽的長照看護:到底要靠近誰的?我爸媽在宜蘭,她爸媽在嘉義;當然她爸媽一直希望我們可以回嘉義跟他們一起生活,W還一度很開心的期待我可以趕快成為SOHO,住在嘉義鄉下的透天很舒服,還有爸媽煮飯給我們吃(我:?????);
  2. 上下班交通方式:
    我喜歡開車、騎車,W只有駕照不會上路,家裡希望她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如果買在宜蘭,W覺得因為我不能接送她上下班,以搭乘客運而言,她的交通成本過高;
  3. 誰出錢:
    一聽到我們在宜蘭的房子,W的媽媽就炸毛了;
    後續了解才知道,原來她媽媽原本認為可以幫我們出150萬頭期款,應該是台北限定 --> 我還是主張自己出錢,這後續跟W再次表達,獲得的大概都是不以為然的回應;當然有人幫忙出,生活物質會比較輕鬆,我卻真心認為人情最難償還。(而且那是她的媽媽,我終究是個外人。)

我忍不住跟W說:應該就是爸媽太能幹,導致在他們眼裡,我們永遠就是不值得信任,他們不認為自己的孩子有判斷能力,有辦法自己看房子,所以我們的考量以及決定他們都覺得不可信。然後W說,她後來想想,她爸媽從來沒有在外面租過房子。

我聽到都要氣笑了。三、四十年前他們可以用兩百萬買透天,現在,只要我們遇到工作上的挫折,他們都會說:我們以前比你們還苦。

好想出一份大台北各區房價試卷給長輩們寫,不知道他們能不能及格。

在各種衝突與矛盾之下,W最後說:既然沒有共識,就再緩緩吧。
「再看看吧」、「再緩緩吧」,這句話她說了太多次,轉頭我必須去消化自己的情緒跟怒氣,希望過幾年之後看到這篇文章,我可以嘲笑自己現在的耿耿於懷。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