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香港的90後,文字工作者。喜歡本地文化,喜歡廣東歌,希望這裡的文章,能與過路的你/妳相遇。 歡迎各類型的文字/文案合作,查詢電郵:shingster1412@gmail.com
【2021廣東歌】黃妍《天光前》:天光多傷痛挫折,亦盡力生存
自從黃妍出道以來,一直都很留意這位唱作歌手,總覺得她有種溫暖的氣場,或許是源於她帶點鼻腔的聲線,或許是跟她唱過寫過的歌曲有關。
年初推出的這首《天光前》,有點延續前作《我心中尚未崩壞的部分》的感覺。黑夜漫長,世界崩壞,但我們仍然冀盼著光明的來臨。
第一次聽這首《天光前》,卻是來自朋友的推介,對方說初聽只覺旋律輕快,聽後卻有股幹勁,細閱歌詞,更覺同路人的聲音無處不在。
剛巧筆者那陣子比較欠缺動力,做甚麼事好像都有點提不起勁,看到這位朋友如此分享,於是找來這首歌來聽聽。
「天一光 請你帶上一起擁抱的暖/
天光多傷痛挫折 亦盡力生存」
雖然黃妍的聲線不是穿透人心的那種,但就是有種予人很溫暖很接近的感覺,就像有個朋友,有個夥伴,在旁邊給你輕聲打氣般。
然後,看到歌曲的文案寫到,「愛一個人,愛甚麼都好,可能是值得,也可能是徒勞無功。不過,請珍惜我們的愚勇。」
人生有很多事本來就是徒勞無功的。這個道理,無論有否看過《那些年》,到了若干年紀,應該都各自有所體會。
明知徒勞無功,為何還要繼續做?有時也會禁不住這麼想,尤其隨著年紀漸長,實在承受不了太多徒勞無功的事情。
聽著這首歌,在寫這篇文的時候,想起黃妍為了宣傳這首歌,居然真的選擇在某個「天光前」的清晨時分,進行了一個live的演唱。
然後,又想起以前黃妍好像也做過這些很純粹的事情。
例如試過手執一支結他,走遍18區進行busking,還山長水遠坐船到長洲街頭自彈自唱。
又例如推出首張專輯時,明明蓋個印仔就可完成的事,卻親自簽寫每張專輯裡的小卡片。
如此種種,在這個金錢就是一切的世界,似乎有點相違。不過,或許也是這種純粹,令筆者覺得黃妍有種平實而溫暖的親切感。
「文字、影像、歌曲的意思,都不過由讀者、觀眾和聽眾去賦予。」那位朋友在Facebook分享這首歌時,如此寫道。
是否徒勞無功,並非別人所能斷言。只要當中有人,從這首歌曲,這些文字,得到過溫暖和動力,就已經有它存在的意義。
正如那位朋友為筆者推介了這首歌一樣。

《天光前》
作曲:黃妍、林易祺 LNiCH@VH/填詞:王樂儀/主唱:黃妍
圍爐試閱文章。
喜歡的話,歡迎訂閱「文化慢遊者」,閱讀更多:https://matters.news/~culturalwalker
圍爐內容,包括以下欄目:
🎧2021廣東歌:分享最近在聽的年度廣東歌;
📹訪談後記:以文創工作者為對象,另附訪問雜記;
💠MIRROR多面鏡:整理日常觀察,探究這個流行文化現象;
🎬影視雜談:任何影視音樂相關的分享;
✏日常隨筆:興之所至,隨心而寫;
🚶♂️城市慢遊:遊走香港不同街道,發掘日常微小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