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登騰
施登騰

數位轉譯系列:聽講後的文物策展/轉譯之省思

壹、把想法留下:

2019年4月26日(週五)這一天值得記下來,當天早上8點到晚上9點滿滿,共有發表分享(№121網誌)、聽講(陸建松教授【如何策劃博物館展覽】)、教學(「互動媒體設計」)、教學(「當代媒體與當代藝術」)、聽講(陸建松教授【如何講好中國文物的故事】)的5場紮實的動動腦學術活動,有些年紀了,只需坐著站著,就能很是享受、非常舒服的狀態。所以依照最近的習慣,「把想法留下」。

一直都是好聽眾,聽完都能有滿滿心得或啟發。但不愛提問,偏好密集討論。№66 【數位科技的技與藝之別~也談一源多用】算是這類心得的第一篇,是在參加國北教大博物館管理與科技應用碩士學程所主辦的第一場【博物館大師講座】後寫的。107學年上學期,剛好所有週五的課務都安排在台北,所以會在課後吃個晚餐,就去聽陳國寧館長、黃光男館長、張善楠館長等位大師的精彩演講。會「技與藝之別」為題,是因為在107年9月28日教師節當晚參加了黃光男館長講座後,對於黃館長的「務實」功能的博物館經營論述以及「真實」直白的博物館/文化時事評析很有感,同意他不隱諱地提出博物館的崇高宗旨使命要透過務實的、創意的、接地氣的經營與支持之針砭,理想與現實確實不該混談、不該互相耽誤,而應相互支撐。個人也認為技與藝亦當如是,且當時正好也思考著「科技藝術」與「展示科技」之別,深覺只能是「展示科技」的數位技術者,就不該透過「科技藝術展」鍍金為科技藝術家,所以該文寫下:

「藝術」觀念與形式是沒有所謂「進步」的,但在「技術」領域卻不斷追求「進化革新」。「技術」能有可視能辨的具體形貌,「藝術」卻不該總是隱掩諱莫如深。高級/高超技術人員被當作藝術家,是在審美標準與藝術理論還「不能」是「閒事」的古年代;現而今,要被當「藝術家」該是有門檻的與標準的。但當然更不需有這種「技術資格認證」,那認證只適合拿來做觀念藝術作品的「藝術家/技藝師」身份的嘲諷!

再回頭檢視過去相關的發表,確實有不少根據聽別人演講,以及少數自己演講而寫下的網誌包括:

一、聽講類:

二、演講類:

  • 東吳大學「文舍・明日聚場」演講:
  • 個人講題:【實境化世界的第四道牆~從360 度影片談起】~會後整理№30 【去你的蔣介石,立我的蔣中正】
  • 劉維公教授的【出發南迴!ARIQA!南迴地方創生計畫】計畫出席:
  • 一場地方創生計畫啟動發表會的啟示~№49–1 【文舍明日聚場】版【再出發吧!把故事留下】
  • 台中科大 【博物館與藝術教育】講座:
  • 個人講題:【從觀眾數位參與談 Me 2 We】~№67 【從「類/非物種角色」談學生的生物奇想與Spore Creatures】
  • 國北教大 「當代藝術評論與策展研究碩士學位學程」全英文演講:
  • 個人講題:【The Unfinished Metamorphosis: A View Toward Modern Online Museum】~演講前分享 №72 【未竟之形~談數位博物館的虛實分身(前篇)】、演講後整理為№73 【未竟之形~談數位博物館的虛實分身(後篇)】
  • 國際博物館協會博物館學專業委員會(ICOM ICOFOM-ASPAC) 2018年國際研討會【博物館、博物館學與神聖】演講 : 
  • 個人講題【On the Digit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Sacredness of Exhibits】~№76 【發現另個施登騰,也談多重身份與分身】
  • 南藝大 博物館所、國北教大 博物館管理與科技應用碩士班演講:
  • 個人講題【以數位轉譯者對話~該不該「數位科技」呢?】~№78 【以數位轉譯者對話~該不該「數位科技」呢?】
  • 【2018 台北科技藝術節~超機體】專家導覽:
  • №81 改編版【新媒體展專家導覽純禾作~一場私實驗(線上導覽/前導篇)】、№82 【新媒體展專家導覽純禾作~一場私實驗(線上導覽/part 1)】

似乎真的有好好「把想法留下」了。

在2019年4月26日(週五)早上去聽上海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主任陸建松教授上午的演講~【如何策劃博物館展覽】之前,就趕緊在丹堤咖啡館整理寫下~№121 【聽演講前的文物內容策展/轉譯之思想準備】,(之後會再改編分享到【數位轉譯職人誌】個人專文區去)。該文從策展觀點去談器物/文物的策展敘事,不論是Rosenbaum (2011)所提的策展步驟,O’Neill(2007)的策展者非創作者觀點,或者是何飛鵬的商展策展觀察,個人認為「文物展」是以器物藝術與文物故事為內容,且都是「策展轉譯」原則下所規劃的展演,而在這展演敘事中,不僅具有神秘性,也必須正視「作者缺席」的事實。

但顯然個人在面對這場大陸學者演講前所做的「思想準備」,其實與其所訴求的「一物一故事」、「見人、見物、見精神」觀點是有所差異的,這部分就容後再多說。但這樣的準備是值得的,不同學派學者觀點的對照評析本就該多練,這樣在閱讀與引述各類文獻時,覺察重點與異點的速度也才會快。

不過,№121 【聽演講前的文物內容策展/轉譯之思想準備】分享後,竟還引來師大邱誌勇教授的感慨留言。但真的很意外,在他總是充滿賁張與殺傷力的演講力道進逼下,竟有聽眾會如陰屍路的活死人(轉述邱老大的形容詞,其實也好想知道這墳場的「位置」)。不過也或許他們其實早已被震昏眼死,因為記得當時我去「桃園數位藝術節」聽邱老大演講時,也是死撐著盯住尾燈,等到Q&A時間,竟宛如多了場演講時才了無懸念地放棄,遂在當天寫下「№70 【被擊敗後・先歇會兒・再理思緒】」。

今天早上趁閒把以前的網誌整理一下,還真的可以自豪一直是個好聽眾與好講者,且好好地「把想法留下」。

貳、把筆記做好:

首先先整理陸建松教授的當日演講重點,因為陸教授演講時的論點頗為直白犀利,所以個人也不虛掩對上午【如何策劃博物館展覽】那些過大論述的不滿足,或許是議題過大,所以週五上午很像上了一場「博物館展示理論」課程。但就先把當天的簡要筆記在此留下,但【如何策劃博物館展覽】這場演講內容就不在本文討論之列。

一、現代博物館展覽的定義:1. 將展覽定義為資訊傳遞的medium 媒介, mediator 中介2. 典藏品/展品、學術研究、空間、輔助藝術品(多媒體)、展覽設備、展覽主題是構成展覽的重要內容  3. 娛樂也可以是設計手段 4. 應該以博物館作為非正式教育機構(觀眾主動求知)而非教育場所 5.博物館知識與資源的民主化 6. 展覽要看得懂,要好看,要能留下記憶(如果沒做到,就是缺乏策展體系) 
二、展覽的核心特色:1. 知識性/教育性 2. 科學性/真實性(需要公共檢驗、學術標準) 3. 觀賞性/趣味性 4.感性進/理性出(這觀點雖大,但值得作為目標) 
三、展覽的設計重點:1. 審美式展覽的具體形式:以審美為訴求的文物藝術展覽 2. 敘事性展覽的具體形式:以敘事 narrative storyline為手段,有明確的敘事結構,並透過:實物3. 圖文版、輔助展品、複製品等展示元素去完成一個好腳本的鋪陳。 4. 博物館展覽應該有激勵模式觸發參與動機: Curiosity, Engagement, Learning, Action 
四、展覽腳本的規劃:1. 從Theme Research —> Content Planning —> Exhibition Design的「質-->形」演變。 2. 展覽策劃設計的三階段轉換:A. 學術研究成果的展品形象資料收集整理(轉換至—>)B. 展覽學術大綱(轉換至—>)C. 展覽內容文本(轉換至—>)D. 展覽形式、創意、構思與設計 3. 由教育人員提供數位轉譯(學術內容的敘事性)、內容轉譯(內容與展覽形式的思考) 4. 以腳本為先、以內容為王

雖然在早上的第一場演講後,接連有大學部跟研究所的課程,已覺得有些累。但晚上的演講【如何講好中國文物的故事】確實精彩了許多,畢竟這古文物研究領域也個人的學術源頭,個人一直無法成功接軌過往的「學術源頭」與現在的「技術研究」,至少陸教授做到了,且是中國博物館界在文物展示規劃方面「喊水會結凍」的專家。

【如何講好中國文物的故事】其實也延續了上午提到的兩類不同展覽策略的類型:「審美式展覽」與「敘事型展覽」的觀點,並且聚焦在敘事型展覽的說故事方法與實例上,而且特別不僅強調「一物一故事」,個人也總結其所指之「物」並非「器物」而是「文物」,雖然其演講主題已是「中國文物的故事」,但以「器物」與「文物」劃分「器物」為:依據斷代、產區、造型、功能而有時間空間的器類之別;而「文物」是:具有文化歷史脈絡之定位且具有個別(或整合式)的歷史背景的物件。這樣的區別應該更為清楚。此外,陸教授也針砭了中國目前許多考古材的研究不足與紀錄誤失的現況,致使文物展覽敘事的難度更高,甚至指陳「考古只發掘不研究,真的比盜墓還壞」。而陸教授咎此問題的根源在於「見物不見人」的考古發掘與器物研究之舊思維。

但【如何講好中國文物的故事】的演講內容評析,就留在下一單元的討論中,下面先針對【如何講好中國文物的故事】這場演講,整理「專案參考資料」與「演講重點簡記」等資料,以便進行後面的【實踐】與【評析】兩方面的探討:

專案參考資料

因為陸教授的演講簡報資料都是說明文字配合他生動有料的演講內容為主,所以個人在現場聽講時,也特別針對他所執行過的專案舉例,不管是擔任博物館、展區、展覽的規劃顧問與專案執行,確實是一位有非常多實務經驗的歷史學者,很是難得。演講中舉例說明的博物館專案與其網站/網頁連結如下:

・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22138318・良渚文化普安橋遺址 https://cqsjyw.cn/mrjx/1024.html・真武大帝的原型是朱棣(舉例說明明成祖的歷史與文物故事)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gqy323l.htmlhttps://kknews.cc/zh-tw/history/magkae2.html・定陵~中國考古界的慘痛教訓 (舉例說明明神宗的歷史與文物故事) http://blog.udn.com/33wang/4549498・淮安市博物館(漕運總督府) https://baike.baidu.com/item/淮安市博物馆https://kknews.cc/zh-tw/history/zgkzla3.html・良渚文化晚期 新地里遺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1/7/15/n109766.htm・錢塘江的海塘 http://www.epochtimes.com/b5/3/7/31/n351322.htm・陸建松:博物館建造不是越大越好 https://news.artron.net/20170724/n946651.html・溫州博物館 https://www.wzmuseum.cn/・溫州博物館 「溫州人與溫州精神特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58cef240102vclb.html・杭州富陽博物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58cef240102vclb.htmlhttps://www.xuehua.us/2019/03/01/陆建松:博物馆如何讲好文物故事?/zh-tw/https://kknews.cc/zh-tw/news/qol3mnr.htmlhttps://kknews.cc/culture/ok2eep.html・網路版清明上河圖 http://media.sohu.com/20150925/n422139956.shtml

演講重點簡記

一、文物背後的故事・重器物輕文化的缺失,展覽要說出文物的故事 ・考古學應是還原古代社會的學科,但現在的考古學只是學術理論 ・考古只發掘不研究,真的比盜墓還壞 ・文物的價值,必須在公共場域體現 ・文物應定位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遺存 ・文物敘事舉例:武當山廟宇要講的應該是朱棣明成祖為真武大帝原型的故事 ・文物展覽必須要針對文物(資料、背景、故事)發掘出更為精彩的敘事內容 ・目前的考古界普遍存在「見物不見人」的問題・因為觀念的差異,考古發掘只關注器物,而無法同時關注遺址作為文物歷史敘事的重要元素・目前的遺址保存與發掘無法歷史文化提供有力支撐 ・各大博物館的典藏文物的品項雷同、同質化,造成千館一面的現象 ・現實是:如果不是文物大省的博物館、省市博物館,則其收藏品類與數位不足以支撐文物故事  ・文物策展應該「見人、見物、見精神」 ・考古發掘不僅要記錄發掘器物之客觀資料(此僅符合器物賞析需求),也必須更具「社會文化視野」去記錄探查遺址/墓葬的客觀資料 ・紀錄遺址應該有更具敘事性的全景與空照圖 ・文化傳播的角度vs. 器物的角度 
二、內容為王・策劃與編劇是講「文物故事」的重要關鍵 ・文物展覽不僅需要策劃,也需要編劇(文物的背景故事、多媒體的敘事腳本): ・文物的故事力、敘事內容,也應該在科學性/真實性的基本條件下,以有依據的優先還原 ・創新文物的傳播方式(講好故事的突破):數位、大數據、IOT、新觀眾 ・大陸已推動文物故事化(知識化、通俗化、趣味化、體驗化、網路化、網感化、視頻化) ,而且以著眼全媒體的傳播形式。

參、把討論理好:

【如何講好中國文物的故事】這場演講值得進行以下2個觀點的省思:

一、考古發掘應該是主觀論述或客觀描述:

之所以有這樣的議題討論,是因為陸教授在演講中,針對在文物策展進行所展示文物的社會、文化、政治、歷史的敘事內容設計時,常因為考古研究專業上普遍存在「見物不見人」(此「人」泛稱其文化歷史背景)的觀念,因此僅專注於器物的研究,例如斷代鑑定、造型分析、技術科學等等,缺發文化歷史背景成因的關注,使成不具文化歷史故事/敘事內容的孤絕單品,作為「審美式展覽品項」可行,卻無法支援「敘事型展覽」內容。

針對此觀點,個人認為以陸教授本身是歷史學者,且規劃過多個考古遺址博物館或考古發掘成果展示之博物館/展覽的專業經驗,斷不可能將「考古發掘資料」跟「考古發掘報告書」混談在一起。因為考古發掘的過程與發掘資料的編寫之忠實紀錄,一向是「考古發掘資料」作為出土現場與出土物之各項科學資料(材質、尺寸、紋飾、數量、層位、位置等)、出土現場地理資料、重要出土物線繪圖(如下面組圖)等作為考古科學記錄之第二手資料公開提供給歷史、文化、民族等學術研究者參考的重要資料。因此如何忠實地、客觀地紀錄考古發掘所完成的各項資料,一向是考古發掘單位與人員的重要工作準則。而以「考古發掘資料」為主要材料的「考古發掘報告書」以及作為重要材料的「文化研究」,才會有學術研究者據以進一步從地理分佈、文化風俗、歷史時代等之相關資料去進行研究並發表成果。此時,許多主觀的類型劃分、斷代分析、歷史考證、統計分析才會出現。

v雲南省滇文化雙豹噬豬鎏金扣飾線繪圖更能反映出器物的原貌。即使紋飾在久遠歲月中磨損,線繪圖也能作為原貌的參考資料。圖片來源:https://read01.com/zPmLj64.amp
雲南省滇文化雙豹噬豬鎏金扣飾。圖片來源:https://encrypted-tbn0.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RtQwT8Do7TmeuDgMXSQ2txUdXi45UCnQwygBeU0gaxvzyuo01jjw
雲南省滇文化雙人縛牛鎏金扣飾線繪圖,線繪圖更能反映出器物的原貌。即使紋飾在久遠歲月中磨損,線繪圖也能作為原貌的參考資料。圖片來源:https://read01.com/zPmLj64.amp
雲南省滇文化雙人縛牛鎏金扣飾照片。圖片來源:https://niuerdata.g.com.cn/data/shareimg_oss/big_media_img/2018/06/14/552b7b4ad4dff437d5f9952bd1e597b7.JPEG

之所以提出這點,陸教授在演講時舉出考古發掘工作的改善必要。因為在陸教授規劃文物策展時,常因為考古人員在缺乏「見物、見人、見精神」之文物敘事需求的考量下,往往專注於考古發掘,而疏漏了這些發掘成果在展覽現場中更能夠傳遞文物精神與故事的觀點記錄。舉例來說:陸教授在演講時以良渚文化新地里遺址違例,認為這個文化遺址的住地與墓葬發掘成果,是良渚文化已具有社會結構的重要證據,但「考古發掘資料」記錄是是以考古工作需求為準,致使現場記錄缺少足以呈現良渚文化已具有社會結構的敘事佐證資料;甚至陸教授也進一步舉出更為有名的「考古浩劫」,那就是明神宗萬曆皇帝的定陵遺址在1956年當時進行考古發掘,因為缺乏考古專業知識與文物保存觀念,而造成出土物的毀損甚至棄置,也因此定陵發掘文物的故事環節。

因此,在了解陸教授的憂心,以及認同其所提出文物策展的敘事資料需求後,其實針對此「考古發掘該是主觀論述或客觀描述」的議題,提出的結論就是,文物策展應該是環環相扣的工程,自出土發掘而始,至展覽/典藏/保存/教育/研究而終,此工程所設的考古學也應該與時俱進,以文物策展敘事為依歸。

解決之道,就如陸教授在演講中提出的卓見~「感性入,理性出」。

雲南考古研究所庫房參訪時所見之西漢墓隨葬品出土發掘物。作者自攝。

二、文物策展的技術與論述:

這個「文物策展」議題結論其實非常重要,「文物策展」觀念也值得廣泛推介。原因分兩大類,一是個人認定,二是確有需求。

  1. 個人認定。

其實這場演講為個人提供了非常值得參考的價值,那就是從「學術形式」包裝「技術觀點」,個人一直都在努力中,下個段落,就會整理介紹個人的學術/技術實踐。個人很用力地避開科技藝術相關的創作/研究/發表,主要是藝術的敘事與形式一直不是個人所好所長,看到高級車尾燈快速駛離後,也懶得關注一般車的位置。而為不辱所有星座中最依戀社會地位成就的處女座之傲骨,以文化者配合科大職人教育環境去進行技術研究,已是最低底線。但即使已經透過多篇文章(網誌、專文、報導、論文、演講都有)去分享個人從「內容展示」角度去檢視數位技術與數位設備的理論、結構、類型、應用等等之分析,也具體提出嫁接「數位內容/資料」與「數位科技/技術」之「數位轉譯 digital interpretation」在技術應用、人才需求、工作執掌等相關說明與案例分析。

但聽了演講後,發現滿室的博物館人若能有所認同與共鳴,應該是陸教授在演講內容中展示的「學術進,專案出」形式,這部分陸教授為個人做了很好的示範。他的許多大型專案成就,讓他所提出文物相關策展規劃、內容敘事、材料創建等技術之需求與要求,對於博物館人來說,都是非常合理可行的。因此未來會更致力於「學術進,專案出」這方面的努力。

在此更感謝 張善楠館長在上午場擔任主持人時,還向陸教授特別介紹本人,也特別提到後輩在這段時間在展示科技方面的研究成果,希望陸教授也能給予年輕一輩的學者參與的機會。個人在現場真的非常感謝!雖然在演講結束後,就得趕赴12:30開始,在另一棟大樓的「互動媒體設計」課,只能向已有多人列隊等候諮詢的張館長致意告別,所以在此特別表達個人向張館長鳴謝與感恩的心意。

2. 確有需求:

A. 「文物策展設計的三階段轉換」:

文物策展的論述與技術確實有其需求,據此,陸教授在演講中有特別提出「文物策展設計的三階段轉換」:

【學術研究成果的展品形象資料收集整理】(第一階段轉換至—>)【展覽學術大綱】(第二階段轉換至—>)【展覽內容文本】(第三階段轉換至—>)【展覽形式、創意、構思、與設計】

而個人將之總結為:主題研究Theme Research → 內容規劃Content Planning →展示設計 Exhibition Design的「質 →形」演變。過去個人在研究分析是側重在陸教授的「 內容規劃Content Planning」階段,並稱之為「內容轉譯 content interpretation」以及配合展示科技需求的「數位轉譯 digital interpretation」。然而,這樣地側重「轉譯」的功能與應用,也代表個人是從技術出發去尋求學術支持;但很明顯的,陸教授的「三階段轉換」卻是從學術出發去制定技術需求。很顯然,個人仍未做好一個文化者/職人的雙重角色。這也難怪,在相關論述方面,還未能妥妥地與博物館人對話。記得在國北教大「博物館管理與科技應用碩士學程」第一週上課時,就面對教學與討論進度與速度方面調整的問題,在南藝大對著博物館所學生演講時,也是海灌大量兼有技術與學術高純量的演講內容。在還沒有「專案出」的output實績之前,個人的學術與技術就處於未檢視的游移狀態,就是未來極需要改善的。

A. 「文物策展設計的腳本功能」:

此外,陸教授針對「文物故事」策展敘事也提出幾個重要方針,就如封面照片所示:

1.挖掘文物背後的歷史文化:講好文物故事的前提2.做好文物故事策劃與編劇:講好文物故事的關鍵3.創新文物故事的傳播方式:講好文物故事的突圍

陸教授在這部分的演講時,很具體地提出「編劇」、「腳本」的需求,所著眼的也類似個人提出研究內容在「轉譯」後,以敘事形式展現的觀點。 如果根據他的演講,將:典藏品/展品、學術研究、空間、輔助展品、多媒體應用、展覽設備、展覽主題等列之為構成展覽的重要內容,那敘事narrative storytelling就是決策「展示內容」呈現成敗的關鍵技術。他特別舉例「多媒體應用」中動畫展品,常常因為沒有從學術研究內容轉換過來的合適腳本規範與指導,而無法作為適合的展示內容,甚至是錯誤的展示內容。因此「編劇」「腳本」都是對於文物策展來說相當核心的關鍵技術。這些技術都是為了在「敘事型展覽」中,讓觀眾「感性進、理性出」,而且在文物故事的展演中「見物、見人、見精神」。就其實陸教授談的是,就是博物館近來所談的,從物件導向展覽object-oriented exhibit,變成為觀眾導向展覽visitor-oriented exhibit的使用者服務設計觀念的變化。

對此,個人認為不僅是需要影像敘事的腳本,更重要的是因應數位時代的需求,而必須儘速落實確立的「數位互動設計腳本」。而且還有更重要的,也就是因應此數位時代的新需求,也必須討論的人才功能與職能更新、強化、與改變。

且針對此項人才需求,個人也才剛分享№119 國內外資訊短評【博物館的數位時代/工作職能側寫】這篇網誌。目的很清楚,博物館、美術館、相關展演機構的數位科技導入,不僅是為因應新技術的數位發展,也在對應新時代的數位語彙,其旨不在應用數位技術去翻新手法的展示內容與形式,而是為運用數位技術去創造效益的敘事內容與形式。也因此,該文根據一份研究專案的調查報告,分享博物館部門面對數位時代之數位與可轉移的技能與能力需求(digital and transferable skills and competences needs in the museum sector),針對葡萄牙、義大利、希臘等國博物館的「各類專業職能的需求」以及「既有職能培訓規範」之評析對照,。所提出的四項數位時代博物館新工作職能:

1. Digital Strategy Manager 數位策略管理人2. Digital Collections Curator 數位典藏策展人3. Digital Interactive Experience Developer 數位互動體驗開發者4. Online Community Manager 線上社群管理人>

肆、把實踐做下:

其實在過去這段時間,個人也一直實踐著說「文物故事」,在臉書網誌中,在【數位轉譯職人誌】平台上的一篇篇Connoisseur系列文章所提供的,就是一段段藝術史的策展成果。這些不論是討論:

一、文物品鑑故事類:(此類從物為基礎,談品趣鑑賞,故事性較強)

二、陶瓷鑑賞審美類:(此類確實落入陸教授所說「見物不見人」的窠臼)

三、玉器鑑賞審美類:(此類也落入陸教授所說「見物不見人」的窠臼)

四、數位策展成果類:(此類以數位內容為基礎,說的就是藝術史的故事)

這其中【公開免費資料/資訊的價值/價格】這篇,在最近剛好因為一篇「世界閱讀日 重量級博物館電子書免費下載」的報導,而重新編寫成新網誌,以分享介紹數位檔案格式需求、公開資源應用、以及【The Handbook of Chinese Ceramic】 經典價值等內容~№120 【公開免費資料/資訊的價值/價格】。而且也花了些時間整理完中國器物藝術鑑藏類的書單列表清單。

此篇內容中,個人頗愛下面這些內容:

這其中也有很棒的內容,因為大都會博物館的陶瓷館藏品中,除了歷代的精品之外,相關的陶瓷破片標本館藏也很豐富。就像書中第84頁的圖74就是很難得的北宋陝西耀州窯印花碗的印模模具與未上釉素坯(如下圖,左邊即是印製印花紋的模具)。此模具與素坯是大都會博物館的受贈品,是在1916年時C. T. Loo所贈。這C. T. Loo是何人呢?就是盧芹齋。這盧芹齋又是何人呢?他就是號稱「古董教父」的一位清末民初大收藏家。盧芹齋被罵作罵國賊,是因為這位先後旅居法國、美國等地的國際古董商,曾將昭陵六駿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騧」浮雕輾轉送至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有興趣了解其軼事者,也點選此【「古董教父」盧芹齋的傳奇一生】)。但光是其於1916年捐贈給大都會博物館的北宋陝西耀州窯印花碗的印模模具與未上釉素坯來看,這位古董收藏家真是了不起,特別是在那個考古發掘、科學鑑定都沒就位的年代,就能有根據工藝技術研究需求去收集材料的實踐作法,就很難得。

而文中提到的「書中第84頁的圖74就是很難得的北宋陝西耀州窯印花碗的印模模具與未上釉素坯(如下圖,左邊即是印製印花紋的模具)。」就是透過個人專業,而從此圖線索所導引一段有關「古董教父」盧芹齋的故事。此形式就是陸教授所說「一物一故事」的具體實踐。

北宋耀州窯印花模具與素坯。摘自A Handbook of Chinese Ceramics一書頁84。

此外,【Connoisseur系列:自得自珍・惜物・念舊~談鋦瓷】一文,也從瓷器精品的惜珍,談到尋常人家「不計缺全」的自得自珍。此篇花了近三天編寫與查詢資料,從文物策展的標準來檢視,這篇是其中最有故事的。

台灣鋦釘修瓷匠師朱芳本先生示範「鋦瓷工藝」。作者自攝。

寫完,回頭看。確實透過聽完陸建松教授演講之心得,說了一段故事,一段關於文化者/數位轉譯職人在演講後,透過「把想法留下」、「把筆記做好」、「把討論理好」、「把實踐做下」等觀點去檢視過往研究與實踐之自省的故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