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登騰
施登騰

【博物館展評系列:在陶博館遇見細膩+細工的感動】之二~ 有點可惜

因為覺得我對鶯歌陶瓷博物館「203常設展廳/ 穿越時空之旅+陶藝觸覺感知區」的欣賞應該被單獨看到,所以【細膩+細工的感動】之外的嘆息,宜用另外一篇寫下。

(看前篇【細膩+細工】:https://matters.news/@shih0907/博物館展評系列-在陶博館遇見細膩-細工的感動-bafyreihxhn2u4qhjgndsgjtblo4lbmuyxuvb4twikfevzmypbjov5xn6l4

確實覺得「可惜」,這感覺(我現場可是嘆聲連連的)是來自「203常設展廳/ 穿越時空之旅+陶藝觸覺感知區」的即時參觀經驗,特別是看到「陶藝觸覺感知區」能導入「近用/友善平權」的設計概念與實踐,但可惜,沒能畢其功。

這麼說好了,「觸覺感知區」確實展示了許多以陶藝為主題的「複製文物(Artifact Replica)」的應用,不僅是文物復原製作工藝的逆向工程研究成果,而是複製文物的加值應用。這些提供進用服務的「展品」,能讓視障與觀眾觸摸以感知其立體紋理與造型。這些都是很棒的。但....為何沒有「口述影像」的輔助呢?


我提出以下資料去佐證「口述影像」能有效輔助視障者在展區中「觸覺感知」的觀點:

  • 在由國立台灣美術館於2019年舉辦的【第一屆 全人文化近用與社會共融國際研討會】工作坊,就規劃了【口述影像與視覺障礙服務】打頭陣,講者是:口述影像發展協會 資深訊息設計師/講師~趙又慈女士。在該工作坊的宣傳文字中,對於口述影像之於視覺障礙者的服務功能說得很清楚:
    不同於報讀、不適當的語言描述,合適的口述影像服務能對視覺障礙者提供訊息接收與理解的功能。」
  • 此外,「iCARE美國服務標章」也提出:「為視障者建置口述影像的導覽系統,結合 3D 列印技術開發對應的展品觸摸輔具,可深化視障觀眾對於藝術作品的理解。且能秉持著「服務標章」的理念,以客製化服務 (Customization)、零障礙近用 (Accessibility) 及寓教於樂 (Edutainment) 的方式提供教育推廣服務。
iCARE文化近用服務宣示(左起黃素貞參事,鋼琴家黃裕翔,國立臺灣文館蕭淑貞副館長,南藝大劉宛珍,國美館蕭宗煌館長。圖片來源:https://www.191art.com.tw/news-in.php?page=1&cls=2&id=338
  • 最後,再次引用前篇提到過的【Smithsonian Guidelines for Accessible Exhibition Design】的應記事項(Notes to remember)如下: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are not suffering from, victims of, or afflicted by their disabilities. They are not overcoming their disabilities so much as the barriers that the rest of society puts in front of them.身心障礙者並沒有正遭受身障之煎熬,也非其受害者,或受其折磨。他們只是沒有很能夠克服這樣的身體不便,就像社會其他人無法跨越橫亙其前的障礙。
圖片來源:https://www.thc.texas.gov/public/upload/publications/Smithsonian%20Guidelines%20for%20accessible%20design.pdf

因此我所要強調重點是:

既然有了點字的細膩規劃,展覽設計也導入近用原則,加以有了「陶藝觸覺感知區」,卻未同步規劃「口述影像」服務....,可惜。我同意「藝術」並非全然都是源自知識的理解;但我認為器物藝術的賞析絕對需要知識的輔助。

  • 在「陶藝觸覺感知區」的展件,絕對需要「口述影像」的服務。無論是:
    透過現場或隨身語音導覽裝置讓視障者按鈕播放;
  • 或在展品旁提供「QRCode」讓視障朋友的隨行家人/夥伴協助掃描播放等等,都是不難解決的方式。

非常期待,在典藏展示組完成這樣的規劃後,館內的教育推廣組能夠接著去透入其專業,協助完成「陶藝觸覺感知區」更為齊備的近用設計成果。


一點建議,僅供館方參考。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