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被與不快樂的睡睡怪
小被與不快樂的睡睡怪

政大新聞系-〉台大新聞所

從台灣的「月經貧窮」與「月經污名」看見女性身體自主權

「月經貧窮」是近幾年才開始出現在大家眼界的名詞,但許多人仍對其感到陌生,本文介紹月經貧窮是什麼,也講述女性因月經遇到的困難,希望有朝一日能打造更友善的環境。

台北市編列6億預算,在五所學校試辦免費提供生理用品,預計明年推行至全市。而台南市九月開始也在多所學校及公共廁所放置衛生棉,推行月經教育,共同開啟月經平權的第一槍。蘇格蘭在2020年通過立法,政府有義務提供生理用品給「任何有需要的人」,長期倡議「月經貧窮」的議員表示,這是一項「進步且務實」的立法。

圖片取自台南市政府

>什麼是月經貧窮?

「月經貧窮」是指生理女性因為經濟困難,沒辦法負擔或取得足夠的生理用品,進而造成長期的負面影響。月經貧窮和月經污名在觀念保守的國家尤其嚴重,例如在尼泊爾女性月經來時會被關到與家人隔離的小屋,直到經期結束才能出來;非洲有些國家的女性無法順利取得生理用品,只好坐在沙坑讓經血流出,之後再埋起來。這些現象對女性的身心的會造成不良影響。

「月經貧窮」在台灣也不是假議題,根據公視統計,「台灣女性平均一生會花費台幣10萬元在購買衛生用品。假設女性每個月有一天因為生理痛需要請假,以平均薪資計算,這一輩子因為請生理假而少領的薪資,更是高達56萬元。」這對經濟弱勢的女性來說,是每個月都必須面對的困難,尤其在台灣的兩性薪資仍有不平等,使得「女性貧窮」也成為需要關注的議題。根據台大與倡議組織「小紅帽」的調查,台灣有超過四成的女性,會為了節省支出而減少換衛生棉的頻率,大大增加了細菌滋生的風險。

目前在立法院有「免費提供低收入戶女性生理用品」及「扣除生理用品營業稅」的提案,但都未能好好被討論。除此之外,還有經常被忽視的族群需要大家關心。障礙人士遇到經期時,需要的照護時數更多,有些無法自理的人,可能會需要例如紙尿褲等額外的衛生用品。若是住在照護院,則會有院方為了省錢,大量採購衛生棉統一發放,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適用的問題。面對有些障礙較嚴重的案例,醫生會建議手術拿掉子宮避免麻煩,但這是一項對人體影響甚鉅的手術,也關乎障礙人士的人權。

目前國際解決月經貧窮的手段不外乎是免費提供或減稅,但筆者認為,這些手段都只暫時解決了表層現象,月經貧窮背後隱藏了「月經污名」和「兩性薪資不平等」的問題,應該同時推行月經教育和性別教育,為女性甚至是所有性少數創造更友善的生活環境。

圖片取自素材庫

>台灣還存在月經污名嗎?

雖然不如以往嚴重,但月經污名仍存在我們生活。有些年紀較長的人仍是月經為禁忌話題、到超商買生理用品店員會詢問需不需要紙袋,看似貼心的舉動,事實上代表社會將月經視為不應被看見的東西,甚至連女性自己都這麼覺得。許多人會使用月經的其他代稱,但月經就是非常健康的生理現象,為什麼不能直呼其名呢?

免費提供生理用品的政策也遭人質疑是否應用納稅人(包含男性)的錢支付,這樣的質疑顯然是未將女性因月經遇到的困境看在眼裡、刻意忽視女性有更高比例成為經濟弱勢的事實。有月經並非女性自願的,從古至今有許多女性因月經遭受不平等的待遇,與其檢討為什麼要花這筆錢,不如先回顧歷史為什麼讓女生因天生的生理條件成為弱勢。

根據新聞文字,目前縣市所免費提供的生理用品只有日用衛生棉,可看出棉條雖然在國外已經大量被使用,在台灣仍然不普及,甚至被政府列為二級醫療器材。早在2017年就逾5000人聯署要將衛生棉條解禁,但食藥署仍以使用相關產品「有風險」為由,維持原決議。而棉條在台灣民間不普及的原因,還有「處女情結」。這些以「保護」之名設下的規範,在筆者眼中是對女性身體自主的侵犯。

提供中小學學生免費生理用品只是開端,不是結束,為了弭平月經貧窮及月經污名,甚至是落實性平教育,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