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被與不快樂的睡睡怪
小被與不快樂的睡睡怪

政大新聞系-〉台大新聞所

從東奧報導看邊緣化機制與微歧視

代表台灣參加東京奧運的代表隊中,有許多選手來自原住民族,拿下好成績後,新聞媒體相繼報導,其中蘊含著不少問題,包括邊緣化機制和微歧視。
截自網路

台灣選手楊勇偉日前在東京奧運男子柔道項目摘銀後,電視轉播和各家媒體紛紛以「排灣族勇士」、「排灣族戰士的韌性」等作為標題,此舉是否恰當引起討論。當漢人選手奪牌時,族群身份從未被特別強調,但為什麼當原住民選手有好成績時,族群身份卻會被特別放大。

>Cohen的邊緣化與他者建構

雖然這個現象十分普遍,但不代表沒有問題。這些報導無意間強化了我者與他者之間的區別,可能會使原住民族群更加邊緣化。以學者Cohen提出的「啟動邊緣化的機制」來看,首先是「烙印何為他者,何為我者」,由主流社會界定或定義出認同和規範。而東奧報導明顯將原住民選手與其他選手分割,加強「是族群帶給選手優異表現」的印象,很可能抹煞了人後天的努力。

再來是「漸進化的意識形態」,對邊緣者的負面態度與迷思融入主流核心,自然化為主流的價值觀。報導加深了「原住民都運動細胞很好」的迷思,使得較沒有運動天份的原住民更加被邊緣化,彷彿固定了原住民應該成為的形象。如果沒有照著主流社會對他者的期望走,就不會被看見。

「啟動邊緣化的機制」最後是「施展社會控制的制度」和「非正式的社會關係」,前者在報導中不容易看出,但我們可以回想殖民政府到中華民國政府先前對原住民的差別對待及壓迫,透過不公平的制度限制特定族群的資源近用權,施展社會控制。後者則代表體制外的歧視,在非正式的人際互動中,如行為舉止,對特定族群的偏見,更容易傳播及對該族群產生影響。這部分將在下文仔細探討。

我們並非要求報導完全不能提及原住民族群,而是希望在下筆前能夠好好思考文章對族群及社會的影響,避免「標籤化」或是「過度消費」。當我們與「台灣之光」共享榮耀時,也可以想想自己能為原住民族做什麼。包括部落主權、主體尊重、土地正義、正名等議題,都等著我們關注。

>藏在日常細節裡的「微歧視」

「微歧視(Microaggression)」是1970年代美國學者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主流社會對非主流社群的細微歧視行為。微歧視並不代表歧視行為比較輕微,而是歧視隱身於幽微之處,更不容易發現。原住民青年陣線引用的調查顯示,不只是心理,微歧視更對北美原民造成了實質的健康衝擊,近幾年來北美的原民社群也開始力倡主流社會應正視微歧視的影響。

微歧視時常包裝在玩笑或善意之中,許多原住民在和主流社群互動時會被問到「你很會唱歌跳舞嗎?」「你是原住民?你這麼白,看起來不像欸。」這些問題的背後的假設是一種偏見,認為符合某種刻板印象的原住民才是原住民,不符合某種條件或特徵就沒有當原住民的權利。這樣的假設,忽略了當代原住民族隨著歷史殖民的壓迫和社會變遷,有著多元的樣貌與經驗。

回到報導,同樣塑造出「原住民運動細胞比較好」的印象,彷彿原住民只有這個領域才是台灣的榮耀,何況還是靠血統。但是若直接將基因特色與某一族群標籤貼合,恐會陷入某種種族主義。大量報導原住民在運動、歌舞方面的長才,反而侷限了族群的多元發展。一方面喊著要提升原住民的權益,一方面刻意忽視傳統狩獵文化、土地權利、自治權和轉型正義。

在面對不了解或是不友善的時候,「微歧視」或許是一個不錯的話題切入點,比較能為聽者接受。而新聞媒體作為大眾的守門人、國家第四權,更應該避免對族群的微歧視,發揮教育閱聽眾的功用,去尊重多元族群。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