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nbolun
shenbolun

想让你追我。

年轻人选择不育的理由是否真的合理?生孩子是否真的有价值?

​前段时间朋友发来一个朋友圈截图,发圈的我也是认识的,只不过她经常把我屏蔽,因为我时不时喜欢挑战别人底线,不说到头顶冒烟不罢休,她受不了了自然就不想让我看见。这段话是个挺普遍的观点,它成为这个时代个人原子化生活后,有关我们面对下一代的一个应对方式。我个人迷茫,外加环境不堪,孩子是他者,我不知道怎么算是对ta负责,也不想让环境把ta变糟糕,但我又无力改变环境,于是我选择不生。说白了就是不解决。对于这个观点我确实想挑战一下,有很多想法,有很多想说的,试图在这里总结成文,认认真真地反对一把。

首先表明一下立场,我反对的不是不生,而是刚才图中这个逻辑链条和背后动机。个人迷茫与环境不堪,并不应成为不生的理由,真正的问题也不在于生不生的选择,而是这个自圆其说的过程之粗糙。要命的就是它展示出了对孩子错误的期许,及对环境无力的屈服,实质上和她所提到的不友好的大环境是同一个东西。

我始终是觉得,如果没有绝对自洽的讨厌孩子的理由,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找到一些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不可被任何其他个人实现方式所替代。想象一下,一个流淌着自己的血液和基因的孩子,和你分享着神似的笑容和后天被你影响的爱好,这难道不令人感到温暖么?当然了,这肯定也不是生孩子的理由,毕竟谁说人一定要完美满足所有个人实现的方方面面呢?

那不生的理由是什么呢?随手查了一下知乎上有关为什么不生孩子的帖子,出现的理由大概是自己的生存压力大、给不了好的教育,这两条基本上能占据到80%吧。当然了我也知道,能在网上公开讨论自己不生孩子的人也基本在一二线城市,在经济上碰到的窘境来源基本是相同的。只要后退一步思考一下,那我们的上一辈人是怎么过来的呢,他们的上几辈人的经济条件岂不是更不充足?这话问的人也不少了,回应的无非就是,年代不一样啦,现在小孩都用纸尿裤,你还能让你孩子用尿布吗?以前人生一窝,吃不起肉吃大馒头,现在孩子哪能经受起这么苦的日子?根本没什么好反驳的,要真能这么说服自己那也活得真是太虚无了。

说完物质,谈一下教育。不谈绝对特殊的在家上学人群,学校注定是绝大多数孩子受教育的重要的一环。我也承认,中国的教育系统确实有很大问题,如果没有钱就必须进入公立教育系统,而公立教育里除了令人发指的竞争,还有颠三倒四的知识常识,外加社会矛盾频出,一会儿出现老师虐待学生案件,一会儿又闹出学生之间纷争导致自杀,这种种状况的确是让人担惊受怕的来源。

我承认,经济问题和教育问题的确是两个横梗在面前的现实,但我想也不至于面对这两个问题羞愧到手足无措拒绝繁衍的地步。若是如此,战火纷争的年代除了一步步高龄化自我,群体灭亡外,还有什么选择呢?少给孩子吃一顿高档的西餐厅,少给他们用一些进口的纸尿裤,没有让他们去成昂贵的学府,这些都不会阻止他们良好地成长。我有一个朋友他父母是外来务工人员,说白了就是农民工,受着最差的社会福利待遇。他自己也接受的也是非常一般的教育,但现在他和妻子两人生了两个孩子,因为深知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社会缺陷,所以自主创业专注流动人口教育社区,很难说他过着什么样的物质生活,但肯定不算很差的,他带给孩子的也并非精英式教育,而是从他个人认知出发最好的教育,这其中包含了非常多家庭教育,至少从他对生活展现出的生机和信念来看,就远比那些吃着高档餐厅抱怨孩子升学难的中产要舒适得多了。

一二线城市的到达生育年龄的年轻人扪心自问一下,在经济上是真的比流动人口面对的问题还困难,还是在教育上获得的资源比他们还少,抑或只是自己对孩子良好的生活环境的期许,和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有差异呢?这种差异里包含了多少对美好生活预期的经济上的误差,又有多少是对良好教育认识上的误差?

在我看来,拒绝生育的原因绝对不是因为经济实在不达标,也不是因为良好教育过于昂贵,而是对所谓的理想生活的标准树立错误,这份错误不仅是对孩子,肯定也是对自己的。

每日的餐馆消费,每周的娱乐生活,每月的购物体验,每年的旅行机会,当物质生活成为一套既定的生活完美准则,那我想,孩子生活的完美准则也会变成:全新的物品使用、全套的家具购买、最贵的学习陪伴、最远的实践旅行。有时候我都看不懂人们是在认真对待一个孩子一条生命,还是假装自己在养一个已经让自己阶层翻盘了的皇帝。这无疑又落入了资本主义系统那套游戏规则,若我们自己不想被裹挟可以稍微抗拒一下,但孩子不行啊,孩子得用好的啊。不,我想说,肯定不是这样的。在我女儿的物质生活上,虽然Shell比我要宽松许多,但我们也依旧会给女儿购买一些二手书、二手衣物,或者索性问朋友要一些。功利地说,这样既省了自己的钱,也对环保做了点贡献。女儿也并没有觉得不妥,有几件二手衣服她特别喜欢,经常会点名要穿它们。对她来说消费的确是简单易得的方案,但具体消费什么和新旧无关和价格无关,只和她的眼缘有关。在孩子眼里,真正的价值是即时性和吸引自己的内容,而绝非背后这套商品逻辑。那被商品逻辑裹挟的又是谁呢?

前两天在北京Roundabout众爱慈善商店给女儿挑了3条好看的二手裙子和一些书。每隔一年女儿不再使用的衣物我都会寄给朋友们的孩子。

完美期望不仅是物质性的,还有对教育的。

曾经教育很多是由家庭完成的,父母是老师,同时也是教育资源寻找者,去私塾找老师,在工作场所找师傅。普鲁士教育方案推行之后,全世界都采用了标准化的教育模板,建一所学校,聘请专业的老师,家长在教育中的位置被剔除,教育成了一个行业,和生活隔离。现在,分工越来越细化,人和人联系越方便,我们对各个职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老师不仅要有教书能力,还要有对学生有心理洞察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师生的权力关系在慢慢转化,学生成了上帝,老师不能有半点怠慢,甚至要达到完美的标准,因为随时随地网络舆论就可能被调遣,大兵压进,再稳的心理也会受到冲击。但问题是,如同医患问题一样,我们对医生具有不切实际的圣人要求,若达不到就要医闹,我们也忘记了老师本身也可以只是一份工作,老师也是个具体的人,在中国如此庞大的教育需求面前,老师定然无法完成对每个学生的心理照料,无论公立私立都是一样的。我肯定不是在为部分老师错误的行为辩解,但要求老师和学校教育成为一个良好知识教育提供者、关心每个学生的自我认识发展是肯定过分的,更何况目前的公立教育体系之糟糕,很多老师也背负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和上级传达的政治要求,私立学校良莠不齐很难判断深浅,即便好一些也不应当成为完美期待的对象。说句狠话,这种期待实际上也是父母对自身责任的躲避。

经济上,我们完美期待孩子的物质需求得到最好的满足;教育上,我们期待孩子能接受到时下最好的素质教育。那反过来说,若真的这两点加一块都能满足,就能生孩子了吗?若是的话,我想也真是挺糟糕的,我们对一个人生命状态的理解也就只限于此了吗?那这时候,估计又有大把的人跳出来了,啊, 家庭责任也不可缺失啊;很多人自己都没有长大还是个孩子,再生个孩子也是对ta不负责任。再或者如同截图这位女士所言,大环境真的很不友好啊,哪怕家里有钱有爱学校优秀,但外部社会如此恶劣自然环境如此糟糕,真的能让一个新生的孩子诞生吗?

若话至此,我想,我也只能用一句我不太认同的网络暴力用语来回击这样的逻辑:如果真的如此不堪和恶劣,另一个生命不值得诞生,那你干嘛还活着呢?你若说你活着的目的是还有享受物质快乐的自由,那显然这份快乐自由都不足以支撑一个新的生命,要不然你就愿意生孩子了,让ta也分享这份物质快乐;若你说活着的目的是想改变目前的现状,那我也想说,你永远无可能改成你想要的完美世界,若无法达成完美世界,人就不值得活么,新生命就不值得来到这个世界么?

当然,这个回应也是够粗糙的,只能逞一时的嘴强。但如果这就是一个人不生孩子的深思熟虑的话,那我想,这份思考也太过轻率浅薄了。没错,我今天就这么刻薄一回。

人的循环往复和内里构建这几千几万年都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生活和精神诉求无非就是那些,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要我看,生孩子并不会给你带来完全没有体会过的焦虑,不生孩子也不会帮你想明白更多的事情。所谓的好多思考后的不婚不育行为,不是真正的思考,而是恐惧。这种恐惧和生育无关,早已根植在内心,不过是担忧生育后这样的恐惧加大而已。

那些冠冕堂皇打着为了另一个生命负责而不生旗号的借口,都不过是对自我焦虑的跪拜,拒绝生孩子绝不是对一个新生命的负责,而是向现有不满意的社会环境的妥协投降,生不生根本不是问题,而这背后自我麻痹的谎言才是真的不思进取。再说句功利的,真正的社会问题依旧需要靠人去解决,而不是减少人口,等到别人都解决完了以后自己坐享其成生一个孩子体验成果,这不才是真正的自私。与其呈现这个“思考结论”,倒不如承认对自我和社会现实的无能,启航寻找这一切。

初为人父的那天,我就看着这么个小东西,等待着爱意的降临。

我年纪也不大,今年31。但我始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从未认为有一天我的迷茫全都会得到解决,所以我始终浸泡在一个充满问题的状态中生活,从记事起是这样,到现在依旧是这样。我觉得这应该是一种常态,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奢望外部世界和内在精神问题全部得到解决后再做任何事情,如果真的要这样,那生命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因为我们连自己是否要被生下来都没有资格考虑,更不用说后来更多重大的人生决定都可能是在仓促之中完成的。从高考的志愿填写,到结婚离婚的选择,到工作岗位的确定,哪一个我们自己能拍着胸脯说:我100%确定就是它了!哪怕只有一个能这么斩钉截铁,这也算是莫大的幸运。如果有人要说可生孩子是另一个人啊,我们怎么能为另一个人做这样草率的决定呢?那我可不这么看,我倒认为“这个草率的决定”的判断是草率的。随便举个例子,国家总统是怎么诞生的?在管理几亿人甚至几十亿人之前,他们凭什么就有如此巨大信心去影响他人的生活和政策?我们凭什么信任他们能做出对我们正确的管理?若他们没有信念,我们没有信任,为什么社会还没有秩序大乱?到底是先确信完美的行事再促成一个决定,还是做一个决定后力图努力完善这个决定?

那生孩子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一个完美的期许?一个完美的选择?

都不是,就是这个决定本身,以及之后的实践。在现有的都市生活环境下,生孩子的确需要非常长远的生活考量,但是还完全不到要畏惧的地步,也不到要完全被社会走向裹挟的地步,因为那根本就和认真养育一个人没有任何关系。生孩子要的不是完美,而是我们自身趋向生命的完整,我们做的所有行动都是在完整生命而非完美化。和做总统、找工作、恋爱、结婚、杀人放火一样,生孩子也只能是一个决定在先的事件,即便思考再充分,都有可能错误,即便思考再完备,都有可能遗漏。我们对生养孩子的想象若是停留在自己不迷茫社会不动荡了再完成该决定的话,我想人类早就该灭亡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信念也终究会结束。我们看着灾难片里人类遭遇灭顶之灾时,一个新生儿的诞生感激地痛哭流涕,歌颂着生命的伟大,在影评网上大放厥词关于人类的梦想和希望,转眼在自己生活里就对区区小困难否定生育的可能,讲述着理性和责任的意义,这种分裂倾向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我们到底是真的认为生命是充满了生机和希望的,还是认定了生命是困难和痛苦的?我们选择不育是真的在为一个新生命负责,还是只想逃避自己所具有的社会责任,不仅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逃离,还要从生物的繁衍上拒绝?

写到这里,我甚至感到有些愤怒了。不育的确是一个个人选择,但我看到在大部分不育的选择背后充斥着对社会良知和公共生活道义的诋毁和放弃,最终走向只剩下一个个自我隔绝封闭的生活方式,还自以为站在了责任和道义这一边。“更坚定的不生孩子的信念”不过意味着更无奈的心理和更脆弱的选择,这种“思考”分明就是胡搅蛮缠。不生孩子的动机,不是让我们所反对的人和社会现状改变,反而只是更多袖手旁观的佐证。

我不是要劝任何人生孩子,我也无意劝说,再次强调生不生不重要,重要的是背后这套自我催眠逻辑。但我想,生养孩子这件事情在很多方面都依旧有着重要价值。可能有人会说生孩子不能落入功利的角度,孩子不是工具,不能代替我们完成什么样的目标。又是一番政治正确的屁话。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在哲学上虽然有瑕疵,但也轮不到我们在生育目的上进行拆解。若生育不能有目的,那在何种地方我们是真正完全没有目的的?在何时我们能真正做到纯粹的过程行动?又为什么在生育这件事情上就定然要求自己变得纯洁无目的呢?父母这个社会身份又天然地承担了像老师和医生这样的圣人光环吗?这难道不又是一种自欺欺人的逃避吗?

自古以来,生孩子从来没有过纯洁无暇的圣洁性,不是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的目的,就是为了家庭劳作的苦力,哪怕是上帝的儿子耶稣都是带有明确救赎人类的目的被放入人间的。即便你说我喜欢孩子,生个孩子我高兴,也为了能让他体验我体验的快乐,那也是私人目的,生孩子有私人目的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问题。对当代生活来说,唯一的问题出在了,当孩子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后,父母对其生活的过度掌控。这个问题成为一个问题也不过是近百年来的自由主义思潮之后的事了,古时候大家族很多孩子完成了家族联合的使命,有些却成为了祭祀或其余活动的牺牲品。

既然生孩子有目的,对于口口声声说对社会不满所以拒绝生育的人来说,孩子反而更能考验他们的愿景是不是真诚和持久的。教授孩子有良好的自我认识,教授孩子有良好的社会意识,和孩子共同打造他们对美好社会的想象,这难道不比只是反对现状却只能跟随现状,甚至拒绝和逃避现状更好吗?

一对前辈朋友8岁女儿然然写的小诗,爸妈帮她翻译整理发布公号,还印成了诗集,公众号的打款捐给了流动儿童。对然然的作品感兴趣,请关注:然然玩儿。

我不想说鸡汤,但我接下来这段话开头还真挺鸡汤的。

我女儿五岁,这五年我对人有了更多的理解,对自己有了更多的观察,对外部世界有了更多的思考,这些都是她带给我的。但我也知道,即便没有她,这五年我也依旧会成长,因为从根本上,我就是这样的人。但有了她,我的成长之路多了块版图也多了很多思考案例。她的存在的确减少了我很多的生活可能,但她的存在也在增加另一种生活可能,这些可能性的增加和减少都无法简单地用数据去量化。生孩子注定会改变自己原本的生活轨迹,但我想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事业的追求和金钱的渴望其实都远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强烈,一个小康而质朴的生活,一份稳定又不讨厌的工作(是的,不讨厌已经是很高的标准了),再加一些关系不错的家人朋友,就差不多构成了真实生活的全部,被一个全新的生命改变自己的生命航道也不是一个只剩糟糕的选择。wait,鸡汤后加勺滚油,说句不中听的,大部分人若只凭自己能力过的生活追求,还真的远不如一个孩子能带来的勃勃生机。

有些人希望对自己的探索来得更深一些,除了工作,市面上充斥着心理学、艺术课程、灵修体验、哲学思辨的活动,这些无非就是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希望能对精神生活有些更深入的感受,对生活庸常做一些抵抗和延缓。我目所能及参与过的活动也不少,可惜的是,无论是老师还是参与者们的探索都几乎只能停留在方法论和活动场域之内,并没有能力延伸进生活实践,有时候我会故意出一些难题刁难他们,似乎都无动于衷,显然是不会真正运用进真实生活。要我说,所有的生活细节都足够我们进行深入探索了,而两性关系和亲子关系又是其中最特殊也是最深入的探索课程,却也是目前被拒绝最彻底的。可能就是因为探索太深了害怕伤害到自己,才会选择一些简单的付费活动,在一个最安全的环境下假装感受一些浅尝辄止的试探。又有人肯定要问,“那不生育的理由站不住脚,可是成为父母真的不需要上岗证吗?我看很多父母真的没有资格成为父母。”这个问题我的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我的朋友李厚辰已经在他的翻转电台里详细讲述过了,我完全认可,他讲得也比我好,感兴趣的可以点击阅读原文。

这是一个所有价值都在被解构得彻彻底底的时代,但生孩子是真的有非常具体的具象价值的,也是真的有极其明确的抽象价值的。但这个价值的前提是先做决定,而不是先解决问题铺平道路。我们总害怕在不平坦的路上跌跌撞撞,可一条泥泞的小路对孩子来说比康庄大道更好玩呢,是我们自己想在大路上偷懒,找到一揽子打包方案,不仅仅是在生育问题上,在所有问题上都是如此。这既是对一个潜在孩子的拒绝,也是对我们自己当下具体生活的拒绝。

对孩子来说,我们无需为他们提供一个完美的环境来证明我们自己是好的父母,我们大可放轻松,让他们也成为探索人生这条路上的陪伴,当我们老喊着要探索自我的时候,为什么要把孩子排除在这个探索之外呢,这种两面派似的探索我很怀疑它的真诚。若我们当真能带有这样的放松感和探索精神,自然也会传递给他们。即便我们探索失败了又如何?什么样的生命旅途是好的,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坏的,这难道可以在探索之前就决定吗?我们一边抱着相对主义不放,口口声声解构所有价值却同时维护自己和每个普通人生活的合理性,一边又在生孩子上谨小慎微,妄想着一个完美的养育环境,生怕给他们一个错误的生活方向,斗胆再用一回粗俗的网络用语抨击:双标。说着不敢不想生孩子的,还是对美好生活有一个既定的标准,希望能提供给孩子这个标准但又生怕达不到。这样畏首畏尾的焦虑,让我无法不去类比高考95.34%那骇人一本率的南京一中门口,举着“校长下课”标牌的家长们。这是完全相同的焦虑,正是错误的期许导致了目前孩子的压力,也正是错误的期许让我们选择不生育;生了的参与恶性竞争造就目前社会现状,不生的恐惧自己无法自持,被这非人的社会环境所卷走。也不过是同一种思绪不同人生阶段罢了,若真生了,最后也还是成为自己反对的那些人。

说来说去,又说到这样一个无尽的话题循环里头。若不真正跳出这个循环,就必定在加剧我们所反对的。

到头来,钥匙依旧在自己手里,也必须在自己手里。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帮助孩子建构对自我的认识,对外界环境的认识,因为我们和孩子特殊的关系以及生活状态,我们有绝对天然的优势及义务去将这部分教授给他们;同时,作为个人,无论是否是父母,这个责任也依旧没有放下,那是对我们自己的,深入理解自我,寻找解决方案,完成个人愿景,塑造社会结构,即便再原子化的社会里,原子和原子之和最终也必将形成分子。

愿你我不再畏惧。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