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eta
Sheeta

在倫敦、北京、新加坡生活過的港女一名 更多雜想在 facbook @ sheetaonthejourney, twitter @sheetancities 我愛人間樂土,但願與風和唱,鳥語花香,春回大地,桃源美景,普天同慶,就算有千噸大砲,萬匹火力,就算有更發達的科技也好,可愛的大地,永遠都是人類的家鄉。

《便利店人生》隨想

****內文已盡量減少劇透,但仍有少量故事內容。如想完全避免劇透,請先讀小說吧!很短的,兩三天功夫一定能讀完****


當發現自己與大部分人想法不一樣,我應該

A)覺得自己不正常;
B)覺得其他人都不正常;還是
C)就不過是不一樣嘛 ?

古倉惠子從小的想法就跟所謂社會主流不一樣。為什麼小烏死了大家不烤來吃?要阻止同學打架何必花那麼多唇舌?長大後她為免麻煩,用各種方式扮「普通人」,貫徹這種直接、毋須多餘煩惱的思維。

以前女人出街唔正常,男人留長頭髮是正常; 中國人覺得吃內臟、雞腳很正常,鬼佬覺得用沒事就問”How are you ?” 正常不過。我們明知道所謂「正常」會隨時間、地域改變,但仍然樂此不疲地令自己儘量「正常」。

圍繞著「正常」有三個問題必需分開處理。什麼是正常/不正常?對於我們認為「不正常」的事物該採取什麼態度?如果「不正常」的是自己,我們該如何自處?

與自己不同的、很少聽聞過的,就會歸類為不正常,必須用豬欄將之圍起,以免被他們影響、污染。這樣做主要是為了證明自己「正常」,否則無情白事很難驗明正身所以人人都很努力去抓住與其他人相同的地方,來獲得一點安全感,希望自己「沒那麼不正常」。同時借此展示出自己高人一等,屬於社會的大多數,有權對「不正常」的人指指點點。

在我看來,那些總愛說其他人「不正常」 的人,不過就是自卑而已。

大部份人在使用「不正常」這個詞的時候,是帶有判斷的,而非中性地與「少數/小眾」同義。古倉惠子是在這樣的社會中,最理想的「不正常」狀態。她從沒有質疑自或其他人不正常,甚至其他人覺得自己不正常時,她也沒有感到太多困擾,更不會批判其他同樣「不正常」的人。當事情發展到衝擊她的底線 ,她便決心做回「不正常」的自己。

或者,我們未能馬上變成一個沒有正常或不正常之別的社會,也很難期望歧視會在一兩代人的時間內完全消除。作為一個「正常人」,我更自覺沒有資格叫小眾「睇開啲」,但最起碼,我想讓每一個古倉惠子都能安心地做自己,不要試著強逼或改變他們,就算是我們這一代人功德無量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