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eta

@sheetalaputa

《梅艷芳》

得知《梅艷芳》會在英國上映,雖然只是只有二十多個座位的小映院,仍是讓人期待萬分。本以為鄉愁加上對「新香港」下創作限制的同情,以及早聞劇組落重本重塑舊香港,我會更能包容這部作品的缺點。可惜離開戲院的一刻,仍是忍不住搖頭。我只能給這部作品五十分,其中四十分屬於王丹妮,而其中又有三十五分因為其神似梅艷芳,而不是其演技。

再談二等公民

事隔一年,不少計劃移民英國的港人已經到埗。不知是否為了讓自己好過一點,很多討論由過往的「會唔會被當成二等公民」,變成「只要有錢有學識,去邊度都唔會係二等公民」 。我覺得這種論調是很危險的,尤其是如果你有下一代。成年人的世界有很多社會道德和法律規範,就算人哋當你二等公民,你都未必感受到。

好好復活

休息就是隨心所欲地做想做的事,不用計較付出與收獲,不用擔心還有沒有下一次,生活中有時間可以揮霍,有餘裕可以發呆。

搵份好工不如搵個好男人

面係人哋畀,架係自己丟。尊重也得自己爭氣。

恐懼

早前因事匆匆回港,而且一待就是兩個多月。不知是戴著口罩還是別的原因,總覺得空氣中多了一種欲言又止的感覺。就算朋友之間的普通對話,也常出現「唔使講到咁白啦,你明啦」的有口難言之感。完成十四天酒店隔離時,食肆晚巿已經禁止營業,兩人一枱又硬生生分開一家人,因此總是躲在家裡算了。

我們萬歲

我很喜歡看日出,到各地旅行都會看,但卻少有機會看日出的維港,本身是新界牛,亦很少通宵(連大學年代也是,我真的很需要睡眠)。陳奕迅的日出 live 提醒我,一直錯過了那麼美好的一幀風景。他是在串串的政治風波中,少有地避過了黃藍之分的藝人。去年被指演唱會海報掩眼,是港獨支持者,居然也...

希望

昨晚就想好了,今天要寫一篇24小時後就不能再寫的文章。坐在電腦前足足兩小時,還是下不了筆。實在太多東西,可能從此一去不返了。當然,太陽還是會如常從東方昇起,直到有一天,人大常委通過,太陽要從習主席的家鄉出法才是愛國愛黨的說法。噢,不,習主席就是我們的太陽啊。

拾香‧弟弟

時局艱難,讀冷冰冰的政經分析之餘,身邊沒有暖心的香港故事,站在書架前良久,我又翻開《拾香紀》,一口氣再讀完陳慧另一本以家庭敘事側寫社會大時代的《弟弟》。讀完心情更抑鬱。===劇透分界線=== 《拾香紀》故事終於1996年,《弟弟》始於 1998 年。

放生地攤

我很喜歡吃魚,超市只有包裝好的魚柳,高檔魚店的魚又放得像百貨公司陳列品,我看得周身唔聚財,忽然懷念幾年前居於南倫敦時相熟的魚販。Deptford High Street 每逢星期三、五和六會化身為市場,乾濕貨各佔一半。平日也有一間魚店開門,我卻獨愛那擺攤那一家,總等到有市場的日子才吃魚。

二等公民

移民又再成為熱話(到底一年要成為熱話幾多次?)見到英國香港人谷有人討論,朋友問移民會否淪為二等公民,問大家在英國有冇呢種感覺。歧視與否其實不是移民最重要的考慮,自己想點先係最重要在倫敦,日常生活中很難會感覺得到歧視的。與陌生人的交往中,倫敦作為國際大都會,多種族共處是日常生活的一...

異地求生本能

一個人要有幾自私,才會冒險讓全機人攬住一齊死?答案是:其實都唔使太特別自私。試想想,在英國確診後,如不是病到就快死,醫院會叫你返屋企自我隔離,瞓多啲覺飲多啲水。作為一個病人,面對自己患上一個暫時無辦法醫治、留在家中隨時由輕症變重症的情況,求生是本能。

人人變廚神

自從復活假期後,人就有點懶散(謎之音:藉口!其實一向都咁懶!),無論是工作或是其他計劃都停滯不前,總是在賴床或者玩手機。唯獨有一件事情例外,就是煮飯。就算沒有家居隔離,我一向都日日煮足三餐。朋友覺得花時間花精神,我倒享受其中。如今買餸煮飯成了唯一個沒有罪惡感的出門原因,大家都開始動起手來。

抗疫大台

新加坡終於要拉倒,不少香港朋友有點幸災樂禍,一副「哼!還敢取笑我們?」的樣子。我倒有點羡慕起新加坡人來。李顯龍政府打從一開始就封關、強制檢疫、瘋狂追踪密切接觸者。新加坡只有機場一個關口直接面向大陸,也早早就減航班。在Mask or not mask 的第一仗上,新加坡其實是賭贏了...

英式佛系抗疫

英國抗疫政策震驚十三億人,我都陸陸續續收到朋香港朋友短訊,問我夠唔夠口罩。其實除了上月從香港返倫敦當日外,我一直都無戴口罩,並且儘量在家工作。早二月中旬還坐過一兩次地鐵,後到兩周前基本上只踩單車出入。英國大部份地方人口密度低,只要小心留意,要保持一兩米距離是做得到的。

道聽途說

發現自已有很多時間都被資訊吸走了。是資訊吸走我,不是我吸走資訊。以今早為例,我已想好要寫什麼,一打開電腦,螢幕上出現昨晚臨瞓前查看的電子郵箱。有新郵件。一個連結接駁到下一個連結,一貶眼15分鐘就過去了。每次碌完手機抬頭就彷彿見到這個畫面….然後手機又彈出通知,噢breaking ...

你歧視我?我想歧視返你呀

歧視一向都存在,只不過英國人一向善於隱藏,今次藉著武漢肺炎將不敢說出口的話都喊出來了。如今東亞人種走到街上都冒著被指罵的風險,早兩周還可以假稱自己是日本人避一避,鑽石公主號淪陷後日本人也無法倖免了,更不要旨望你有時間解釋自己是香港/台灣人,會罵你的白人大概連新加坡是獨立國家都不知道。

流亡海外港人的「阿婆理論」

願榮光歸香港一轉眼,四個月就過去了。作為流亡海外港人,我先是慌亂了一輪,沒日沒夜地看直播、追讀新聞;參與了大大少少的倫敦集會;後來開始覺得要落手做點什麼,就跟幾個朋友開project,風風火火一陣子,大家開始集體爆廠,沉寂了兩星期。我有時不敢跟香港的朋友說什麼,總覺得他們比我艱難...

《便利店人生》隨想

****內文已盡量減少劇透,但仍有少量故事內容。如想完全避免劇透,請先讀小說吧!很短的,兩三天功夫一定能讀完****當發現自己與大部分人想法不一樣,我應該 A)覺得自己不正常;B)覺得其他人都不正常;還是C)就不過是不一樣嘛 ?古倉惠子從小的想法就跟所謂社會主流不一樣。

化繁為簡

話說剛寫畢上一篇文,就見到同事回覆我的電郵: “我很樂意回答任何技術性的問題,但我唔係好明你嘅郵件講乜,可唔可以簡單少少?” 我花了十秒懷疑自己:係咪我英文唔好?差到同事唔知我講乜?抑或真係太少寫字,內容結構出現問題?又或者我理解系統運作有誤,所以同事不明白我指的是什麼部份?

繼續寫

大英圖書館最新展覽以”Writing: Making Your Mark”為題,探討文字幾千年來在世界各地的演變。British Library: Writing: Making Your MarkBritish Library: Writing: Making Your Mar...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