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ola
Sharola

頭薦骨/身心學/澄心/SRT/一人公司/被動式投資,關注個人安康發展與生活品質(QOL),個人接案中。 詳情請洽:https://tinyl.io/3L4b

《一人公司》書記(4):教學與反思

保羅‧賈維斯,《一人公司》

教你知道的每件事

我們推出一項產品時,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是,我們開始分享我們所知道的事給其他人。

教導別人有幾種好處,一方面來說,我們在教導別人時,我們其實是在分享我們所知道的,這種分享的過程會與受眾建立關係,這同時也會建立受眾心目中這個領域與自己之間的連結。換句話講,當受眾想起我們的名字,或者談論我們所涉及的領域時,便可能直接連結到我們這個人。

此外,教的過程會讓自己的產品變得透明化,讓客戶清楚自己買了什麼、優點是什麼、可以解決什麼自己沒想過的問題等等。而教導其他人,並不會讓自己的生意變差,反而會更容易被想到,而且會因為自己開誠布公所知道的一切,而更能建立與客戶之間的信任關係。

這同時也是一種建立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的方式。


布侃南,《連結》,講述弱連結的傳播性,到這個世界如何塑造

布坎南在《連結》裡面提過的弱連結,也會透過分享逐步建立起來。我們熟悉的那些人,家人、很親的朋友、伴侶、親戚,這些具有強度的連結建立了屬於我們的緊密關係網,我們對這個關係網裡面的角色有著一定程度的熟識度。但是會拉近我們與陌生人之間的距離,或者讓我們被更多人所熟知的連結,其實是那些我們不太有連結,可能就只是見到面會「嗨」一聲的那些人。換句話講,是弱連結。

透過與客戶建立互信關係,我們就有可能擴展我們的信任網,透過客戶介紹,我們與客戶的朋友們建立起了連結;而透過教學,我們與更多人產生了連結,我們讓我們自己曝光在網際網路上,我們就隨時可能透過網路這種弱連結的型態會見更多人。

下面的影片展現的布侃南提到的社會建構模式。

侷限式擴散聚合的過程

科學家透過侷限式擴散聚合(diffusion-limited aggregation)這個模型展現了一種隱藏在表象背後的邏輯。這個實驗的設計是這樣,在一個有限的空間裡面,有一團已經成形的分子在空間中間,以及一堆在空間中隨機散佈的原子。這些原子在這個空間裡面隨機碰撞,如果碰到中心的分子,原子就會黏上去。很酷的是,這些原子黏上去的方式會像是下面放上的這支影片一樣。而且當分枝長度增加原本的50%時,分枝數量大概會增加為三倍。

因而,原本就大的會越變越大,然後慢慢形成一個連接網,會像是這樣:

一個開枝散葉的概念

反思:台灣環境發展一人公司嗎?

這個問題源於我在讀到作者將一人公司的目標設為客戶成功時,冒出來的第一個想法:「台灣人的消費習性跟美國人有差別,那麼,作者提的這個概念還適用於台灣市場嗎?」基本上,我覺得還是適用,但這個適用除了作者提出的一些概念,比如說前文提到的,推出的產品有足夠大的市場,建立起足夠的流程,並能夠解決特定的問題以外,還會有一些前提:

  • 盡可能降低持有辦公室或使用建物的成本,比如說行動工作者,或者月租型一人辦公市
  • 盡可能降低工作中被打擾的可能性。工作中被打擾會形成一種無形的時間成本,被打擾意味著我被迫從自己專心處理的工作中被拉出來,那就如同潛水潛到一定深度時,突然被拉到海面上一樣,這會讓我們必須花費一段額外的時間,再重新潛回原先的深度。此外,被干擾還會強迫我們的大腦花費額外的資源做判斷與決定,而這些會打擾自己的因素,有至少一半是無關緊要的,比如說划手機、突然想到信還沒回所以回信、工作到一半突然同事找你聊天之類的。基本上我們可以這樣看:工作中最大的隱形成本,就是辦公室突如其來的八卦、瑣碎事務、以及無法專心的環境
  • 盡可能確立自己的個性。個性意味著有自己的聲音、看法、見解,而我們的受眾知道我們的看法時,會更能夠了解自己在做生意的人是誰。不過這可能會遇到另外一種麻煩的情況:被瘋狂洗評論。因而,這時候要怎麼做,就會看我們的受眾是誰而定。
  • ‧有一套面對非受眾的做法。我們應該可以很容易理解,那些會對我們酸言的,通常也不會購買我們的產品,應對這些人的方式就有所需要。基本上,沒有一體適用所有人的方式,而可以確定的是,想討好所有人時,我們就吸引不到任何人,採取中立的立場往往會適得其反。至少以當下的現狀來看,離開中立而靠往極端點(但並非完全站到極端),會比較容易吸引到與自己意氣相投的人。
  • 維持固定的紀律。一人公司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宣傳、行銷、回應、寫文章,基本上開設一人公司的人,花在非專業項目的事情會佔去自己工作時間至少一半以上,這會讓人很容易迷失在做事情裡面。維持一定的紀律,是在繁忙的生活裡找到一種準則或中心感,比如說每天早上起來就固定完成一件與核心業務相關的事、固定每周四才開會、每天下午才撥出一小時專門回信等等。

關於紀律,還有一點可以談的。一人公司非常需要個人紀律,如同被動式投資,一人公司需要長期持續而穩定地每天做一些,每天擴展一點點,然後逐漸累積起自己的本與客戶或受眾,這段過程是一段漫長的積累,不只是專業的深度,同時也包含各方面擴展的廣度,甚至也必須將自己生活的品質考慮進來(事實上,工作與生活怎麼可能分開來看呢?)。

一人公司其實蘊含了我們讓生命至善化的幾種特點:內在與外在的安全感、自我完滿感、自我良善與圓善化、深刻關係的連結、群眾關係的建立、外在身分的形塑,甚至最後會到如何在完滿他人的過程裡,我們自身也被完滿。這是一種職業的理想型:我不再只是從事職業(career),而是從事志業(vocation)。

回過頭來看標題的問題,台灣適不適合從事一人公司?或許回過頭來看一人公司的定義,會比較容易回答這個問題。一人公司更偏於一種對於工作的理念,因此,即便受聘,也有機會發展一人公司。但通常大企業職務分工明確,因而受聘於大企業者,會有先前提過的專業窄化的困境,同時也會遇到受聘者隨受聘時間增長而逐漸遞增的沉沒成本。受聘於職務不明確的小公司,在工作多角化的情況下,會對整個工作的流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這也會增加我們對於細節參數的了解,比如說傳統產業的製程流程中,QC需要多久,洗一塊板子要怎麼洗,CNC要怎麼用,或者黃光怎麼走等等。對這些小參數有了解,會有助於我們銜接自己專業以及對外。

所以我會說,台灣仍然適合發展一人公司,但是自僱跟受聘各有優缺點,端視自己想要從什麼樣的出發點開始。相對容易的出發點,或許是從受聘於相對穩定的大企業出發,然後逐步發展出自己的專業圈。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