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ola
Sharola

頭薦骨/身心學/澄心/SRT/一人公司/被動式投資,關注個人安康發展與生活品質(QOL),個人接案中。 詳情請洽:https://tinyl.io/3L4b

經營關係能降低經營成本

一人公司強調的成長上限概念,對我在反思當代的經營模式時,有很大的幫助。

對成長設上限,那也代表讓一個人重新開始思考成長以外的目標所在,當我們不再只是思考只是成長時,我們才有可能探索為什麼要有企業,為什麼要經營這份生意。不追求無止盡的成長,只追求合理報酬聽來簡單,但是金錢有一種追逐成長的魔力,當生意沒有中心感,或者永續的目標,就很容易將目標設在追逐成長上。

對成長設上限的另一個好處是,我們可以限定我們的TA(目標客群,target audience),我們不必試圖留下所有客戶,或為所有人營造好印象,那會讓經營者在對外說話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有自己的聲音。某方面來講,這會讓經營者變成一部份人口中的異端,但另一方面,這也能找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客戶,因為客戶知道自己在想什麼,有什麼價值觀,是怎麼看待自己的產品等等等等。

這種溝通模式會讓自己變透明,那會無形中增加信任感(當然,我們還是得要有自己的基本信念與價值觀)。而那些與自己抱持相反價值觀的人,通常也不會來和自己交易。

客戶在傳統商業模式中,常常變成只是金錢提供的來源,與公司之間的關係是商業上的交易。換句話講,客戶不被當人看,維繫與客戶之間的關係變成額外的開銷。然後客戶在使用產品上有問題時,得到的通常不是罐頭式的回覆,就是需要在一片選單叢林中摸索,然後好不容易才找到自己想問的問題,或者連找都找不到,只能在跳出「你覺得這有幫助到你嗎?」這個視窗時,才能按下否表達意見。

客戶的信賴度、對客戶的同理心,一些小小的客製化,或是真的聆聽到客戶在說什麼,這對小公司而言,有很重要的意義。已有研究顯示,陌生開發所需耗費的成本,平均來講,是維繫舊客戶的五倍左右。

同理心、聆聽、包容的對話環境,這些是理想上的客戶互動。

不過遇到奧客怎麼辦呢?這就會留到下一次來寫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