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鼠办梁同志
灭鼠办梁同志

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一只仰望星空的猫。 专注、执著、坚韧、自知,全力以赴,永不懈怠。 人永远不可能打败时间,唯有创造,才是人与之作无谓抗衡的唯一途径。 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攀岩教给我的那些人生道理

【原载于豆瓣:https://www.douban.com/note/711870348,作于2019年3月26日】

一、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岩友有线爬。

要想知道一条野攀线路或者一片户外岩场有多经典,观察它的接近路线就行了。如果你看到超过两队岩友停好车以后像赶火车一样抓起预先整理好的装备包健步如飞地冲向岩壁,一路上相互钩心斗角,不断使出挡拆、抄近道、内线过弯等团队战术迂回超车,那必是经典中的经典无疑。

为了能第一个到达岩壁抢占线路,岩友们不惜凌晨在寒风中开跋,只为迎着天边的第一缕日光开始攀爬。尤其是对多段结组线路而言,最烦的事情莫过于有一组慢得要命的攀爬者在自己前面挡路,上下两难,欲哭无泪。此时,尽早到达岩壁就成了在天黑前顺利爬完线路的重要保障。即便是运动攀的岩壁,到了上午,热门岩壁每条线路底下也都会是人头攒动,让人怀疑是不是又回到了城市里的岩馆。

所以,不要赖床,不要犯懒,领先一步,舒畅一天。对攀岩者来说,还有什么比“勤奋”更值得赞美的品质呢?

二、越是困难的时刻,越要清除杂念。

你已经看到了线路顶端的保护站,还剩最后一个挂片,你就要到顶了。前面的十三个挂片,包括难点动作,你都没有掉。但你的小臂此时胀得快要爆炸,力气几乎耗尽,你已经在面前的这个休息点轮流甩手甩了半分钟,尽管对你来说这段时间好像有半个小时。你实在是受不了了,准备冲下面大喊“收绳!”,“诗欧收”的“诗”字已经出唇,但是转念一想——不!!!我离红点这么接近,现在掉多亏得慌,多没面子呀!啊啊啊我为什么要来这儿为什么会被困在三十米高的岩壁上动不了为什么刚才爬之前不多吃个能量棒为什么昨天晚上睡那么晚——我他妈为什么要攀岩!!脑海里闪过所有这些念头其实只花了半秒钟,但你感觉你的胳膊更累了。我要红点!不,我没劲儿了!再冲一把!不,我抓不住那个点了!太阳从云层背后多露出了小半个脑袋,你似乎感觉到打在身上的光线温度增加了零点三度,这成了最后的那根稻草。你松手了。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与此同时在另一个平行宇宙里,同样处在体力的极限,但那个你迅速意识到并切断了脑海里刚刚冒芽的种种杂念,集中注意力在下一个动作上。先出脚,移重心,再上右手,因为是左手发力,所以下一次甩完左手以后立即开始行动,动作一定要快,一秒钟耽误不得。深呼吸,调整一下心跳,一二三,发力!伴随着一声大喊,那个平行宇宙里的你红点了这条线路,走上了人生巅峰。

三、对成长要有耐心,日拱一卒,不期速成。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难度也不是一天涨上去的。随着水平的提高,进步的阻力也会越来越大,爬线的难度每涨一级所需的时间以几何级数增加。越是快到瓶颈期,越会发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可能两三周不爬,身体就失去了攀岩的感觉。“很长时间一直没有长进”,大脑缺乏迅速可见的正反馈,最容易使人失去兴趣、心灰意冷,这恐怕是大多数人在某件事情上最终放弃努力的普遍原因。

但是反过来想想,“不进则退”,同时也意味着“不退则进”——只要坚持下去,不就一下子击败了大多数人吗?至少,拼到最后,不会懊恼,不会后悔。人一辈子能专注做好一件事就不易,就算做不到,拼尽全力,起码也图个心安。也许你会有所突破,也许不会,但重要的是不要放弃付出。

四、社恐有时候只是因为对话题没有激情。

我在平常工作中和生活里是个非常恐惧社交的人,会尽一切所能避免跟人说话,能用一句话解决的问题绝不费两句话,交流的目的一旦达到恨不得立马脱身。然而一进山野,一到岩壁底下,我发现自己一下子变得“神经很兴奋,话多,爱唱歌,身体也不大协调”……不由自主地喜欢插话,喜欢跟人聊天,从分析线路动作,到交流爬过的印象深刻的岩壁,攀岩遇见的奇人异事,训练心得,等等一切。就像人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会止不住地兴奋一样,能够暂时战胜社恐,或许也是出于喜爱吧!

五、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是一生的功课。

攀岩的状态真是一个玄妙的东西,状态好的时候,觉得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和战斗欲望,状态差的时候,则是畏首畏尾,爬不了两条线就累得够呛,再好的手点就是死活也抓不住。发现自己攀岩状态规律的过程,就是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更加了解的过程。

影响状态的因素,往往是生活中一些很小很小的细节,比如我就逐渐发现,对我自己来说,如果下午喝了咖啡,晚上攀岩一定很快就会没劲儿;如果前一天晚上睡眠严重不足,第二天攀岩就会因为精神不振而更加畏惧;晚饭吃了太多红肉,随后攀岩会觉得身体发沉;攀岩前适量吃点儿碳水,有助于爬得更长久;指甲太长了影响抓小扣点,但刚剪完指甲当天去爬也有可能会不适应,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些“规律”有的可能背后存在普适的道理,有的可能只是我个人的现象。

在实践中不断观察、总结、修正,慢慢地你会对自己的力量和弱点更加了解,于是才能有效地自我调整状态。这种对身心全盘掌控,随心所欲调用的感觉,正是攀岩过程中追求的终极目标!

六、适量的焦虑有益成长。

拜各路贩卖焦虑赚取流量的“导师”所赐,现代人们往往视焦虑如洪水猛兽,谈之色变。然而焦虑真的有那么可怕吗?你产生焦虑是因为你有所求而不得(或是怕将来不得),而“有所求”本身并不是坏事。一切的关键在于是把焦虑转化为行动的动力,还是抱怨的借口。

多少成了名的攀岩者,如Adam Ondra,如Tommy Caldwell,如Margo Hayes,他们面对暂时的失败时也会愤怒,也会焦虑,他们会把这些负面情绪表现出来,但他们不会让愤怒和焦虑影响他们任何一个攀爬的动作,因为他们能够及时控制情绪,而不是让情绪控制自己。不止一位职业攀岩者谈到过,适量的愤怒使他们训练得更努力,爬得更好。

正如歌里所唱:“可万事都一笑而过,还有什么意思呢?”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万事拼到最后,决定潜力的不是天赋,而是心态。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