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鼠办梁同志
灭鼠办梁同志

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一只仰望星空的猫。 专注、执著、坚韧、自知,全力以赴,永不懈怠。 人永远不可能打败时间,唯有创造,才是人与之作无谓抗衡的唯一途径。 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攀岩三年,一点随想

【原载于豆瓣:https://www.douban.com/note/700192427,作于2018年12月15日】

从决定开始认真攀岩到现在,差不多有三年的时间了。这三年里,我深深地被攀岩的魅力所折服,有了一些进步,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同时意识到还有更多的奥妙等待着我去挖掘。最近一段时间,感觉自己就要遇到瓶颈,于是想把这三年来的感触简单总结一下,重新理清脑海里需要时刻谨记的要点,以便面向必将更为困难的下一年,蓄力再出发。

第一次接触攀岩大概是在2015年中,彼时我刚刚踏入户外界的门槛,全心全力放在一直都最为感兴趣的登山上,两个月内四飞丹佛,如集邮般爬着科州一座座3级或以上的“14er”(海拔14000英尺以上的山峰)。按照优胜美地分级系统(Yosemite Decimal System,YDS),3级开始需要手脚并用,4级则是更陡峭的手脚并用攀登,到了5级就是攀岩的范畴了,并细分出了从5.0、5.1、5.2开始无限向上延伸的难度等级。这使我意识到,要想登上难度更高的山峰,攀岩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那时我在芝加哥上班,公司楼下就是市中心的千禧公园和戴利公园。戴利公园刚刚竣工,公园里设有一面室外的人工岩壁。于是当我吃完午饭下楼散步的时候,便萌生了想去试一试的念头。为了壮胆,还拉上了一对户外伉俪好友(他们现在也深深掉进了攀岩的坑),一切就是这么开始的。然而对于中学体育课跑跳等下肢运动能得优良,实心球、引体向上等上肢项目却连及格都困难的我来说,攀岩的起步并不愉快,我当时甚至在内心断定:我不擅长攀岩,绝对不会对这项上肢暴力运动感兴趣。

芝加哥市中心戴利公园的室外人工岩壁,后面红色菱形轮廓的建筑就是公司所在地

转变发生在2015年底,我决定把户外当作一个重要的人生支点,决定认真地通过刻意练习来提高水平。我开始越来越懂得欣赏这些特质:专注、执著、坚韧、自知,全力以赴的勇气,以及能够驱动身体的强大意志力。于是攀岩作为一种锻炼的途径,真正被我当成了一件想要拼尽全力做好的事。

刚刚开始攀岩,不认识一个朋友,而且上肢力量和耐力都奇弱,于是头一个月每周四天都在对着同一条带有自动保护器的5.10a疯狂死磕。后来一位也攀岩的小学同学从波士顿来访,她轻轻松松就上了一条5.10b,对当时的我来说这个差距仿佛遥不可及,然而这反倒更激起了我的斗志。

在这不停“奔跑、跌倒、奔跑”的路上,我一点点开始领略到攀岩运动本身的魅力。攀岩是一项非常非常综合性的运动,力量、耐力、技术、灵活性和头脑,这五大方面缺一不可,并不是只要举铁拉引体练出大力水手般的肌肉就能靠蛮力征服一切。这使得攀岩变化无限,乐趣无穷。

我曾经总结过攀岩者的“进化论”:从把攀岩当作一场游戏,到一种锻炼,一项爱好,一份执著,直至一种生活方式,到最后——攀爬即人生。很多时候,两个人能不能成为长久的攀岩搭档,水平的差异并不那么重要,更为关键的是对待攀岩的态度,也就是在“进化树”上所处的位置。

进化到“一项爱好”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开始上课、读书、看视频,主动探索新的攀岩领域。我2016年1月学了先锋攀登,7月第一次户外野攀,8月搬到加州,开始更频繁地户外野攀,12月上了传统攀的课。2017年1月买了攀岩训练手册,同时开始控制饮食,2月买了指力板,6月第一次爬多段结组,7月第一次真正传统攀先锋。2018年2月在岩馆开始集中练习先锋攀。头两年,在岩馆里的进步幅度基本保持稳定,大概三个月涨一小级(例如从5.11a到5.11b),第三年的进步则明显减慢,但因为集中练习,先锋攀的难度追上了顶绳,保持在顶绳难度以下一个小级的差距。

在进阶的过程中,有一些小小的心得体会,值得一说。

一、户外野攀

室内攀岩之于户外野攀,就如同在跑步机上跑步之于越野跑。开始户外野攀以后,你会发现在岩馆攀岩的乐趣与之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户外岩石千变万化的手感,在岩壁上寻找手点脚点的挑战,路线顶上开阔壮美的风景,在看似不可能攀爬的墙上探索出神奇爬法时“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这些都是野攀独特的乐趣所在。

Owens River Gorge,跟岩壁相比,人类太渺小

于是我把提升野攀的难度水平和经验立为了攀岩的最终目标。室内攀岩作为一种训练手段依然非常重要,但它是为了野攀而服务的,不是目的本身。岩馆的线路常换常新,永远是磕不完的,所以需要适度放松对于在岩馆磕掉所有自己水平上下的线路的执念,而专注于经验的积累、技术的运用、身体的进步。

二、全面发展

集中练习先锋攀一段时间以后,我意识到先锋训练是不能完全取代顶绳训练的。原因在于,岩馆里(至少我所在的岩馆里)允许先锋攀的线路的风格大多相对比较一致,是从微仰角到大仰角的平面或内角(dihedral,即两个平面小于一百八十度的向内夹角)岩壁,手点相对好抓,因为是仰角,所以对力量和身体核心控制要求较高。

但是,岩壁的种类不止于此。向里倾斜的斜板(slab)岩壁往往手点脚点奇烂,可以练习平衡感、灵活性和精准技术。外角(arete,即两个平面大于一百八十度的向外夹角。法语里“arête”是“脊”的意思)岩壁可以练习挂脚、后仰和平衡技巧。更不用提还有传统攀的基础——裂缝攀登,几乎可以算一个截然不同的全新领域。而这些类型的岩壁在岩馆里往往是没有快挂供先锋攀登的。因此先锋与顶绳不可偏废。一个可行的方案是:人少时先锋为主(先锋攀要求冲坠范围内不能有人,也不能爬到别人的冲坠区里去,因此需要更大的空间),人多时可以练练顶绳(人多时往往无法计划,只能赶上哪条线没人就爬哪条),每周一次练习爬缝(如果传统攀在你的攀岩目标范围内的话)。

三、攀爬心态

攀岩的状态受心态影响相当巨大。如果你也是攀岩者,那你说不定也体验过下面这种情境:带着害怕、犹疑和不自信开始攀爬,恐惧使人本能地身体僵硬,过度用力,动作走形,停止思考,手点抓得过紧,更快地耗掉所有力量,手臂开始酸胀,而疲累的到来会令人更加紧张害怕。对攀岩者来说,这是最最恐怖的恶性循环。

最深切地感受到这种恶性循环,是在今年10月爬El Capitan East Buttress路线途中。冲坠了几把以后,恐惧开始袭来,完全不敢做动作,到后面比较容易的几段都爬得很累。

El Capitan East Buttress中间的一段

最理想的状态是,一旦上墙开始攀爬,就进入一种类似于冥想的入定状态,脑海里没有杂念,只专注于控制节奏和思考动作这两件事。而如何应对恐惧,特别是传统攀先锋时的恐惧,将是个一生的难题。我觉得,需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大脑,与恐惧共处,尽可能少地受其负面影响。除了积累经验,恐怕别无他法。

与恐惧的恶性循环相反的另一个极端——过分自信,同样也不可取。要记住:不管定级相对自己水平有多容易,也没有哪条线路是你天经地义就“应该”可以上去的。户外的线路尤其如此。首先,定级本身就是个主观评价,一个人的5.10b可能对另一个人来说就是5.11a。其次,户外爬线的影响因素太多太多:气温太热或者太冷、湿度太高或者太低、攀爬时没有找对路线方向、一个很好的手点或脚点没有看到,这一切都可能导致一条“简单”线路被活生生爬成难线。我在Bowman Valley岩场就爬过这样一条热身线,Mr. Nice Guy(5.10a),因为岩场比较新所以手点上几乎没有镁粉痕迹,有好几个极佳的侧拉手点隐藏在面前岩石侧方向的边缘上,却很难发现。虽然最后红点了,但感觉自己耗费的力气完全不亚于爬一条直截了当的5.11a。

Bowman Valley > Larry Land > Mr. Nice Guy(5.10a)

四、保持信念

如何在攀岩的低谷和瓶颈期里保持信念,相信自己能够进步?这是攀岩进阶过程中我觉得最为困难的一点。在攀岩的训练中,不快乐的时间远远比快乐的时间要多。尽管经过艰苦努力后终于红点,征服一条困难线路那一刻带来的成就感无与伦比,但是在“登顶”之前,那漫长的一次次无功而返,却是最折磨人信心的东西。如果遭遇两个月的红点荒,你会情绪低落,怀疑自己吗?如果是六个月呢?一年呢?我真的不知道答案。或许唯一能做的,就是细分磕线项目当中每一处微小细节的每一点微小进展,以此不断勉励自己。偶尔用一回“精神胜利法”,说不定还是有帮助的吧。

五、攀岩记录

详细地记录自己的攀岩历程非常有用!我现在有一张谷歌表格,记录每一次野攀爬过的路线和结果(是否红点),也会简短写一下线路动作要点。除了能够看到自己的各种统计数据以外,最大的好处便是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红点金字塔”(即每个难度各红点了多少条线,一般来说难度越高数量越少,呈下大上小的金字塔状),用来指导自己选择下一个阶段适合挑战的线路目标。其实在岩馆的室内攀爬训练也最好作同样的详细记录。

我一般不喜欢在公开场合谈论自己攀岩的等级,因为我觉得这是非常私人的信息,说出来不管给听者造成什么样的感受,不管听者表现出什么样的感受,都会以令人不适的方式反射回我自己这里。所以红点金字塔属于高度机密!

Table Mountain > Gold Wall,湾区三小时车程圈内运动攀磕线的主战场之一

六、系统训练

关于系统训练的哲学流派大概分为两种,线性和非线性。线性训练会集中训练身体某一方面的能力数周的时间,然后再转练下一方面。例如,两周耐力(身体有氧供血机能)、四周指力(手指和小臂强度)、三周力量(最大瞬时爆发力)加三周力量耐力(持续高功率输出)。而非线性训练则会完全混合各个训练科目,比如上述的四项轮流上阵,每周都全部练一个遍。一般认为,线性训练对初练者来说进步效率更高。当然,无论采用哪种训练方法,按照训练计划坚决执行到底都是最重要的前提。

今年按照攀岩训练手册(《The Rock Climber's Training Manual》,作者Michael Anderson和Mark Anderson)做了一个周期的线性训练。没有对照组实验,所以其实很难说训练是否真正产生了实际效果。但是至少在训练期间,我的内心充盈满足,对于水平是否在进步的焦虑也减轻了一些。总之,如果你笃信系统训练的方法论,那么就去坚定地实践它。我想明年还是会继续把系统训练做下去的。

七、无限细节

自从今年开始进入“磕线模式”,开始习惯一遍遍地“磨”对于自己比较有挑战的线路(室内室外都包括)以后,我发现了攀岩的另一重魅力:细节之美。为了红点一条线路,不断探索、优化每一个动作序列,直至趋近最为省力的完美方案,最终量变转化为质变,完成线路——这就是磕线。很多时候,仅仅是微调一个脚点的位置,就能使动作轻松不少,进而产生良性循环,给完成后面的动作积攒下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多的余力。观察那些攀岩水平顶尖的人,包括攀岩电影里的大神们,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把对细节的追求做到了极致。纵使水平达不到他们的高度,在态度这一方面还是可以尽量向他们靠拢。

记得前些日子在岩馆磕了一条大仰角先锋路线,在一个屋檐下需要扣绳入快挂,而此处在屋檐的下表面只有一个完全朝下、质量一般的左手捏点。如果拉在这个手点上抽绳入挂,大概需要(比如说)五秒的时间,下一步右上方的右手坡点距离很远且很难休息,在此之后又是左手在一个高位窄扣点上需要承重以把双脚上高,而刚才入挂及后面上右手时左手的酸胀此刻根本还来不及消除,因此这个上脚的动作很容易掉,试了两三把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这时,我站在岩壁底下仔细观察点位,终于思考出了这个问题的一个优化方案:扣绳入挂的左手捏点前面一步,在下面有一个还算凑合的右手点。我可以在这里提前抽绳,并甩左手进行充足的休息,这样下一步左手抓捏点、右手扣绳入挂只需要大约两秒的时间,随后左手立即发力上右手,于是便给左手省下了至少三秒的承重时间,到后面的上脚动作时左手也就没那么疲软了。下一把,按照这个脑海中设想的方案执行,果然顺利红点了路线,那种成功解决难题所带来的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

以上就是我关于攀岩零零散散的一点感悟和思考。其实平素经常还会偶有一些其它的细碎体悟,待我将来对自己的想法更有信心,把它们整理成体系,再一一写下。虽然来日方长,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必将面临衰退,对攀岩这件事来说,却也是岁月不待人。欢迎对攀岩有激情的朋友们一起来交流攀岩的心得体会,我们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最后,摘抄刘慈欣短篇小说《山》中的一段,作为结尾。

“你们到这里来干什么?”他问。

我们只是路过,看到这里有智慧文明,就想找人聊聊,谁先登上这座山顶我们就和谁聊。

“山在那儿,总会有人去登的。”

是,登山是智慧生物的一个本性,他们都想站得更高些,看得更远些,这并不是生存的需要。比如你,如果为了生存就会远远逃离这山,可你却登上来了。进化赋予智慧文明登高的欲望是有更深的原因的,这原因是什么我们还不知道。山无处不在,我们都还在山脚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