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飞行兔
不明飞行兔

ENS: bmfxt.eth | Likerid: pasqual | 关注知识产权、Web3、二次元文化、神经多样性。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web3, ACG subculture and neurodiversity research.

没有举报按钮,怎样维持 Matters 的社区秩序?一个去中心化自治建议

反送中运动如火如荼,Matters 作为港中台各地华语作者和读者可以共同享用的安全的平台,吸引愈来愈多政见截然不同的朋友在此激越论战。

身为老 Mattie,我见证过半年前、一年前的 Matters 所有人谦恭有礼、一团和气讨论的氛围,而现在,社区里冒出越来越多的火药味,不友善、非理性的言辞,甚至人身攻击、暴力仇恨的话也从一些人口中冒出。

Matters 亦面临被所谓的「网络水军」入侵的风险。我虽然不是很喜欢给政见不同的人扣上「水军」帽子的做法,但毋庸置疑,Matters 确实面临这种风险。

另一个事实是:Matters 一直高举言论自由旗帜,故整个社区连一个「举报」按钮都没有。众所周知,举报功能是所有社交网络要维持社区秩序都不得不依赖的工具。但举报行为存在恶性,举报文化更令人恶心。以分布式技术为根基的 Matters 显然不希望走「用举报维持社区秩序」的老路。

那么,一个社区的秩序,是否只能用举报来解决呢?

我试着开出另一个药方:

去中心化社区司法。

我建议 Matters 以及 Matters 上活跃的各位作者、读者一道,以最近站上一系列人身攻击、冒名顶替、煽动仇恨之类的风波为契机,立即在社区里启动「冇大台」的实验性自治,这种自治可以首先从「司法」角度开启,用社区自治的形式惩治危害社区正常秩序的行为。

具体操作方式我也构造出了一个雏形,建议如下,与诸君商榷:

Step 1
Matters 编辑发表一篇文章作为「诉状标记」贴。
Step 2
任何社区用户均可发表「诉状」贴,发表方式是,陈述清楚事实和诉求,然后将该文关联至「诉状标记」贴。
Step 3
「诉状」发表并完成关联后,即自动启动诉讼程序。凡是在诉状下评论的每一位用户,均为该案的陪审员。陪审员可在评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厘清事实,帮助站内其他用户认识真相。
Step 4
陪审员如在评论中提出「惩戒」(量刑)诉求,则 72 小时后,计算该惩戒性评论的总赞数和反对该惩戒的评论的总踩数,再计算该惩戒性评论的总踩数和反对该惩戒的评论的总赞数。然后计算二者的比值,大于 1(简单多数)即视为该惩戒诉求成立。
Step 5
Matters工作人员以成立的诉求为依据,代表社区执行该诉求(Matters 官方只是行刑者)。

这套实验性的社区自治审判,其实总共只有三条铁规则,而且每一条都非常简洁:

规则 A:关联到标记贴 = 诉状
规则 B:72小时内的陪审团简单多数意见 = 生效意见
规则 C:Matters 公司官方只有权执行经社区通过的生效意见

然后说一下,为什么这种做法比传统的「举报-审查」更优越。

1、清朗社区的空气。

我前天在知乎提了一句「反送中」,5 秒之后,就收到通知:自己被禁言了 7 天。无论删帖,还是封禁,本质都是在社区中动用「暴力」。

在社区中消灭举报的文化,一切用社区公民自组织的形式把暴力锁起,让动用暴力的前因后果、整个过程,都曝露在每个用户的面前,都有据可查、有理可讲。

2、摊销治理成本。

「举报-审查」模式交易成本高,其一,需要不断制定、更新类大陆法系式的大量细节规则,法务成本、运营成本全部都要由 Matters 公司承担,而且总会有新情况出现,交易成本的提高没有止境,这些成本最后都会转移回用户的身上

要知道在所有互联网公司,举报和审查都是开支中的大头,比如 Facebook 剑桥门事发后为了做到 GDPR 合规,人力成本暴涨 40%(这甚至成为倒逼 FB 开发 Libra 稳定币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下一篇谈 Libra 的文章会有论述)。

社区自治性司法,可以摊销全部治理成本,向 Matters 官方输出一个结果,Matters 只需要根据结果操作即可。

3、用社会学的分布式,补充信息学的分布式

IPFS 让 Matters 的内容分布到整个网络,可是,内容的交易成本没有分布式地分到整个网络。

这一点非常关键,这意味着,这个社区在社会学层面的部分依然不是分布式的,它只不过有一个「分布式的底层」。

这就好比共产党统治下所谓的「全民所有制经济」或「人民公社」。人们确实在分布式地劳动,分布式地使用劳动工具,分布式地吃大锅饭;可是,记工分的、掌握赏罚的依旧是一小撮干部。

去中心化的社区司法,等价于让所有关心这一「案件」的用户(干系人),来共同记录案件中的道理、因由,共同决定当事人的赏罚。

4、保护 Matters,不让 Matters 成为审查者

在去中心化的自治审判模式下,Matters 已经制定的规则、公约,仍可作为「指导建议」被社区借鉴、采纳。

大家信任 Matters,那么 Matters 的工作人员也仍然可以以社区一份子的身份,通过民间推动的方式参与社区治理,相当于「建制派」政党(这里只是用建制派的字面含义打比方),却避免了做审查者,避免了让 Matters 这位屠龙少年冒变身恶龙的风险。

给一个例子。比方说假洁平冒真洁平身份案。

我是一个 Matters 用户,我看不下去了,虽然我只是普通用户,跟洁平非亲非故,但我希望社区秩序好好的,所以我行使自己的权利,提起控告。
于是,我发了个贴,标题是《请假洁平停止冒充真洁平》之类的,然后将它关联至「诉讼标记」公用贴。下面会有一些朋友同样关心此事的,来参与讨论,他们都可以被视为干系人,同时也是陪审员。
我的诉求是让他停止冒充。这时另一位用户寓森发言说,这样的人就该永久封禁他。这条评论得到了123个点赞,1个踩。
假冒的洁平口才很好,回复寓森很多话,听上去好像挺有道理,有 10 个用户以为他真的是捍卫言论自由,于是给他点了赞,但还有很多人认为他的话是狡辩,这条自辩评论又收获了66个踩。
72 小时后,量刑生效,编辑映昕在后台操作,执行社区通过的生效量刑,把假洁平账号封禁,然后到诉状贴下说明了投票结果和行刑过程,并附上截图。
与此同时,用户 vic 认为假洁平是在捍卫言论自由,在评论里提出不仅不惩罚,反而要奖励,他的诉求是「奖励假洁平 1000 个MAT」。这条评论获得了 200 个踩,没有赞。72 小时后,该量刑被视为未通过。

当然,这个方案只是雏形,随便想想可以想到许多问题、许多漏洞。而且,想到一个漏洞后,你也能很容易地想到一个解决这个漏洞的办法,再之后,你还会很容易再想到这个办法还有某个漏洞,这都很正常。很多细节,一开始都可以先灵活处理,放开探索,不用太拘泥一定要怎样。

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让去中心化社区自治,利用社区内最近自然产生的一些契机,先实验性地运转起来。运转地好或坏、完备或不完备,可以渐进地优化。

比方说,一定会有朋友提到所谓「多数暴政」的问题。我认为我们要对市场、要对自由、要对民主有信心。理论上存在「多数暴政」风险,并不意味着多数暴政一定会发生,更不意味着多数暴政会经常性发生,片面以这类风险为由拒斥探索和革新,实是犯下了「滑坡谬误」。

二级市场投资上我们讲一句话,叫做「出身决定命运」:虽然每个市场都可能既往好又往坏的方向演化,看上去两个可能性都存在,但实践中,市场的初始状态会很大程度影响乃至决定市场的演化方向。

所以,Matters 非常良好的初始状态,可以避免恶性的演化,这个方向目前还是比较确定的;反倒是因为种种原因犹疑、延宕,若 Matters 良好的初始气氛在用户量激增的冲击下变差,那时再尝试自治实验,看上去似乎有更多的时间把实验方案的更多细节考虑得好像更清楚,效果其实反而可能会差,演化方向反而会更不确定。

而且不谈大道理,如果出现部分形式正义实质非正义的审判个案,受到不公正对待的一方也可以再诉讼回去(相当于抗诉和反诉)。

此外,水军本质就是移民或非法移民,移民若影响原住民生活,社区里就会自然演化出有关严控移民的诉讼及相关立法,而这种民主推动立法我认为会是所有 Matties 希望看到的,这也是市场自发秩序涌现的结果。

我这里建议的这一套比较粗的操作框架,是用于「实验」的。用实验来发现问题,然后想到办法解决具体的问题,快速更新制度,达到较为完善的状态后,Matters 可以再将「审判/司法」功能产品化,还可以结合基于区块链的算力投票机制,向一个真正的 DAO 演化。

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朋友一起讨论。小事较真,大事可期。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