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走走 seh seh
世界走走 seh seh

世界走走|她的故事與妳同行

081 | 誰是那個壞女友?一顆腎引發的創作、種族和階層爭議

「我覺得自己既是一個優秀的藝術家,又是一個生活中的人渣。」
作者:TUTU(駐美自由撰稿人)
(原文發佈於2021年11月3日)

作家Dawn Dorland出身底層,事業不太得志,但她決定捐出自己的一顆腎。這顆腎既不是捐給親人,也不是匹配成功的病患,而是放入捐贈鏈,由醫生和專業機構來評估、協調、分配給任何一位陌生人。

在準備捐腎的過程中,Dorland在Facebook上建立了一個私人群組,裏面有她的親友,還有她在波士頓GrubStreet寫作中心的昔日同窗和朋友。她不斷地在群組裏分享檢測和準備手術的過程,獲取關注和讚許。

手術成功後,Dorland在群組裏分享了一封自己寫給未知獲贈者的信:

「我的童年經歷過創傷和虐待,我沒有很多機會和原生家庭建立依戀。這樣的早年經歷帶給我一個積極結果就是學會共情,讓我和陌生人之間挖掘可能性的源泉。也許有更多的人希望將器官捐給家人或朋友,但對我來說,陌生人的痛苦也同樣真實⋯⋯」

以上就是最近幾週紅遍世界的一篇新聞報導的開篇,一則以器官捐贈開始的故事,延展出種族、階層、文學、友誼、隱私與創作自由的種種話題,攪翻了中英兩個世界的輿論場。這個故事原刊登在《紐約時報雜誌》(New York Times Magazine)上,題為《誰是壞的藝術朋友?》(Who is the Bad Art Friend?)。報導激起強烈反響之後,《紐約客》、《大西洋月刊》等媒體也紛紛下場,繼續挖掘。不同版本的中文翻譯也在互聯網上流傳著。

圖源:Twitter avatar for @nytimes Dawn Dorland was so moved by donating one of her kidneys that she wrote a heartfelt letter about it on Facebook. And then the letter turned up in someone else's short story. Art often draws inspiration from life — but what happens when it’s your life?

讓我們暫時回到這個故事本身。

Dorland的腎沒有白白地等在冰櫃裏,而是很快找到了匹配者。Dorland也將這封信公開,並四處進行公益演講。

而在她最初分享捐腎過程的Facebook群組裏,她發現有個朋友一直沈默不語,從來沒有給她按過讚。她感到失落並不解,於是寫了郵件問候:「你知道我在夏天捐了一個腎吧?」對方淡淡地回覆,「在Facebook上看到了,你真了不起。」

那個朋友叫做Sonya Larson,也是一位作家。她是白人和華人混血,種族和膚色亦一直貫穿於Larson的創作,她的小說裏常出現一位名為春桃(Chuntao)的華裔女性,描寫的也是少數族裔在與白人主流文化磨合過程中的困惑與艱難。和Dorland比起來,Larson的寫作事業成功得多,她有成熟的作品,並十分活躍,常在文學活動上充當種族多元化的角色。

然後,Dorland從其他朋友那裏得知,Larson寫了一個關於捐腎的小說

她去追問Larson,為什麼在群組裏從不吭聲,卻進行了相關題材的創作。Larson回覆,小說的部分情節確實受到了Dorland捐腎的啟發,但創作便是創作,「尊重對方的藝術創作自由,恰恰才是友誼的體現,也是一種信任。」

再然後,在一期文學雜誌的推廣上,Dorland看到Larson的這篇小說與卡佛的名作《大教堂》相提並論,她忍不住去讀了。

小說的主角仍是華裔女性春桃。在一場車禍之後,春桃接受了一顆來自白人女性的腎——春桃是夾在兩個文化之中少數族裔女性,而捐腎者是來自主流、優越階層的白人。Larson的小說不是一個拯救的故事,而充滿了對「白人救世主」(White savior)的輕蔑和不屑,揭開了捐腎者高尚動機背後的自戀和自我感動等隱密心思。

Dorland讀後崩潰了。尤其,她看到小說中的捐腎者也寫給了春桃一封信,那封信與Dorland當時發在Facebook群組裏的信十分相似,但多了一句話:「你的生命依賴於我的餽贈。」

這篇小說被選做當年波士頓文學節「一個城市,一部作品」(One City, One Story)的作品。也就是在波士頓——Dorland和Larson的文學夢共同起步的地方,大家都讀到了這個故事。

Dorland決定反擊。她給所有Larson發表過作品的期刊、文學節和機構一一寫信,稱Larson竊取並曲解了她的故事。 她進行了長達數月的地毯式搜索,找到了這部小說的原始版本——刊載某一平台上的音頻試聽版。在這個版本裏,捐腎者寫給春桃的信,和Dorland當初的那封信一字不差。

接著,她們二人走上了漫長的版權官司。


這個事件至此沒有完結。隨著Larson與其他作家的私下聊天記錄被當作證據公開後,當事人雙方開始面對更廣泛的公共審判。

聊天記錄從Dorland在Facebook群組裏記錄捐腎過程開始。

Dorland在群組裏對大家說:我將成為無指定受益者器官捐贈大使,參加隆重的遊行活動。

Larson在私下群組信息說:她這麼持續搞下去讓人看著很不舒服,雖然這麼說人家有些邪惡⋯⋯

其他作家:打這麼多標籤,她簡直是哭著喊著求關注。

Larson在私下和其他作家朋友承認,她確實參考並改寫了Dorland的那封信,「那封信實在是太他媽的好了⋯⋯」她同時感到糾結,「我覺得自己既是一個優秀的藝術家,又是一個生活中的人渣。」

Larson評價那封信「好」,並非真正的誇讚,而認為這封信是「白人救世主」的典型寫照:「就她這種舉世無雙的自戀,我都可以再寫好幾篇小說,這女人簡直就是一座富礦!」

在官司進行的時候,Larson在《波士頓環球報》上發表了一篇公開聲明,表明任何同情Dorland的人都是在賦予Dorland特權。「她不應該把我小說中描寫、批判的白人救世主行為與她自己聯繫起來。但諷刺的是,她最近的所作所為恰好與我想要寫的所吻合:她明確地要求一個有色人種作家的作品給她認同和讚揚。」

參與私下群組討論的還有在中英兩個世界頗有名氣的華裔作家伍綺詩(Celeste Ng)。伍站在了Larson的這一邊:「一個少數族裔作家寫了一個故事,然後一個白人作家告訴她,『你欠我的。』」

兩方關於階層、種族的創傷被激發出來,讀者的共情與批判也由此衍生。


在這篇報導的留言區,一個讀者評論:如果Dorland是非裔美國人,她的「求關注」不會被視作自戀,她的行為會被讚美為一個「堅強獨立的黑人女性」的勝利。

在美國社會,「白人救世主」是一種較為隱晦的歧視說法,指一些白人希望通過幫助、拯救少數族裔和弱勢群體,來確認自己的優越地位。捐腎過程中,Dorland在社交媒體上的行為被Larson視作「煽情」和「自我感動」,就如她在後來的小說裡寫的一樣,白人捐腎者想要與春桃見面、慶祝,實際是「想要的更多」,「想要被承認,或者感激,或者認可,或者愛」。

因此,Larson毫不留情地在小說中寫道:春桃覺得捐腎者是「世界上最友好的婊子(the kindest bitch on the planet)但看到對方流下的眼淚,只好說著,「人們崇拜你,」然後和對方在沙發上自拍。

春桃的故事被理解為是Larson的伺機反擊。但不是所有人都認可「白人救世主」的解讀——畢竟這是一個人捐出了自己的腎。《紐約客》非常嚴厲地批評了Larson對這一情節的處理,稱這是「一個作者所能創造的最卑鄙的符號」。但Larson在接受《紐約時報雜誌》採訪時表示,面對Dorland的指責,她最大的不滿就是,這些指責讓人們的注意力從她想要講述的故事中移開——沒有人再關注她想傳遞的種族和女性議題,而只糾結於她是否抄襲了Dorland的信。

同時,「打少數族裔牌」(play minority card)的批評聲淹沒了Larson,人們認為她在「扮演受害者」。她也因為大量的不滿留言而關閉了自己的社交媒體。

「在這場爭論中,無論是Larson還是伍綺詩,都沒有考慮階級的因素。她們二人是在繁榮的中西部郊區長大的,而Dorland的童年充滿了貧窮、虐待和創傷。伍和Larson都沒有意識到,她們較為優越的背景提供了令Dorland羨慕的自信和安全感,卻把Dorland貶低為關於種族的陳詞濫調——白人救世主。要知道,對於在貧困和受辱的條件下長大的人來說,渴望的感覺永遠不會消失。」這篇報導之後,有一位讀者這樣留言。

失落的白人階層是近年美國社會關注的話題之一。數年前有《鄉下人的悲歌》(Hillbilly Elegy),描述低收入白人群體因酗酒、毒癮等問題靠領社會救濟過活的現狀。在美國社會觀念日趨割裂的當下,很多人認為是經濟地位較高的亞裔奪去了他們的工作,視亞裔和移民為他們生活困窘的始作俑者。

但衣食無憂不代表就可以被主流社會接納。報導的作者、也是刻畫美國社會問題的知名作家Robert Kolker寫道,「和Dorland一樣,Larson也認為自己是一個生活的局外人(outsider)。」


少數族裔經常用「永遠的局外人」來形容自己在美國社會中的境遇,無關階層。出身上海的作家錢佳楠曾經表示,外界以為美國文學界種族多元、百花齊放,但實際上族群之間存在深刻的「隔離」。例如,湯婷婷(Maxine Hong Kingston)的作品《女戰士》(The Woman Warrior)在亞裔美國人中口耳相傳,而放在白人社會卻無人知曉——「少數族裔永遠只能待在自己的那個類目裏」。美國社會普遍接受的是《憤怒的葡萄》、《白鯨記》的「偉大的美國史詩小說」,但這些故事裏,找不到少數族裔的身影。更現實一些,錢佳楠說,「你去書店找哈金、李翊雲的小說,它們是被放在美國作家的分類裏,還是外國作家的分類裏?書店的人也很困惑。」

「在一個由白人主導的領域裏搞創作所遇到的困難和創傷,已經可以到令人癱瘓的程度了。」也有讀者這樣留言,「伍和Larson在私下聊天裏的那些吐槽實在太正常不過。」

不幸的是,Larson和Dorland都將對體制和系統不公的不滿轉移到了個體身上,又無法應對自己作為個體的限制、需求和特質。在如此複雜的互動中,於是很難計算究竟什麼算是歧視,什麼算是反擊,什麼算是純潔的善意。

「我認為她們都把愛和崇拜混為一談了。」談及自己筆下的捐腎者和受贈者,Larson告訴《紐約時報雜誌》,「他們都把愛看成是一種必須去得到的東西;愛並不存在於他們的內心。」時報評論道,在Larson的小說裡,愛,或者認可,被看成了一種商品——可以治癒所有痛苦的珍貴藥品。

但Dorland本人不這麼認為。她告訴時報,她最自豪的時刻並不是手術本身,而是自己通過了作為捐贈者必須經歷的生理和心理考核。「我不是為了治自己的『病』才去捐腎的。我這樣做是因為我已經『痊癒了』」,她頓了一下,「我是這樣覺得的。」

世界走走原創文章/報導目錄(生成中)

  1. 長榮海運29年前另一樁海上意外
  2. 有刺客!一位幾乎改寫人類歷史的「愛爾蘭瘋女人」
  3. 為何歐洲男性政治人物打疫苗要拍半裸照?
  4. 南海不是中國的!從國境之南的曾母暗沙談起...「曾母」究竟是誰的媽媽?
  5. 血汗海灣:石油富國的「現代奴隸」
  6. 「壯陽神鳥」如何成為「外交工具」?
  7. 破碎的夢土:歐洲國家利用高科技工具監控難民
  8. 華府最有權勢的「Joe」除了Joe Biden,還有這位Joe Manchin
  9. 台灣新朋友索馬利蘭成中東富國戰略布局關鍵角色
  10. 你不知道的體育史》誰背叛了這群「國家之光」?
  11. 創設少子化大臣18年,大和民族卻越生越少!談談日本少子化政策失敗的幾個原因
  12. 美國中餐館用的「雜碎字體」有種族歧視?
  13. 正視台灣「總體歧視」的殘忍(上):當她們的子宮被放大檢視
  14. 正視台灣「總體歧視」的殘忍(下):在這座島成長的新二代、舊八代
  15. 是誰住在露營車裡:以車為家的「游牧人生」在台灣可行嗎?
  16. 藝術不再「打高空」:一座讓種植園勞工掙脫貧窮宿命的美術館
  17. 戰雲密布的海峽、危機四伏的運河,從兩段歷史看台灣的命運
  18. 摩登家庭:誰說婚姻一定要有「愛」?她們選擇和好友結婚去
  19. 推動雙語教育的台灣來看看瑞士的英語煩惱
  20. 半封城生活:防疫下的家庭關係挑戰,你準備好了嗎?
  21. 全國三級疫情警戒:恢復往常還有多久?模範國家給你開卷答案
  22. 居家防疫是種「特權」:那些無法WFH、被迫WAH、沒有家的人們
  23. 當無國界的病毒遇上有國界的疫苗──「疫苗民族主義」禍延台灣
  24. 我與新冠病毒共處一年半的經驗談:旅日台灣人的緊急事態日常
  25. 防疫生活「心」指南:新冠時代如何照顧精神健康?
  26. 台灣成中國「疫苗外交」戰場
  27. 台灣人的疫情時差報告:這一次,世界示範給我們看
  28. 疫情時差報告.紐約篇:封城之下,被圍困的關係與慾望
  29. 世紀爭論的由來:鳳梨可以放在披薩上嗎?
  30. 緬北血翡翠:漫長軍事獨裁下,底層人民只有這個卑微願望
  31. 你我打疫苗對抗傳染病,要感謝300年前一位拿兒女做試驗的勇敢女性
  32. 疫情職涯考驗:30歲,他在越南替台商跑業務,她在美國當飛行教練
  33. 拍A片伸張女權?瑞典導演艾莉卡・拉斯特的「女性主義A片」之路
  34. 又綠又台:德國下一位總理還是「她」?
  35. 萬物皆可「訂」:疫情拉抬的訂閱經濟來襲,你也剁手手了嗎?
  36. 毒品使用者可以「正常生活」?美國這位大學教授要你相信
  37. 80年前歷史慘劇讓立陶宛更捍衛自由
  38. 矽谷之祖,亦是矽谷之恥!諾貝爾天才的「失敗」人生啟示錄
  39. 疫情結束後,「辦公室生活」是上班族唯一選擇嗎?
  40. 能拯救世界的超級食物?全世界都在瘋海帶
  41. 中共建黨百年:出生註定階級命運,「社會主義」真相是不平等
  42. 疫情時差報告:走過沒有疫苗時的巴黎,與超佛系防疫的瑞典
  43. 疫情時差報告:他見證5%人口感染仍樂觀的阿曼,她從杜拜「逃亡」到放下恐慌
  44. 東京奧運為什麼不取消?其實決定權不在日本手上
  45. 東京的第三場奧運夢
  46. 跑道之上,誰是合乎標準的女人?
  47. 林月雲,第一位挑戰奧運的台灣女性跑者
  48. 呂頻:吳亦凡被刑事拘留,女權主義者應該慶祝嗎?
  49. 東京奧運閉幕,回顧7位女子選手的傳奇時刻
  50. 韓志瑛:我為什麼在南韓發起 #女性短髮運動
  51. 想像一個沒有金牌的全紅嬋
  52. 聖文森駐台大使柏安卓:我的結婚誓詞沒有「服從丈夫」這句話
  53. 從BBC紀錄片,看帝國夾縫中的阿富汗兩百年
  54. 塔利班再臨:女性重返黑暗年代
  55. 48年人生、42年戰爭:阿富汗女孩的悲傷綠眼睛
  56. 江懷哲:在《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鬪》裡,有台灣與日本的距離
  57. 被塔利班懸賞的阿富汗獨立女子樂團:「身體不是用來藏的」
  58. 新冠肺炎教我的民主第一課:疫苗公共化
  59. 一個穆斯林認識的阿富汗,它的食物、藝術與愛(一)
  60. 一個穆斯林認識的阿富汗,它的食物、藝術與愛(二)
  61. 舉報墮胎有錢拿、Uber司機也受罰?德州墮胎法案上路一週記
  62. 閻紀宇:天荒地變二十年,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
  63. 一個穆斯林認識的阿富汗,它的食物、藝術與愛(三)
  64. 內褲裡的革命:月事史
  65. 大屠殺後27年,這個長在傷口上的新國家,接納了阿富汗的女孩
  66. 俗女養成,三十而已:假如陳嘉玲遇到王漫妮
  67. 終於要下班的梅克爾:從東德女孩到自由老媽的16年
  68. 何韻詩的舞台,在親愛的黑色裡看見光
  69. 「長太醜」也能辱華?Awkwafina挨罵的1000個理由
  70. 來自北京的她,讓台灣與斯洛伐克彼此看見
  71. 「子宮是每個人都待過的地方」:她在大學開了一門月經課
  72. 手榴彈與性感內衣:在矛盾與創傷中面對自我的「獨眼女俠」
  73. 波士頓會有台裔女市長嗎?不做模範少數的 Michelle Wu
  74. 她單身、借精、生子,然後拍了這部紀錄片|影展走走
  75. 逃離喬治亞:當LGBT被捕獵,她們以身犯險|影展走走
  76. 凍卵同路人| 影展走走
  77. 紀念陳柔縉:十一本書,她用「小寫歷史」復刻時代舞台
  78. 他跨性為男人,卻懷孕生產。他是爸爸,還是媽媽?|影展走走
  79. 當她們在場、採訪、直播,並從賤民階層身份中解放 | 影展走走
  80. 香港最後的舞台上:花旦、天后、梅艷芳
  81. 誰是那個壞女友?一顆腎引發的創作、種族和階層爭議

本文原刊於《世界走走》。《世界走走》是一家新起步的、希望做成具有性別意識的國際新聞電子報,冀以跳脫二元的嶄新視角,詮釋各地的迷人故事🌎

路遙遠,我們一起走👣

訂閱世界走走電子報

世界走走 Facebook

世界走走 Instagram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