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走走 seh seh
世界走走 seh seh

世界走走|她的故事與妳同行

006 | 「壯陽神鳥」如何成為「外交工具」?

《世界走走》今天離開波斯灣,往北走入巴基斯坦「鷹獵」現場。當地的波斑鴇不僅是傳說的「壯陽神鳥」,還是維繫邦誼的重要潤滑劑,但這種鳥兒的外交功能正如牠們的數量一般急劇下降。
作者:王穎芝
(原文發佈於2021年4月15日)
  • 把保育類動物當成「貢品」鞏固外交關係,你願意嗎?
  • 海灣公子哥的狩獵遊戲,變成巴基斯坦重要金援來源
  • 工具人白當了?疫情危機中,阿聯工作簽照砍不誤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旁吉古爾縣(Panjgur)——

沙漠中駛來幾輛高級SUV,停入營地。幾位來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的男子走進營帳。他們是為了「鷹獵」(falconry)而來,這種獵捕文化在中東、中亞與南亞廣受歡迎,男子身著白衫、騎著駿馬,臂上還棲著英姿煥發的老鷹,相當有男子氣概,特別受到海灣石油國的王公貴族喜愛。

不過,正式上場的畫面遠遠沒有這麼帥氣,阿聯男子抵達獵場時,已有許多巴基斯坦人等候。他們熱情招呼貴賓,帶出事先訓練有素的獵鷹;就連最重要的獵物——波斑鴇——都是由服務人員先抓起來,最後一刻才釋放出籠,豪氣的鷹獵變成一場安排好的追逐遊戲。

鷹獵文化已經存在至少千年之久,但這種「一條龍」服務發展不到半世紀。BBC報導,在官方鼓勵下,當地建立好幾個「鷹獵營地」,專門接待海灣來的王室成員。近70歲的營地主漢尼夫(Haji Hanif)指出,單一營地至少讓35名當地人維持冬季收入。

漢尼夫整個家族都在營地工作,服務項目很完善,年輕男子負責照顧獵鷹以及訓練用的鴿子,其他人負責種植阿聯王室喜愛的檸檬樹、維護阿拉伯式的奢華帳篷,甚至長年幫忙照顧多達20輛高級SUV車,一切都是為了讓王室成員在狩獵季「賓至如歸」。

Post / https://twitter.com/WaldorfDIFC/status/1097118519857242116

巴基斯坦這麼殷勤的理由,當然不止因為海灣王室的貴族身份。身為擁有2億人口的開發中國家,大量巴裔移工在海灣產油國工作,光在阿聯就有150萬人;若將沙烏地阿拉伯與阿聯合併計算,巴裔移工每年匯回家鄉的薪水高達90億美元(約台幣2550億元),是該國第二大外匯來源。

對巴基斯坦而言,沙烏地與阿聯是重要的能源進口國,也是最慷慨的鄰居,每年都捐贈大筆金援,建起無數的學校、醫院與基礎建設。巴基斯坦自然必須好好鞏固邦誼,鷹獵就是打好關係的方式之一。

早在1973年,巴基斯坦開始以官方名義邀請兩國的王公貴族進行「鷹獵之旅」,那年也是俾路支省分離主義衝突暴增的年代,因為在荒漠紮營的風險增加,政府就鼓勵民間經營高級營地,滿足富鄰居的愛好,也讓鄉村地區獲得更多經濟來源。獵場所在地區有不少學校和醫院都是海灣王室所興建,雖然招不到教師也沒有醫生,但漢尼夫豁達表示,這樣已經很好了:「酋長只能蓋房子,不能保證招得到人,那是地方政府的工作。」

有需求又有供應,鷹獵行程看似皆大歡喜,但故事總有美中不足的地方:讓阿聯男子趨之若鶩的波斑鴇(Asian houbara bustard),其實是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Red List)的易危物種,現有成鳥數量不超過7萬隻。

根據IUCN介紹,波斑鴇的分布地從西奈半島延伸至蒙古一帶,每年冬天會遷徙至南亞地區。在阿拉伯文化中,波斑鴇的肉據稱有壯陽效果,是獵人垂涎的主要目標,狩獵者捕獲這種長達60公分以上的大鳥後,會直接在營地宰殺煮食,用最新鮮的肉「補身體」。

對易危物種的大量殺害,當然持續引起國際保育團體譴責,但在巴基斯坦政府「進貢」的方針下,波斑鴇的處境絲毫沒有改善。2014年巴國法院曾經立法禁止盜獵與販售波斑鴇,政府卻迫於壓力,最終仍特別為兩國王室「開綠燈」,陷入「只准貴賓打獵、不准百姓抓捕」的矛盾情境。

根據統計,過去20年波斑鴇的總數至少下降了30%至50%。阿聯王室還成立了好幾個保育組織,諸如「獵鷹野放計劃」(Falcon Release Programme)、「國際波斑鴇保育基金」(International Houbara Fund for Conservation)等,一面佯稱提倡保育,一面繼續享受豪奢的狩獵遊戲。

那麼,犧牲大量珍稀生命之後,巴基斯坦是否真的攏絡了阿聯與沙烏地王室的心呢?這一點連巴國的前外交人員都抱持懷疑態度。去年11月,阿聯與沙烏地基於新冠疫情加劇的理由,宣布禁止13國輸入勞工,巴基斯坦也在名單之列,對經濟也大受疫情衝擊的巴國而言,無疑是在幾近窒息之下又被扼住咽喉。

諷刺的是,巴基斯坦的死對頭印度平均確診案例數明明比較高,卻沒有被列入此波的工作簽證禁令,「疫情」顯然不是巴基斯坦與其他國家遭到封殺的主因,而真正的答案還是藏在巴基斯坦的外交政策之中。

原來,在2019年夏季,印度加強對喀什米爾爭議地帶的控制,同樣宣稱擁有主權的巴基斯坦試圖尋求海灣國家支持,不料卻碰了一鼻子灰。氣不過的巴基斯坦遂而向土耳其、伊朗與馬來西亞結合的穆斯林國家聯盟靠攏,巴國外長甚至公開批評沙烏地的冷漠,讓自詡為穆斯林世界領袖的沙國大為不滿,兩國關係出現裂痕,沙烏地甚至宣布停止20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阿聯也在這種氛圍下跟巴基斯坦漸行漸遠。

阿聯駐美大使歐泰巴(Yousef al-Otaiba)

去年簽證禁令公布後,各方都猜測,這正是沙烏地與阿聯對巴基斯坦施壓的方式,藉此逼迫。而在禁令實施後一個星期內,已禁止獵鷹出口的巴基斯坦又重開「特許證」,宣布向阿聯「出口150隻獵鷹」,朝貢姿態再鮮明不過。

但經過數十年,這招還有用嗎?截至今年4月,阿聯對巴基斯坦的工作簽禁令仍然沒有解除,而且沙烏地也在今年2月宣布停發簽證給20餘國,巴基斯坦就在其中。而根據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報導,巴基斯坦與印度2月突然重申2003年停火協議,雙方表示要「埋葬過去」、建立「誠摯關係」。

阿聯上週也告訴美國華府,自己扮演了成功的調停角色,緩解了印巴的喀什米爾衝突。

——這似乎證實了巴基斯坦外交人員的說法,幾十年來的鷹獵之旅都只是「冤大頭」而已。但儘管毫無用處,巴國高層暫時還要維持這種招待慣例,畢竟在外交如履薄冰之際,掀起哪怕一絲波瀾都是應當避免的。

只是,誰又能去向成千上萬被獵殺的波斑鴇解釋呢?


世界走走原創文章/報導目錄(生成中)

1. ...

(未完待續)

6. 「壯陽神鳥」如何成為「外交工具」?

7. 破碎的夢土:歐洲國家利用高科技工具監控難民

8. 華府最有權勢的「Joe」除了Joe Biden,還有這位Joe Manchin

9. 台灣新朋友索馬利蘭成中東富國戰略布局關鍵角色

10. 你不知道的體育史》誰背叛了這群「國家之光」?

11. 創設少子化大臣18年,大和民族卻越生越少!談談日本少子化政策失敗的幾個原因

12. 美國中餐館用的「雜碎字體」有種族歧視?

13. 正視台灣「總體歧視」的殘忍(上):當她們的子宮被放大檢視

14. 正視台灣「總體歧視」的殘忍(下):在這座島成長的新二代、舊八代

15. 是誰住在露營車裡:以車為家的「游牧人生」在台灣可行嗎?

16. 藝術不再「打高空」:一座讓種植園勞工掙脫貧窮宿命的美術館

17. 戰雲密布的海峽、危機四伏的運河,從兩段歷史看台灣的命運

18. 摩登家庭:誰說婚姻一定要有「愛」?她們選擇和好友結婚去

19. 推動雙語教育的台灣來看看瑞士的英語煩惱

20. 半封城生活:防疫下的家庭關係挑戰,你準備好了嗎?

21. 全國三級疫情警戒:恢復往常還有多久?模範國家給你開卷答案

22. 居家防疫是種「特權」:那些無法WFH、被迫WAH、沒有家的人們

23. 當無國界的病毒遇上有國界的疫苗──「疫苗民族主義」禍延台灣

24. 我與新冠病毒共處一年半的經驗談:旅日台灣人的緊急事態日常

25. 防疫生活「心」指南:新冠時代如何照顧精神健康?

26. 台灣成中國「疫苗外交」戰場

27. 台灣人的疫情時差報告:這一次,世界示範給我們看

28. 疫情時差報告.紐約篇:封城之下,被圍困的關係與慾望

29. 世紀爭論的由來:鳳梨可以放在披薩上嗎?

30. 緬北血翡翠:漫長軍事獨裁下,底層人民只有這個卑微願望

31. 你我打疫苗對抗傳染病,要感謝300年前一位拿兒女做試驗的勇敢女性

32. 疫情職涯考驗:30歲,他在越南替台商跑業務,她在美國當飛行教練

33. 拍A片伸張女權?瑞典導演艾莉卡・拉斯特的「女性主義A片」之路

34. 又綠又台:德國下一位總理還是「她」?

35. 萬物皆可「訂」:疫情拉抬的訂閱經濟來襲,你也剁手手了嗎?

36. 毒品使用者可以「正常生活」?美國這位大學教授要你相信

37. 80年前歷史慘劇讓立陶宛更捍衛自由

38. 矽谷之祖,亦是矽谷之恥!諾貝爾天才的「失敗」人生啟示錄

39. 疫情結束後,「辦公室生活」是上班族唯一選擇嗎?

40. 能拯救世界的超級食物?全世界都在瘋海帶

41. 中共建黨百年:出生註定階級命運,「社會主義」真相是不平等

42. 疫情時差報告:走過沒有疫苗時的巴黎,與超佛系防疫的瑞典

43. 疫情時差報告:他見證5%人口感染仍樂觀的阿曼,她從杜拜「逃亡」到放下恐慌

44. 東京奧運為什麼不取消?其實決定權不在日本手上

45. 東京的第三場奧運夢

46. 跑道之上,誰是合乎標準的女人?

47. 林月雲,第一位挑戰奧運的台灣女性跑者

48. 呂頻:吳亦凡被刑事拘留,女權主義者應該慶祝嗎?

49. 東京奧運閉幕,回顧7位女子選手的傳奇時刻

50. 韓志瑛:我為什麼在南韓發起 #女性短髮運動

51. 想像一個沒有金牌的全紅嬋

52. 聖文森駐台大使柏安卓:我的結婚誓詞沒有「服從丈夫」這句話

53. 從BBC紀錄片,看帝國夾縫中的阿富汗兩百年

54. 塔利班再臨:女性重返黑暗年代

55. 48年人生、42年戰爭:阿富汗女孩的悲傷綠眼睛


本文原刊於《世界走走》。《世界走走》是一家新起步的、希望做成具有性別意識的國際新聞電子報,冀以跳脫二元的嶄新視角,詮釋各地的迷人故事🌎

路遙遠,我們一起走👣

訂閱世界走走電子報

世界走走 Facebook

世界走走 Instagram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