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走走 seh seh
世界走走 seh seh

世界走走|她的故事與妳同行

016 | 藝術不再「打高空」:一座讓種植園勞工掙脫貧窮宿命的美術館

《世界走走》今天帶各位前進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白色立方體」美術館,一窺荷蘭藝術家馬騰斯深入底層民眾,運用藝術幫助種植園前勞工掙脫貧窮宿命,讓藝術不再只是為上流階層服務。
作者:廖綉玉
(原文發佈於2021年5月12日)
  • 藝術創作讓貧窮的種植園前勞工獲得收入,改變命運
  • 新美術館協助當地經濟發展
  • 新美術館成為剛果博物館發展基地
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白色立方體」美術館(截自YouTube)

荷蘭藝術家馬騰斯接受採訪時,真誠說道:「如果藝術聲稱探討不平等,但不會為那些受苦者帶來好處,這樣的藝術毫無用處。」

他並非空口說白話,而是真切貫徹這項理念,運用藝術幫助剛果民主共和國前種植園的貧窮勞工,讓他們有收入購買自己的土地,改寫命運。

「白色立方體」計畫改善前種植園勞工生活

馬騰斯(Renzo Martens)與剛果民主共和國(RDC)的交集要從2004年那年說起。2004年起,馬騰斯在剛果蹲點,2008年推出電影作品《第三集:享受貧困》(Episode III: Enjoy Poverty),記錄剛果棕櫚種植園的悲慘情形,當地種植園勞工的每日收入低於1美元(約新台幣28元)。

2010年,他在英國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放映《第三集:享受貧困》時,注意到博物館白色牆面畫了許多聯合利華(Unilever)的商標,這是因為聯合利華出資委託藝術家在該藝術館創作展出。

馬騰斯說:「種植園的勞工極度貧窮,他們為全世界工作,甚至間接為泰特現代藝術館的展覽工作。」他認為聯合利華代表了全球剝削系統,西方公司榨取貧窮國家的資源,創造收入,然後利用其中一些收入資助其他地方的高級文化。

他說這些西方公司資助的一些藝術家會透過創作探討「不平等」,但這些作品鮮少幫助到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他說自己希望確保那些批判不平等的作品能多多少少實際改善不平等的情況。

《第三集:享受貧困》推出後,馬騰斯決定運用自身在藝術界的影響力,2012年開始推動「逆仕紳化計畫」(reverse gentrification project),目的是將藝術直接帶入種植園,刺激當地經濟發展,並將此計畫拍成紀錄片。這項新計畫稱為「白色立方體」(White Cube),試圖將藝術帶入剛果的波特卡(Boteka)棕櫚種植園。

「白色立方體」直接連結富裕的國際藝術界與非洲貧窮的種植園,展示全球財富密切相連。這項計畫的核心是賠償與歸還的問題,它提出的潛在問題是:藝術從各社區吸取許多養分,該怎麼回饋?

馬騰斯說聯合利華在20世紀初透過比利時殖民管理者的土地贈與,獲得了剛果的種植園,得到了利潤,消耗了土壤,接著出售土地,將公司交給剛果一家承包公司經營。然而,這家公司並不歡迎馬騰斯,威脅他並將他趕出當地。

後來,馬騰斯到盧桑加鎮(Lusanga)嘗試推動白色立方體計畫,聯合利華創辦人利華(William Lever)1911年曾在當地建立棕櫚種植園,1990年代結束經營,留下荒廢建築物及無法耕種的土地。

盧桑加鎮的前種植園勞工參與了白色立方體計畫,自願加入製造巧克力雕像的藝術工作室,這些美味雕像被送至美國紐約一家美術館販售,當地的雕塑家組成合作社,共享銷售收益。

盧桑加鎮當地人塔瑪薩拉(Cedart Tamasala)說,自己年輕時渴望成為藝術家,但因為缺錢,不得不從首都金沙薩(Kinshasa)的美術學校輟學,到叔叔的家庭農場工作。

他也加入了白色立方體計畫,製作巧克力雕塑,他說這項計畫提供收入,也讓他有了穩定與自主的感覺:「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現在我們有自己的空間,我們擁有自己的土地,我們可以決定想要怎麼做。」

新計畫興建美術館 展出非洲藝術品

當地雕塑家組成的合作社總裁恩貢戈(René Ngongo)表示,目前為止,白色立方體計畫已為當地社區創造40萬美元(約新台幣1130萬元)的收益,該合作社運用其中一半的錢買地。

馬騰斯獲得荷蘭建築師庫哈斯(Rem Koolhaas)事務所的無償援助,設計了一座美術館並命名為「白色立方體」。他與荷蘭慈善家洽談,支付建築費用,並與剛果建築師艾詹波(Arséne Ijambo)合作,艾詹波修改了設計並僱用當地建築工人。

Post / https://twitter.com/designboom/status/1321544311964663809

「白色立方體」美術館因為新冠疫情而暫不對外開放,但館方計畫未來在此舉辦當地藝術家的作品展覽,包括歐洲博物館歸還的藝術品。

歐洲多國政府承諾歸還現藏於公立博物館、從非洲掠奪而來的藝術品,例如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2017年承諾開始大規模歸還非洲文物,他委託的一項研究發現,90%至95%的非洲藝術品現藏於非洲以外的博物館。

人權活動家蒙比亞(Jean-François Mombia)與馬騰斯合作多年,他說:「我對盧桑加美術館最熱切的期望是,它支持那些曾被劫持、復而歸還的藝術品……也是支持我們透過藝術表達自我。我們希望盧桑加美術館成為剛果博物館蓬勃發展的基地。」

塔瑪薩拉說,比起剛果在殖民時期被掠奪的一切資源,歐洲國家歸還的非洲藝術品帶來的補償實在微不足道:「除了被帶走的藝術品之外,(被掠奪的)還有鑽石、黃金、棕櫚油等。」

馬騰斯了解這一點,他覺得自己能為盧桑加鎮做的事沒有極限,「我只看到各種潛力」。他說藝術是「魔杖」,可以在這片前種植園發揮正面作用。


世界走走原創文章/報導目錄(生成中)

1. ...

(未完待續)

16. 藝術不再「打高空」:一座讓種植園勞工掙脫貧窮宿命的美術館

17. 戰雲密布的海峽、危機四伏的運河,從兩段歷史看台灣的命運

18. 摩登家庭:誰說婚姻一定要有「愛」?她們選擇和好友結婚去

19. 推動雙語教育的台灣來看看瑞士的英語煩惱

20. 半封城生活:防疫下的家庭關係挑戰,你準備好了嗎?

21. 全國三級疫情警戒:恢復往常還有多久?模範國家給你開卷答案

22. 居家防疫是種「特權」:那些無法WFH、被迫WAH、沒有家的人們

23. 當無國界的病毒遇上有國界的疫苗──「疫苗民族主義」禍延台灣

24. 我與新冠病毒共處一年半的經驗談:旅日台灣人的緊急事態日常

25. 防疫生活「心」指南:新冠時代如何照顧精神健康?

26. 台灣成中國「疫苗外交」戰場

27. 台灣人的疫情時差報告:這一次,世界示範給我們看

28. 疫情時差報告.紐約篇:封城之下,被圍困的關係與慾望

29. 世紀爭論的由來:鳳梨可以放在披薩上嗎?

30. 緬北血翡翠:漫長軍事獨裁下,底層人民只有這個卑微願望

31. 你我打疫苗對抗傳染病,要感謝300年前一位拿兒女做試驗的勇敢女性

32. 疫情職涯考驗:30歲,他在越南替台商跑業務,她在美國當飛行教練

33. 拍A片伸張女權?瑞典導演艾莉卡・拉斯特的「女性主義A片」之路

34. 又綠又台:德國下一位總理還是「她」?

35. 萬物皆可「訂」:疫情拉抬的訂閱經濟來襲,你也剁手手了嗎?

36. 毒品使用者可以「正常生活」?美國這位大學教授要你相信

37. 80年前歷史慘劇讓立陶宛更捍衛自由

38. 矽谷之祖,亦是矽谷之恥!諾貝爾天才的「失敗」人生啟示錄

39. 疫情結束後,「辦公室生活」是上班族唯一選擇嗎?

40. 能拯救世界的超級食物?全世界都在瘋海帶

41. 中共建黨百年:出生註定階級命運,「社會主義」真相是不平等

42. 疫情時差報告:走過沒有疫苗時的巴黎,與超佛系防疫的瑞典

43. 疫情時差報告:他見證5%人口感染仍樂觀的阿曼,她從杜拜「逃亡」到放下恐慌

44. 東京奧運為什麼不取消?其實決定權不在日本手上

45. 東京的第三場奧運夢

46. 跑道之上,誰是合乎標準的女人?

47. 林月雲,第一位挑戰奧運的台灣女性跑者

48. 呂頻:吳亦凡被刑事拘留,女權主義者應該慶祝嗎?

49. 東京奧運閉幕,回顧7位女子選手的傳奇時刻

50. 韓志瑛:我為什麼在南韓發起 #女性短髮運動

51. 想像一個沒有金牌的全紅嬋

52. 聖文森駐台大使柏安卓:我的結婚誓詞沒有「服從丈夫」這句話

53. 從BBC紀錄片,看帝國夾縫中的阿富汗兩百年

54. 塔利班再臨:女性重返黑暗年代

55. 48年人生、42年戰爭:阿富汗女孩的悲傷綠眼睛


本文原刊於《世界走走》。《世界走走》是一家新起步的、希望做成具有性別意識的國際新聞電子報,冀以跳脫二元的嶄新視角,詮釋各地的迷人故事🌎

路遙遠,我們一起走👣

訂閱世界走走電子報

世界走走 Facebook

世界走走 Instagram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