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走走 seh seh
世界走走 seh seh

世界走走|她的故事與妳同行

029 | 世紀爭論的由來:鳳梨可以放在披薩上嗎?

世界走走今天來到北美洲,看看創意料理「夏威夷披薩」的發明故事,又是如何成為文化戰爭的象徵,繼而變成網路meme最愛的素材之一。「我們或許會死,但也要死得有尊嚴。」——義大利網路梗圖
作者:王穎芝
(原文發佈於2021年6月9日)

2020年3月,義大利因疫情全國封城,恐慌的人們把賣場搶購一空。緊急時刻下,網路卻流出一張照片,讓全世界發現義大利的「不渝信仰」——即使冷凍櫃被搶到空無一物,也絕對不吃「夏威夷披薩」。

身為台灣人,對美食的口味之爭絕不陌生,從南北粽、香菜到火鍋加不加芋頭都是近年網路熱議的主題,這張義大利封城奇景也讓夏威夷披薩「參戰」。

然而,為什麼是夏威夷披薩?一切都要從將近60年前、那間小小的加拿大餐廳說起。

加拿大出生的創意料理

是的,夏威夷披薩的「出生地」不在夏威夷,也不在義大利。它的發明者是一名希臘裔加拿大廚師帕諾波勒斯(Sam Panopoulos)。20歲就來到雪國打拼,帕諾波勒斯在餐廳生涯中證明自己不缺開創的勇氣,他是安大略省查塔姆區(Chatham)第一位引進中式料理的人,他接受BBC採訪時回憶:「當時這裡唯一酸酸甜甜的食物就是中國菜,其他料理都很無趣。」

1962年某一天,帕諾波勒斯正在為他的小餐廳開發新菜色,尋找心目中的酸甜滋味。環顧廚房之後,他找到一罐切片鳳梨罐頭,再撒上莫札瑞拉起司、火腿與番茄切片——夏威夷披薩(the Hawaiian pizza)就此誕生。夏威夷是二戰之後最大的鳳梨生產地,也是帕諾波勒斯為這種披薩命名的靈感來源。

可是,帕諾波勒斯絕對不曾預見,這次新嘗試不僅從加拿大流行至美國與全世界,還成為世上最具爭議的食物之一。

《經濟學人》專欄作家考威爾(Will Coldwell)指出,隨著夏威夷披薩風靡全世界,喜歡與討厭這道料理的族群可說涇渭分明,「你喜歡披薩加鳳梨嗎?」這個問題變成一場戰爭,從20世紀延續到21世紀,再從美洲延燒至歐洲、亞洲。

帕諾波勒斯後來說,披薩加鳳梨純粹是「好玩而已」。萬沒料到風行全球,數十年後還變成人人辯論的談資。2017年受訪時,他也忍不住表示:「大家到底是怎樣?」

披薩的美國移民史

早在西元前3世紀的羅馬,已有類似披薩的民間飲食。烹飪學者赫斯托斯基(Carol Helstosky)在專書指出,現代熟悉的披薩雛形則是在18世紀晚期,於義大利那不勒斯地區蔚為風潮,當時披薩是真正的庶民小吃,因為只消把手邊所有零碎食材丟上去,就能變出香噴噴的一餐。

那不勒斯的披薩小攤。(wikipedia public domain)

當義大利人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大舉移民美國,也把這種家鄉味帶進自由之地。赫斯托斯基指出,隨著冰箱在1950年代慢慢普及,披薩逐漸成為美國國民美食,常見配料大同小異,如火腿或香腸切片、起司、番茄、香料等。媒體倒是經常刊登新奇的披薩食譜,烤馬鈴薯、奶油、肉桂、香蕉等等,有些配料的衝突感絲毫不比鳳梨遜色。

那麼,為什麼只有鳳梨被「推上火線」呢?這就得談到義大利裔美國人的移民史。

19世紀末開始,義大利南部農民大量移入美國東北工業重鎮,與歐洲裔白人競爭勞力工作,又因天主教信仰以及喜愛群居、不想融入主流社會的習性,造成與其他族群多有衝突,義大利裔美國人常被描繪成社經地位較低的人,稍微正面的形象包括《超級瑪利歐兄弟》裡的水管工人瑪利歐、或《教父》電影裡的霸氣黑手黨;負面形象則是粗俗、低教育水準且格外保守的一群人,一如好萊塢電影《幸福綠皮書》中那位髒話不斷的司機兼保鑣。

雖然備受歧視,義大利移民卻靠著一項特長「殺出重圍」,那就是無數的美味料理。義式肉腸、帕瑪森乾酪、咖啡、義式冰淇淋、提拉米蘇、各種形狀的義大利麵,以及最經典的披薩等等,義式美味幾乎全面「征服」美國,正如《美國傳統》雜誌1989年強調:「每一個人都喜歡義大利美食。」

義式驕傲,不容污衊

到了1980年代,義大利裔社群慢慢擺脫低社經階級,生活水準趕上全國平均,教育程度和職業分布也向白領專業階層移動。當地位提升,他們也起身為身份認同奮戰,最能代表文化自信的就是美食。從那以來,義大利裔人口積極捍衛義式料理「正統性」,對於商業化的「美國式義大利料理」嗤之以鼻。義大利人對飲食文化的自豪,也能從咖啡略知一二,直到2018年秋天,創立50年的星巴克才在義大利開設第一間分店——而且還不敢賣星冰樂這種玩意兒。

在此背景下,全球熱賣的夏威夷披薩也變成箭靶。鳳梨是一種原生於南美洲的熱帶產物,它是水果,還有著特別鮮明的酸甜香氣,大概是你能想像「最不義大利」的食物之一。「鳳梨放在披薩上?那就是一塊蛋糕。」曾有廚師這麼說。不少義大利人也把大眾冷凍庫裡的微波披薩視為對義式文化的污衊,或是「不懂美食」的俗人象徵。

戰爭白熱化關鍵:網路

鳳梨是壓垮義大利人的最後一絲理智,那網路就是讓戰爭正式延燒至全球的導火線。早在2000年初的網路論壇,圍繞夏威夷披薩的辯論就不曾停止;進入人人盡力展現自我的社群媒體時代,關於夏威夷披薩的「派系鬥爭」更是隨處可見。

有人說「管你是男是女、是直是彎,就是不能把鳳梨放在披薩上」;另一方則是自封為鳳梨騎士,「誓死捍衛夏威夷披薩的美味」。筆戰是永遠不敗的流行,而食物就是最容易引起群眾共鳴,但又不至於拼個你死我活的話題。

這場口味之爭的高峰,莫過於2017年冰島總統約翰內森(Gudni Thorlacius Johannesson)的玩笑:「如果我有權力,我會禁止在批薩上放鳳梨。」這份評論引來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參戰,他在推特護航稱:「我有顆鳳梨,我有張披薩,我力挺這個安大略省西南區的創意美味。」他還不忘標上「#鳳梨隊」(#TeamPineapple)的標籤。

到了2019年,美國國土安全部網路安全及基礎設施安全局(CISA)製作的資訊戰宣導文宣中,還以「鳳梨戰爭」為題(The War on Pineapple),拆解輿論操作者是如何利用這種兩極化的話題攻陷人心,達到「認知作戰」之目的。有心人士會先瞄準夏威夷披薩這類話題,加以渲染成政治爭論,宣傳「反鳳梨就是反美國」或「千禧世代毀了披薩」等說詞以挑起族群對立。CISA解釋:「他們不是要贏得辯論,而是分化我們」。

這些比喻雖是引起討論的噱頭,但也能夠證明經過一甲子的光陰,夏威夷披薩之爭早已深植大眾心底。親愛的讀者,你喜歡鳳梨口味的披薩嗎?


世界走走原創文章/報導目錄(生成中)

1. ...

(未完待續)

29. 世紀爭論的由來:鳳梨可以放在披薩上嗎?

30. 緬北血翡翠:漫長軍事獨裁下,底層人民只有這個卑微願望

31. 你我打疫苗對抗傳染病,要感謝300年前一位拿兒女做試驗的勇敢女性

32. 疫情職涯考驗:30歲,他在越南替台商跑業務,她在美國當飛行教練

33. 拍A片伸張女權?瑞典導演艾莉卡・拉斯特的「女性主義A片」之路

34. 又綠又台:德國下一位總理還是「她」?

35. 萬物皆可「訂」:疫情拉抬的訂閱經濟來襲,你也剁手手了嗎?

36. 毒品使用者可以「正常生活」?美國這位大學教授要你相信

37. 80年前歷史慘劇讓立陶宛更捍衛自由

38. 矽谷之祖,亦是矽谷之恥!諾貝爾天才的「失敗」人生啟示錄

39. 疫情結束後,「辦公室生活」是上班族唯一選擇嗎?

40. 能拯救世界的超級食物?全世界都在瘋海帶

41. 中共建黨百年:出生註定階級命運,「社會主義」真相是不平等

42. 疫情時差報告:走過沒有疫苗時的巴黎,與超佛系防疫的瑞典

43. 疫情時差報告:他見證5%人口感染仍樂觀的阿曼,她從杜拜「逃亡」到放下恐慌

44. 東京奧運為什麼不取消?其實決定權不在日本手上

45. 東京的第三場奧運夢

46. 跑道之上,誰是合乎標準的女人?

47. 林月雲,第一位挑戰奧運的台灣女性跑者

48. 呂頻:吳亦凡被刑事拘留,女權主義者應該慶祝嗎?

49. 東京奧運閉幕,回顧7位女子選手的傳奇時刻

50. 韓志瑛:我為什麼在南韓發起 #女性短髮運動

51. 想像一個沒有金牌的全紅嬋

52. 聖文森駐台大使柏安卓:我的結婚誓詞沒有「服從丈夫」這句話

53. 從BBC紀錄片,看帝國夾縫中的阿富汗兩百年

54. 塔利班再臨:女性重返黑暗年代

55. 48年人生、42年戰爭:阿富汗女孩的悲傷綠眼睛


本文原刊於《世界走走》。《世界走走》是一家新起步的、希望做成具有性別意識的國際新聞電子報,冀以跳脫二元的嶄新視角,詮釋各地的迷人故事🌎

路遙遠,我們一起走👣

訂閱世界走走電子報

世界走走 Facebook

世界走走 Instagram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