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走走 seh seh
世界走走 seh seh

世界走走|她的故事與妳同行

051 | 想像一個沒有金牌的全紅嬋

這兩個令人悲傷的故事並非孤例。他們十分真實地迴應了前文提出的問題——如果沒有受到偶然性的眷顧,如果沒有奧運金牌(亞運金牌都不夠),中國運動員抵抗風險的能力並不強。
作者:鄭卻
(原文發佈於2021年8月12日)

14歲的中國「跳水天才」全紅嬋,以驚人的連續滿分動作贏得東京奧運10米跳台冠軍。從領獎台上走下,她一番不加修飾的受訪言談,比天才之姿更引發了全世界的議論:

記者問她成功的祕訣,全紅嬋說:「練的,慢慢一直練唄。我媽媽生病了,可是我不知道那個字怎麼讀。不知道她得的什麼病。然後就很想賺錢,回去給她治病,賺很多錢,治好她⋯⋯」

這段樸素、還帶著童音的話,透露了很多信息:全紅嬋家裡窮困潦倒。母親患病,治療需要很多錢。投身體育訓練的全紅嬋沒有讀過什麼書。天才進入舉國體制,奪得金牌,給家人謀條生路。

14歲的中國「跳水天才」全紅嬋(AP)

這段話,也立刻引起爭議:外媒對這段話的重點報導,令民族主義者不滿,認為是放大中國陰暗面的刻板印象,而忽略了寒門奮鬥的溫暖勵志故事,也忽略了全紅嬋本身的天才之美。更有許多聲音認為,正是舉國體制的扶持,才令全紅嬋這樣貧窮家庭的孩子有機會脫穎而出。

遲疑而批評的聲音也有:中國媒體人張豐評價全紅嬋奪冠,「她可以壓住命運的水花,她是幸運的,而很多像她一樣的人並不能。」

它將問題延伸到對結構性的追問:如果擺脫「塞翁失馬」式的假設,全紅嬋的命運如果剝除了偶然性,剩下的是什麼?如果她的天賦沒有被識別,她會有什麼樣的人生道路?大環境能托住她下墜的力量嗎?但是這些聲音,甚至全紅嬋的這一題訪談影片,很快就被全網刪除。

全紅嬋家住廣東湛江市麻章區邁合村,這個村莊約有400戶人家,人均收入一年1.1萬元人民幣。全紅嬋家是這個村莊的38個低保戶之一。全紅嬋家的收入,除了爸爸每年賣甘蔗賺的近2萬元人民幣,此外便是每個月合計3000多塊的低保補助。

家裏兄弟姐妹五人,全紅嬋排行第三。她的出生,本身就違背一胎化的計劃生育政策。而伴隨着超生而來的罰款、污名、辦戶口、上學,讓她被社會認可的每一步都不容易。

媒體報道提到,全紅嬋兄妹五人都是被爺爺奶奶帶大的,也是人們常說的「留守兒童」。全紅嬋的姐姐正在上高中,她是家裏唯一堅持讀書的小孩。哥哥初二沒讀完就輟學,因為「讀下去也是浪費錢,還不如找份活幹。」儘管中國早已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免除學費,但家庭能投入多少金錢和時間,仍然顯著影響着小孩的教育質量。所以,當全紅嬋被選入體育學校,爸爸的態度是「選上就去咯,反正有書讀」。全紅嬋的妹妹也去了體校,「這樣可以免學費」。

在這個故事裡,獲得金牌,是全紅嬋家庭命運的決定性轉折時刻。

14歲的全紅嬋,以驚人的連續滿分動作贏得東京奧運10米跳台金牌。(AP)

全紅嬋奪冠後,有湛江的房地產商表示贈予她房子、商鋪和現金(已被她的父親拒絕),湛江市衛生健康局局長到醫院看望全紅嬋的爺爺,醫院也承諾為全的爺爺和媽媽免費治療。

其中的諷刺顯而易見,公權力在貧困家庭最需要幫助的時候隱身了,在奧運冠軍已經可以靠自己的成就輕易取得金錢回報時,開始獻媚。這暴露的是體制對特權的青睞,和對平等的無動於衷,也是全紅嬋家和更多貧困家庭無法脫困的原因。

金牌幫助全紅嬋一家跳躍出困境,但這是全紅嬋天賦的贈予,也是偶然性的產物。但想像一個沒有金牌的全紅嬋,一個天賦不夠突出的全紅嬋,她們一家仍將在2021年困於在教育、醫療和貧窮之中。這些困住無數家庭的客觀條件,才是中國的現實。

這並非沒有例子。

1970年生的才力,1990年在亞運會成為舉重冠軍,同時打破亞洲紀錄,後來拿過40多次的全國錦標賽冠軍。2003年,多年受困於貧困和體重的才力因病去世。

1983年生的張尚武,12歲入選國家體操隊,2001年獲得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兩項冠軍。2002年落選雅典奧運會參賽資格後,離開國家隊。2005年,張尚武雙腿跟腱斷裂,從河北省隊退役,由於教練拒絕推薦,他也失去到體育院校繼續唸書的資格。2007年-2019年,他因盜竊三次入獄,也被發現曾在街頭賣藝。2020年出獄後,在工地做工人。

這兩個令人悲傷的故事並非孤例。他們十分真實地迴應了前文提出的問題——如果沒有受到偶然性的眷顧,如果沒有奧運金牌(亞運金牌都不夠),中國運動員抵抗風險的能力並不強。

金牌幫助全紅嬋一家跳躍出困境,但這是全紅嬋天賦的贈予,也是偶然性的產物。(AP)

體校是中國體育「舉國體制」的基礎,核心任務是為國家「選拔好苗子」,自1950年代開始成型。從進入體校,到進入國家隊,成為職業運動員,這一比例大概只佔體校學生的10%。

橫在奧運會金牌和體校選拔體系之間的,是中國並不發達的體育產業。無法在體校選拔體系中勝出的90%,只能得到含金量很低的中專學歷,和並不紮實的綜合教育,這是舉國體制的另一面。即使進入國家隊,無法拿到奧運金牌,站在榮耀頂峰,也往往沒有相應的體育產業可以接住。許多體育人物的悲劇就發生在這兩重鴻溝之中。

這些一個個往回走的小孩,一個個掉隊的小孩,一個個還有家庭負擔的小孩,如果成為不了壓住水花的全紅嬋,他們面臨的現實處境,才是奧運會裡最重要的中國問題。


世界走走原創文章/報導目錄(生成中)

1. ...

(未完待續)

51. 想像一個沒有金牌的全紅嬋

52. 聖文森駐台大使柏安卓:我的結婚誓詞沒有「服從丈夫」這句話

53. 從BBC紀錄片,看帝國夾縫中的阿富汗兩百年

54. 塔利班再臨:女性重返黑暗年代

55. 48年人生、42年戰爭:阿富汗女孩的悲傷綠眼睛


本文原刊於《世界走走》。《世界走走》是一家新起步的、希望做成具有性別意識的國際新聞電子報,冀以跳脫二元的嶄新視角,詮釋各地的迷人故事🌎

路遙遠,我們一起走👣

世界走走 Facebook

世界走走 Instagram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