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渡
暗渡

中文系大學生

中國士人文化心得-郭林宗


郭泰(128年-169年)活躍於東漢中晚期,年少時便有大志,拒絕勞役工作,並認真讀書,讀書三年後,博通詩書,擅長與人談論,或許是在這樣的性情舉止下,郭泰身上散發出了讀書人氣質,在遊歷洛陽時見到河南尹李膺,李膺邀請他共赴舟上,當時親臨現場見到這一幕的人,以為兩人如同神仙。

這次的人物郭泰,從小展現志向,學問淵博,成為代表典型的士大夫文化其中一員。然而撇除這些典型的文人風骨,他真正令人佩服的是豐富的人生閱歷與洞悉時局的眼光,只有豐富的人生閱歷積累,才可以在短時間內觀察一個人言行舉止的輪廓便推測出整個人的全貌甚至是預測未來,只有洞悉時局的眼光,一眼明白當時的漢朝皇室權力的混亂與政治上施展抱負的不可為,即時的明哲保身,雖然無法兼善天下,郭泰依然是做到了文人身為社會上中堅份子的責任,像是1.資助地方上值得幫助的人,引領風氣;2.減少地方糾紛;3.輕視功名利祿。

之後兩段則是分別針對郭泰遠離政治與識人之明的心得。

       遠離政治方面,《後漢書·郭林宗傳》中提到,『司徒黃瓊辟,太常趙典舉有道。有勸林宗仕進者,對曰:“吾夜觀天象,晝察人事,天之所廢,不可支也。”遂並不應。』漢代盛行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說與陰陽五行論,不論是在三國演義的孔明觀天上星辰,甚至是漢書紀載郭泰觀察天象得知東漢衰敗,都是充滿神祕而無法證明的玄學,雖然後漢書沒有詳細說明郭泰是如何觀察局勢如何作出判斷,將這樣的眼光推給夜觀天象一筆帶過,然而就當時的政治局勢而言,在西元88年-159年這段期間的東漢皇室大力任用外戚,外戚架空了皇帝並互相內鬥,在郭泰人生最後十年,當時的政治又逐漸演變成被宦官掌握,在這樣的時局裡,郭泰因為洞悉時局,不從政也不與政治人物有太多接觸,所以沒有遭受政治迫害,但在聽聞陳藩及竇武被宦官殺死後,對大局絕望生病死亡,相對於窮則獨善其身,郭泰即使遠離政治也還是心繫國家,沒有官職纏身不是士大夫但有著對肩負責任的堅持。

       識人之明方面,郭泰雖然善於鑒識人物,品評人物,但不作激切而深刻的談論。郭泰閉門教授門生,學生以千計。

       他有位名叫左原的學生,因為犯法,眾人不願跟他往來,整日煢煢孑立,抑鬱寡歡。郭泰卻設酒肴款待他,好言勸慰,以古賢哲為喻,勸其嚴於律己,責躬自省,痛改前非。事後,有人譏笑左原,左原憤怒不已,打算報復,報復時看到郭泰正好在場,心中想起郭泰的教導便羞愧離開。郭泰聽後感歎道:“對於犯錯誤的人理應熱情説明,勸其從善,若如果對其疏遠甚至忌很,那就無異於促進惡。

       茅容在田野耕作,與其他人在樹下避雨,隨著雨勢變大,眾人都隨意坐著,只有茅容坐姿越加嚴謹恭敬。郭泰見到感到驚奇,於是和他說話,茅容留郭林宗住宿。第二天,茅容殺雞做飯,郭泰以為給自己吃,既而發現是供他母親所吃,自己以菜蔬與客同飯。郭泰行禮說到:“你真賢德!”郭泰雖然和茅容萍水相逢,看著茅容即使在大雨中仍保持禮儀,難得吃到一頓的雞肉卻優先給媽媽,這兩件是可以看出茅容不論在甚麼情況下都會做著正確的事情,所以之後鼓勵茅容讀書做官。

       孟敏揹著許多陶罐行走販賣,在路上不小心摔破了。孟敏連看也不看一眼,逕自走了。郭泰覺得奇怪,過去問他:“你的罐子打破了,怎麼連看也不看一下呢?”孟敏回答說:“罐子已經破了,看它又有什麼用呢?”

對於孟敏來說,停留下來懊悔一個罐子,也許會錯過晚上歇腳的客棧,也許會無緣欣賞晚霞的華光,比起站在原地懊悔,不如立即啟程,不回頭。如果損失已經造成那麼便已經無法改變,一昧留戀連往後的時間也會損失,孟敏簡單的回答,郭泰卻聽出了深意,能夠知道這個道理,該有如何豐富的人生閱歷才能得知,於是郭泰勸其遊學,十年後諸侯三公都邀請孟敏,但孟敏不屑前往屈就。

       人生閱歷的豐富造就了郭泰,郭泰與別人的不同在於那完全準確的先見之明,而先見之明是無數閱歷、學問、經驗造就而成,知道該做甚麼事、如何做事,該看甚麼事,該如何看待事,這四個問題有著千千萬萬的回答,在郭泰的一生裡,將這四個問題放在一起看待,可以發現有四個答案完全相同,四個問題分別都有著自助而後助人的共同特色,郭泰,一個眼界高遠的人在看懂事情後以正直善良處事回應他高遠深邃的見識。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