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猫哥
你猫哥

你猫哥,计划单列哥,享受副叔级待遇。

刘备曹操孙权对待人民的真实态度,都很耐人寻味

《三国演义》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好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经得起各种角度的推敲。《三国演义》也是如此,它讲的是战争与政治,但其中很多故事的本质,都和现代社会的规律相吻合。

比如,都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但“民心”在三国时期的地位,其实很微妙。

“民心”换一个更符合我国当代语境的说法,就是“群众意见”。通常情况下,古人对于这一点还是比较重视的,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往往能对一件事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董卓刚成立军政府的时候,和大臣们讨论废立皇帝的事,卢植提出反对意见,董卓想杀了他,其他人就是以“影响不好”为由救了他的命。

侍中蔡邕、议郎彭伯谏曰:“卢尚书海内人望,今先害之,恐天下震怖。”卓乃止。

乱世之中,法律不是挡箭牌,但舆论可以是。

董卓是个大老粗,信奉“有枪就是草头王”,从内心里并不能理解舆论的重要性。他干的事,都是跟舆论反着来的,所以荣列三国时期领盒饭第一梯队。

从董卓的经历来看,“群众意见”在三国时期,影响力还是挺大的。

曹刘孙三家大佬,就没有一个敢轻视群众意见。

《演义》的绝对主角刘备集团,一向是高举仁德大旗,宣扬自己爱民如子的。“携民渡江”就是这一口号的最好注解。

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件事:曹操攻打刘备所在的樊城,刘备自知抵挡不了,要实行战略转移。他不忍心抛弃樊城百姓,想带大家一起战略转移。于是让人出去满大街喊:曹操要来啦!大家要不要跟刘使君一起跑啊!

在刘使君的号召下,大量百姓拖家带口开始了跟随军队一起战略转移之路。

但对于生存条件全方位落后的古人来说,颠沛流离是除疾病之外最大的噩梦。

刘备起兵多年,从征讨黄巾时就见过百姓逃难的样子,他不可能不知道,这样仓促而恐慌的迁徙比留在樊城投降曹操对这些百姓伤害更大。

但他还是坚定地选择带着大家一起跑。

其实如果他对樊城百姓是真爱,完全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法。

比如,可以给曹操写封信:“我打不过你,先走了,咱们来日再战。樊城百姓就托付给你了,你要对他们不好你就是孙贼!”

正常状态下的曹操也是个很注意影响的人,唯一一次屠城是因为全家被杀要泄愤。如果刘备真的给他写这么一封信,曹操估计拼了老命,也得把樊城治理得比刘备在时强百倍。

但这样一来,曹操的口碑就会变得极佳。一旦曹操得了民心,刘备集团的正义性会大打折扣,这是刘备万万不能容忍的。

所以还是辛苦百姓一下吧!

由此可以看出,刘备集团对于民意是很重视的,也了解一定的操作方法。

刘备夺取西川时,同样一直很注意这点。他在和刘璋闹翻前,为刘璋镇守葭萌关,就开始广收民心,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但不管你多仁义,占领西川依然属于抢劫,群众并不傻。

在《演义》第六十五回,刘备成功夺取西川政权、大行封赏后,还做了另外一件事:

四十一州地面,分兵镇抚,并皆平定。

这句话代表着,即便仁德的刘备顺利取代了暗弱的刘璋,西川很多地方仍旧需要出兵一趟才能搞定。虽然没有艰苦的战役,但毕竟不是“军民人等闻听刘皇叔在此,欢欣雀跃、望风归降”,也算是小小的遗憾。

这一点并不是我穿凿附会,在其他情节中也有佐证。曹操平定张鲁后,司马懿建议他一鼓作气拿下西川,理由是“刘备以诈力取刘璋,蜀人尚未归心。”刘晔也同意了司马懿的说法。(六十七回)

可见,刘备此时的确没有彻底得民心,而且外宣工作没做好,让对手掌握了这一情况。

综上所述,刘备集团对于群众意见是重视的,有时也会加以利用,但没有达到完全控制的程度。

而曹操,则是比刘备更老练的个中高手。

早在《演义》第十七回,曹操就上演了一出割发代首的好戏——他的马践踏农田,违反了他自己所立“踏苗者斩”的规定。大丞相二话不说拔剑就要自刎,众人当然心领神会地苦苦劝阻。最终,以割掉头发(相当于髡刑,也是古代很重的刑罚了)代替死刑,惩罚了自己马踏麦田的过错。

我们有理由相信,曹丞相这种爱惜百姓田地的行为,一定会不胫而走,迅速传扬开去。

曹操集团对舆论工作应该是非常重视的,可能会落实到“天天讲、日日讲”的程度。

为啥这么说呢?我们看一个例子。

曹魏代汉,可以说是三国宇宙数一数二的大事件了。在《演义》对于这段故事的记载里,连一句群众反应都没提。

《三国演义》是比较重视群众反应这一块的。诸葛亮发丧时有这样的描述:“上至公卿大夫,下及山林百姓,男女老幼,无不痛哭,哀声震地。”

以《演义》尊刘贬曹的倾向,曹魏代汉这么大的事,如果有百姓哀悼汉室,那一定要大书特书的。

然而并没有,一句都没有。

这说明曹家的舆论工作,绝对做到了滴水不漏的质量!

当然,曹操集团处理群众意见的最高境界,要数早期的粮草短缺案(第十七回)。这件事证明了:民意操纵得好,可以当饭吃。

那次打仗,曹操军粮短缺。于是他指示粮官王垕,把发粮的大斛换成小斛。

毫不意外地,军中一片怨声载道。

此时,曹操将王垕斩首,向大家宣布:是王垕贪污了军粮!

“众怨始解。”

“丞相还是好的!我们挨饿都是丞相下面那些小官蒙蔽了丞相!以后一定会好起来的。”当晚,大家互相安慰着,饿着肚子睡着了。

每当读《三国演义》到此,我都感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显然,曹操集团处理群众意见的水平,远远高于刘备集团。

至于孙权集团,对于民意吧也不能说不重视,但理解和应用能力要逊于曹刘两家。

魏蜀吴三国在短短几十年间,都经历了从开国男儿到亡国废柴的渐变。但魏蜀两国,即便是亡国废柴,也最多是能力有限,搞不定朝政。吴国不一样,吴国末期出现了三国唯一的暴君:孙皓。

孙皓是一个集大量劣迹于一身的亡国之君:沉溺酒色、信任宦官、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忠臣劝谏的话就把忠臣杀掉……

除了这些亡国的常规操作外,孙皓还着力于另外一件事:

出入常带铁骑五万,群臣恐怖,莫敢奈何;

每宴群臣,皆令沉醉;又置黄门郎十人为纠弹官。宴罢之后,各奏过失,有犯者,或剥其面,或凿其眼。由是国人大惧。

(一百二十回)

这个人喜欢在自己国家上下制造恐怖气氛。

明君(看起来)把群众当亲人,庸君把群众当路人,而孙皓把群众当仇人。

不亡国才见鬼了。

我怀疑老孙家对于群众这种敌意是祖传的。想当初孙权与周瑜计划借联姻害刘备的时候,本打算赚刘备到东吴一举拿下,没想到诸葛亮借助舆论,率先破局。

在诸葛亮的安排下,刘备过了江第一时间去拜见了乔国老。这位老领导是东吴前任元首和现任总司令的老丈人,没有实权,但有影响力。

此外,“随行五百军士俱披红挂彩,入南徐买办物件,传说玄德入赘东吴。城中人尽知其事。”

上热搜了,删帖都来不及了。孙权和周瑜的计划宣告破产。

东吴领导班子能通过这个计划,就是忽视群众意见的结果。堂堂六郡八十一州的元首,丢了领土没本事抢回来,反要豁出妹妹的名誉来行骗,相当于统治者带头缺德。这件事,先天蕴含着巨大的舆论危机。

诸葛亮正是逮住这一漏洞,才确保刘备安全无忧笑纳娇妻。

再往前数,孙策也爱跟群众对着干。当时东吴有个民间大V叫于吉,能用符水给人治病,而且号称分文不取,广受民众爱戴。

孙策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整个人都不好了,跳着脚要杀于吉。

平心而论,可以理解孙策作为一国主君对于吉这种民间领袖的恐惧。但他的处理方式非常极端:不管民间反对意见多么强烈,不解释,不安抚,也不提出任何折中方案,反正只要杀。

中间还有一个插曲:孙策要测试于吉到底有没有本事,令于吉祈雨。于吉把雨祈来了,官民人等都非常开心,以为于吉没事了,结果孙策还是要杀他。

这是牺牲自己的信用值和治下百姓的支持率来维持政权,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可能是因为于吉被杀之后,东吴人民依然老老实实服从孙氏统治,给老孙家造成了一种错觉:民心算老几,兴不起多大风浪,不用在意。

他们肯定没想到,多年之后,自己的政权结束在一位最忽视民心的君主手里。

如果三国人物们在另一个次元相遇,大概会有这样的场景:

刘备高举右手:“得民心者得天下!”

诸葛亮:“主公说得对!”

曹操(露出神秘微笑):“是啊是啊”

孙策、孙权:“下了,886”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